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6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涂抹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戊唑醇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EC50值为0.0006μg/mL;其次为丙环唑,EC50值为0.073 7μg/mL;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EC50值分别为0.570 9、0.583 3、0.608 8μg/mL;噻霉酮抑制作用较弱,EC50值为5.449 4μg/mL。田间防治试验中,1.6%噻霉酮涂抹剂原药涂抹病疤后,病斑复发率最低,为2.10%,防效为97.90%;其次为3%甲基硫菌灵糊剂125g/m~2涂抹病疤后,病斑复发率为9.09%,防效为90.91%。6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生产中建议选用43%戊唑醇悬浮剂10倍液、3%甲基硫菌灵糊剂125 g/m2和1.6%噻霉酮涂抹剂原药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水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肃省18个县、区的156个苹果树腐烂病菌菌株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差异明显,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布范围为0.543~23.225μg/mL,各县区平均EC_(50)值为0.651~11.977μg/mL,最低抗性水平为1.00,最高抗性水平达42.80;各地区平均抗性水平分布在1.20~22.07。156个菌株对甲基硫菌灵总抗性频率高达49.36%;不同县、区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甘谷县抗性频率高达100%,且有部分菌株处于高抗水平。表明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对甲基硫菌灵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苹果轮纹病为苹果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为筛选出对苹果轮纹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作者选用10种低毒杀菌剂开展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194.76 mg/L、200.72 mg/L和246.38 mg/L。因本试验在室内测定,缺少田间实践证明,建议进一步开展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防治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有效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值分别为0.0622 mg/L、0.1079 mg/L;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茎点枯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1年作者开展了4种药剂防治苹果腐烂病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甲基硫菌灵糊剂原液涂抹处理的防治效果达到83.02%,平均愈合宽度达到107.92mm,促进苹果树腐烂病愈合效果达到306%,显著优于其他3种药剂。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生姜炭疽病的药剂,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评价2种方法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生姜炭疽病的毒力及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抑菌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4.058 7μg/mL和4.418 0μg/mL,吡唑醚菌酯抑菌活性较低,EC50>40μg/mL,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抑菌活性最差,两者均表现EC50>100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67 m2有效成分6.0 g)、45%咪鲜胺水乳剂(667 m2有效成分30.0 g)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67 m2有效成分7.5 g)处理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48%、87.71%和89.01%,均显著高于对照,而25%嘧菌酯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差。因此,综合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推荐轮换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67 m2有效成分6.0 g)、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67 m2有效成分7.5 g)和45%...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杀菌剂,测定了5种化学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抑制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并比较了不同"杀菌剂+助剂+刮治"的病疤处理方式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噻霉酮和甲硫·萘乙酸抑菌作用最为显著,抑菌率分别为93.19%和90.07%,丁香菌酯防效最差,抑菌率仅为48.60%;显微观察发现,5种杀菌剂处理能够导致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形、顶端膨大和原生质外溢,并且菌丝变形程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加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甲硫·萘乙酸+乙基化和甲基化植物油+刮治"的处理方式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疤愈合度大于33%。  相似文献   

8.
25%丙环·多悬乳剂是由丙环唑与多菌灵复配而成的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兼具保护和内吸治疗作用,由山东招远三联化工厂完成生产工艺。经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植保所5年室内外多项次药效测定及试验表明,丙环·多对苹果树三大枝干病害(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药剂特点1)高效。经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植保所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多悬乳剂对苹果树枝干轮纹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抑菌杀菌效果均极显著地优于常规药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和代森铵水剂。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所、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黄瓜褐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褐斑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室内测定抑菌效果最好的是50%多.福.锰锌可湿性粉剂在25 600倍液、10亿个.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19 200倍液时抑菌率均为100%,20%烯肟.戊唑醇、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次之。该结果为田间防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工室内接种筛选出F1和F2两个莲藕腐败病菌强致病性菌株。应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生产中防治莲藕腐败病常用化学农药对F1和F2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硫磺多菌灵的效果最好,对2个供试菌株的EC50分别为11.22μg/mL和12.30μg/mL;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对2个菌株的EC50分别为46.06μg/mL和11.32μg/mL;腐霉利的效果最差,对2个菌株的毒力分别为303.09μg/mL和426.12μg/mL。应用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硫磺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腐败病严重发生的藕田进行病害防治,结果显示,2种药剂对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苹果韧皮组织分离获得1株潜在的生防菌菌株。基于形态和16S rDNA、gyrA鉴定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BaA-007(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菌种编号:ACCC60382)。该菌株及其次生代谢物对苹果腐烂病菌(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可显著降低腐烂病病斑的扩散速度。以BG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筛选其最佳培养条件为蔗糖0.5%、细菌学蛋白胨1%、硫酸二氢钾0.1%、温度36 ℃、pH 7.0。BaA-007处理后,苹果水杨酸(SA)响应性基因PR1、PR2和NPR1,茉莉酸(JA)响应性基因PDF1.2、CORONATINE INSENSITIVE 1(COI1)和AOS,乙烯(ET)响应性基因ETR1、ERF1和HEL以及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Chitnase B,ChiB)在接种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均上调。综上所述,菌株BaA-007对苹果腐烂病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有望作为防治苹果腐烂病制剂开发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2.
我国梨腐烂病病原菌的初步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对我国梨腐烂病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从我国15个省(市)梨产区采集腐烂病样品并观察其田间危害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168份梨腐烂病菌分离株,从中选取72份进行单孢纯化,共获得79份梨腐烂病菌纯化分离株;观察在PDA、25℃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落形态以及产孢体形态,并对其在梨枝条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徒手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特征和分生孢子形态;采用菌丝块接种法测定梨腐烂病菌在‘翠冠’梨离体枝条上的致病力。对部分菌株rDNA-ITS进行PCR扩增、测序,利用BLAST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并用MEGA 4.1和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根据梨腐烂病菌各分离株在PDA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菌落类型,不同梨腐烂病菌分离株在PDA上产生多种类型的产孢体,不同梨腐烂病菌菌株在离体梨树枝条上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我国梨腐烂病菌的rDNA-ITS核苷酸序列一致率为99.98%~100%,与苹果腐烂病菌分别聚在同一亚组的两个分支。【结论】我国梨腐烂病病原菌存在不同的菌落类型,其rDNA-ITS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均为V.mali var.pyri。  相似文献   

