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梨小食心虫在我区广泛分布且危害严重,近几年发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库尔勒垦区部分梨园受害严重,‘贡梨’蛀果率达10%~30%,‘香梨’蛀果率达3%以上。目前,全疆‘香梨’种植面积达4.3万hm2,梨小食心虫已严重威胁新疆‘香梨’产业的发展。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是一种新型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它利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干扰梨小雌雄虫间的交配通信联系,最大限度降低成虫交配率,减少繁殖数量,以达到防治目的。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以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复合式信息素迷向剂处理(600、900、1 200个·hm~(-2))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以期为合理应用性信息素迷向剂防治虫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胶处理与对照相比迷向干扰效果显著。7月20日和9月10日的蛀果率调查结果显示,上述3个使用密度处理区苹果蛀果率分别比对照低72.46%、90.58%、90.58%和79.79%、93.09%、93.09%,随时间延续防效略有提高,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持效期可达5个月。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中晚熟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通过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折梢率和蛀果率调查,综合评价性迷向素胶条规模化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迷向素胶条2个施放密度(495条/hm~2和660条/hm~2)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迷向率为98.67%~100.00%,幼虫折梢和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89.28%~100.00%和93.33%~98.68%,均显著高于常规化学药剂防治。该研究结果探明了性迷向素胶条防治中晚熟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最佳施放密度,为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利用性诱剂分别对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红富士苹果园和香梨园进行监测,经过测定,初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消长动态;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5代;苹果蠹蛾1年发生3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4代。通过诱捕成虫数量调查发现两种食心虫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时间长而且数量最多,化学防治的关键为越冬代的成虫和第1代幼虫;通过对红富士苹果园、香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捕效果对比,初步表明梨小食心虫为我区蛀果害虫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成虫种群变化动态及幼虫蛀果率等方面探讨了诱捕器对‘库尔勒香梨’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与传统化学防治相比,诱捕器持效期长,可以显著降低试验区内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减少成虫基数,显著降低蛀果率达7.95%,显著提高‘香梨’产品的商品特性和贮运特性.诱捕器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梨小性诱剂诱捕器成功预测库尔勒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从成虫种群变化动态及幼虫蛀果率等方面探讨了诱捕器对库尔勒香梨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利用诱捕器防治梨小食心虫持效期长,可以显著降低试验区内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密度,减低成虫基数,显著降低蛀果率,显著提高香梨产品的商品性,是防治梨小食心辜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田间迷向防效,为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田间迷向试验研究了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的迷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性信息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田间密度设置为每667 m~230根和60根时的迷向率高达90%以上,蛀果率均在5%以下,防效与市售迷向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8.
连续两年在梨园使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梨小食心虫,结果表明,于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期前(库尔勒地区4月5日前开始悬挂)悬挂迷向管,每株树悬挂2个迷向管防治效果较好,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可达97%以上,蛀果率控制在0.3%以下,且每年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4次,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防治桃梨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40mg/条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进行蜜桃上的梨小食心虫防治试验,以常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结果表明,常规喷施化学农药防治梨小食心虫需喷7次农药;应用迷向素从4月至8月只需喷布3~4次防治其他病虫害的化学农药;与对照桃园相比,新梢蛀梢防效达100%,果实蛀果率仅0.4%,蛀果防效接近100%,有效地干扰了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对雌成虫位置的识别和正常交尾,抑制了梨小食心虫种群的繁殖速度,达到治虫、环保、经济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在浙北桃园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在浙北桃园的田间使用效果,本试验通过调查迷向率、蛀梢防效、蛀果率、果实品质等,综合评价性迷向素迷向丝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树新梢和果实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持效期内可持续对各代雄成虫产生迷向作用。迷向率由4月22日的69.2%提高到6月3日的100%,随后保持稳定。蛀梢防效从4月22日的38.5%提高到7月1日的100%。迷向区蛀果率为3.4%,极显著低于对照的7.2%。尽管迷向丝防治效果显著,但仍不能保证果实完全不受为害,还需要通过农业、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以初果期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点粉、液体授粉和干粉喷粉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式,研究了不同授粉技术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坐果率、果实品质以及授粉用工情况的影响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及最终确定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优配方,以期为库尔勒香梨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对果形指数、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4个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和产量,其中液体授粉效果最佳,从经济效益来看,液体授粉的花粉用量和人工成本显著低于人工点粉、干粉喷粉。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和产量,而配方处理2、处理7、处理8、处理9对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处理8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75.83%、152.22g、15.00%、10.97%。  相似文献   