13.
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情况,利用2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腐烂病菌株,连续2 a对204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枝条离体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的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西洋苹果资源(Malus domestica Borkh.)中发病率较低-极低的品种和类型所占的比例较高(16.6...  相似文献   

14.
苹果种间杂种对苹果腐烂病感病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分析苹果实生树对苹果腐烂病抗病性的遗传规律,【方法】2010—2011年连续2 a用2个苹果腐烂病菌株对‘紫塞明珠’ב富士’的杂种实生树1 150株进行离体接种鉴定,采用次数分布分析法研究了苹果腐烂病抗病性遗传。【结果】结果表明,连续2 a接种2菌株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8.5%~85.5%。该实生群体对菌株03-8的感病性的变异由5个主基因位点分离所致,而对菌株xc56的感病性分离与4个主基因位点有关,且年份间表现稳定。【结论】离体枝条接种病原后,发病/不发病表现为质量性状遗传,发病对不发病为显性。感病的实生树接种后发病的病斑长度表现为多基因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15.
苹果腐烂病药剂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腐迪、菌清、佰明98灵和果树腐烂病康复剂等4种不同药剂作为苹果腐烂病对比试验的药剂。结果表明:菌清是最好的抗腐烂病药剂,株数的防治效果可达73.7%,块数的防治效果可达66.7%。建议生产上采用菌清作为防治腐烂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以LysM(PF01476)和Pkinase(PF00069)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在全基因组范围比对分析了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LysM-RLK家族的成员,对其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基于已公布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了LysM-RLK基因在苹果组织、发育过程和生物胁迫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共获得12个苹果LysM-RLK基因,其氨基酸序列大小介于553~1 053,分子量介于62.65~119.04 kD,等电点介于5.11~7.45,主要位于质膜;根据进化分析将其分为3个亚组,亚组内各成员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呈现较为相似的特征。基因表达数据显示,苹果的4个LysM-RLK基因表达存在较大的组织特异性,7个基因在苹果腐烂病和再植病发病过程中为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7.
戊唑醇与代森锰锌对苹果3种主要病菌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戊唑醇与代森锰锌混配对苹果轮纹病菌等3种苹果主要病菌的抑制作用,找出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为田间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了戊唑醇与代森锰锌不同配比对苹果轮纹菌、苹果炭疽菌和苹果腐烂菌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代森锰锌以1∶4比例混配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共毒系数分别为351.42和405.82;戊唑醇∶代森锰锌以4∶1比例混配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共毒系数为169.49,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Williams’ Bon Chretien pear trees inoculated with blister canker virus varied in symptom expression. Plants propagated from buds of mildly affected trees showed only slight symptoms while those raised from severely affected trees developed severe canker. Tests indicated that mildly affected plants contained a virus which protected them against the effects of a more virulent strain.

Williams’ Bon Chretien trees developed symptoms when infected with virus from any one of three sources ; Doyenne du Comice and Laxton’s Superb developed symptoms when inoculated with two of the virus sources, but not with the third. Infected Beurre Hardy, Conference and Fondante d’Automne trees were symptomless and latent infection was detected in a symptomless Quince C plant. Inoculation of apple and quince varieties indicated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r blister canker and other virus diseases of pear, quince or apple.  相似文献   

19.
以小米椒为原料,选取95%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辣椒素,并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了辣椒素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辣椒素的含量为1.116mg/g。辣椒素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枯草芽饱杆菌要好,且辣椒素对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57.54μ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15.08μg/mL。辣椒素提取液对青霉、黑曲霉没有抑菌作用。含有95%乙醇辣椒素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好于辣椒素浓缩液和95%乙醇。  相似文献   

20.
苹果轮纹病药剂筛选与药剂配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苹果枝干轮纹病有效防治药剂缺乏的问题,1998—1999年在富士苹果枝干轮纹病树上开展其病害的药剂配方、浓度、防治次数、时期筛选及病斑不同刮治程度试验,2000—2002年在富士苹果枝干轮纹病树上开展果实轮纹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波美度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0∶4或100∶6对苹果枝干轮纹病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1年2次施药效果显著;第1次施药前应采取轻刮,以后防治直接用药;多菌灵与波尔多液交替、多菌灵与石硫合剂∶硅石粉剂交替使用采收期与贮藏期防治果实轮纹病效果均突出;套袋果实轮纹病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