12.
孙静  陈全  杨琴  王希卓  孙洁  王萍 《北方园艺》2019,(3):126-132
为减少库尔勒香梨贮运过程中品质下降带来的损失,提高产品竞争能力,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的原则和步骤,开展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运HACCP体系建立工作。结果表明:确定验收、包装和低温贮藏为库尔勒香梨贮运HACCP体系的关键控制点,并制定关键限值、监测方法、纠偏措施、记录要求和验证程序。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运HACCP体系的实施能够将香梨采后贮运过程中的潜在危害降至最低,确保贮运过程中香梨果实的食用安全和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3.
经过3a时间,对库尔勒地区香梨果实商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梨果实商品性状不稳定,不同年份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商品果率、特级果率、"公梨"和"母梨"的发生比例、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等方面;单果重表现为,初果园的盛果园的老果园的;可溶性固形物表现为,老果园和初果园的高,盛果园的低;"公梨"和"母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差异在不同年份表现不同,"母梨"的品质优于"公梨"的说法不科学;3a"公梨"的单果重都显著大于"母梨"的。研究指出,目前香梨果实分级存在弊端,特级果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并不优于其它级别果实。  相似文献   

14.
氮肥运筹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氮肥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在田间条件下,以6年树龄的库尔勒香梨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的处理相比,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库尔勒香梨的产量,改善香梨的内外部品质,不同施氮水平对库尔勒香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差异较为显著。综合评价库尔勒香梨园施氮量为300kg·hm~(-2)时,与不施氮肥的处理(N0PK)相比增产5 337kg·hm~(-2),还原糖提高1.37%,总酸降低0.1g·kg~(-1),在增产、增效和改善果品方面效果最佳。为保证库尔勒香梨产量和品质均达最优化,建议库尔勒香梨园施氮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香梨果实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尔勒香梨果实病害是制约香梨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香梨果实病害变化规律对于防止香梨腐烂变质、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香梨果实生理和病理病害以及防治方法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对香梨果实生理和病理病害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吉香’梨是由‘苹果梨’实生播种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果形整齐,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5 g,最大果质量195 g。果实绿黄色,阳面有红晕,果肉白色,始熟时酥脆,后熟7 d果肉变软,有香气;果心小,石细胞少,多汁,酸甜适口;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可溶性糖8.54%,可滴定酸0.69%。5年生高接树产量20 t·hm-2,抗寒、抗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光谱分析的库尔勒香梨叶片全氮含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实现无损、实时、快速地监测香梨养分状况,【方法】利用SVC HR—768便携式光谱仪测定大田20 a树龄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并结合室内叶片氮素含量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香梨叶片的全氮含量与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高光谱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全氮含量与原始光谱在761 nm处构建的线性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2值达到0.986;在1 564 nm处一阶微分光谱与全氮含量构建的线性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2值为0.997;对于所选的高光谱特征变量,叶片全氮含量与红边位置变量(Dr)和红边面积变量(SDr)的相关关系极显著,并由此建立的线性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值均达到0.9以上,说明这些变量预测香梨叶片全氮含量具有可行性。【结论】对所构建的方程进行检验,确定了基于1 564 nm的一阶导数光谱模型为香梨叶片全氮含量的最佳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金香’是以‘金水1号’为母本,‘库尔勒香梨’实生优株13-1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梨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6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4%。果肉细嫩松脆,石细胞少,有香气。在武汉地区8月上中旬果实成熟,盛果期产量37.5 t·hm~(-2)。  相似文献   

19.
2012~2013年研究采后浸钙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Ca、Mg、K含量及萼端黑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钙处理提高了香梨果皮和果肉中的Ca、Mg含量和Ca/Mg,其中6%CaCl2处理对提高Ca含量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浸钙处理降低了K含量和K/Ca,其中6%CaCl2处理对降低K/Ca的效果更显著。浸钙处理,能够明显降低萼端黑斑病的发生,在3个处理中,以4%CaCl2溶液处理对防治萼端黑斑病的效果最好,发病率为0,6%CaCl2和8%CaCl2溶液处理的发病率比对照分别降低74.4%和79.3%。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库尔勒香梨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阿克苏2个地区的香梨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地区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内外部品质。结果表明:库尔勒地区香梨的含水量为82.98%、可溶性固形物16.40%、可溶性糖1.98%、维生素C 16.10mg/100g、可溶性蛋白质0.29mg/g、游离氨基酸0.40mg/g、总酸含量0.034%、石细胞含量0.44g/kg、淀粉7.76%、硬度8.20kg/cm2;阿克苏地区香梨含水量为84.67%、可溶性固形物14.40%、可溶性糖1.52%、维生素C 9.17mg/100g、可溶性蛋白质0.28mg/g、游离氨基酸0.26mg/g、总酸含量0.067%、石细胞含量0.65g/kg、淀粉含量5.83%、硬度8.23kg/cm2。由此可知,库尔勒地区的香梨比阿克苏地区的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