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种繁育,是种子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速良种推广的主要环节,它可以不断地为生产提供大量纯度高、质量好的种子。一个新选育出来的品种,从确定推广后,首先要进行繁育工作.这不仅使新推广的优良品种迅速扩大面积,而且能延长良种在  相似文献   

2.
主导品种是品种之精品,在保障农业丰收中发挥着支撑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下田难、良种良法配套难等问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主导品种也叫主推品种或重点推广品种,是指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它是在种植实践的基础上,由农技专家评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具有区域性和时间性的优良品种,可以说它是良种之中的良种.实践证明,推广主导品种有利于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有利于引导广大农民选择良种,有利于发挥科技对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虽然,主导品种在推广应用中占绝对优势,为保证粮食的持续丰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3.
主导品种也叫主推品种或重点推广品种,是指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它是在种植实践的基础上,由农技专家评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具有区域性和时间性的优良品种,可以说它是良种之中的良种。实践证明,推广主导品种有利于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有利于引导广大农民选择良种,有利于发挥科技对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1 我国大豆品种区试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主要是对育成品种的生产降能、抗虫、抗病、抗逆性能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鉴定.它是良种推广的基础.也是品种管理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5.
新野县2007年玉米新品种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是品种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为给我县农技种子推广单位、广大农户和种子企业搭建一个新品种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将我县今年参加良种补贴品种和一些新品种集中展示,以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从而为筛选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明年玉米良种补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之种,乃指良种。良种实为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所以作物育种工作应包括品种选育、品种审定和种子生产等几大内容。品种一词,至今各国仍有不同的理解。国际生物学联合会(IUBS)1961年制定的“栽培植物国际命名规章”中,早就规定作物品种的英语名称为Cultivar,指在农、林、园艺上能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良种繁育工作,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新品种的选育,这在县以下的基层种子工作中.主要指的是新品种的引进、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的筛选、试验和示范推广。另一方面是指优良品种种子的繁殖。良种繁育工作作为整个种子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份,作为种子经营的基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象高淳县这样的以农作物常现品种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县.良种繁育工作在种子工作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良繁工作的特殊性.它的价值是通过种于这一特殊的商品为载体来实现的,而它对种子经营活动的影响,又具有滞后…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候生态是农业生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种植制度、作物布局、栽培措施等,而且影响和制约着引种的成败和良种推广的增产效果。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良种对夺取水稻高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良种增产除与品种本身的丰产遗传特性有关外,还必须有外界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气候、土壤、肥料、栽培技术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黄麻品种资源丰富,种植地域广阔,类型丰富,是发展黄麻生产和选育良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深入研究和利用黄麻品种资源,对发展我国黄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一、黄麻品种资源的征集与整理我国黄麻品种资源的征集和整理工作始于1947年,原南京麻种场卢浩然教授从国内外搜集保存了大量品种资源,为我国黄麻品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打下良好基础。解放  相似文献   

10.
良种繁育的任务是一加速繁殖和推广的新品种,使新品种尽快地应用于生产,替换与生产不适应的老品种,二是保持现有品种的优良种性,即对生产应用的良种进行提纯复社,以提高其丰产性和优良品质。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是靠良种繁育体系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前的良种繁殖体系,对于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以及保障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种子工作的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值得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工作的回顾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群  夏志成  洪石  邱本旺 《种子》2004,23(2):77-80
林木品种审定是林木良种推广工作的核心,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不论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还是林业生产部门都把林木良种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林木育种也被列入国家和林业局(部)以及各省科技攻关项目,林木育种工作得到长足进展,一方面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已见成效,选育了一批林木良种;另一方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开始生产林木良种.这些林木良种的选育与生产为这一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科学生产要求对林木种子进行规范的管理,由此推动了林木品种审(认)定工作的开展.本文对1987年以来湖北省林木品种审(认)定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对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渭源良种推广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加强边远山区的品种推广,重视小麦等作物常规品种推广工作,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要发挥良种推广主体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谢国强 《种子科技》2011,29(9):15-16
从2009年开始,九江市率先开展水稻、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安全性试验,考察已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一定区域内种植的安全性、稳定性、丰产性等性状,确定当地主推品种、风险提示品种,及时发现不适应品种,为农民认识良种、选购良种、使用良种提供了直观现场,为确保全市农业种植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农技人员和农民朋友都交口称赞这项工作花钱少,作用大,收效高。  相似文献   

14.
种子纯度检验是种子生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保证良种遗传性充分发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高产的有效措施;是防止良种混杂退化,提高种子质量和产品品质的必要手段;是克服盲目引种、调种,避免品种混淆和差错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陈国梁 《种子科技》2006,24(4):32-33
水稻良种补贴是国家大力实施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探索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子基地“四挂钩”新的运行机制,2005年农业部和江西省农业厅确定在我县进行水稻良种补贴“四挂钩”试点。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笔者认为,要搞好水稻良种补贴“四挂钩”工作,促进优质水稻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当前,山东省甘薯良种繁育推广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慢。据统计,在农作物良种推广中,甘薯良种推广速度最慢。二是病害严重。我省甘薯多集中在山区丘陵旱地,由于连年重茬,品种抗病性减退。三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除提高对甘薯良种繁育推广的认识和加强领导外,在技术方面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蒋留青 《种子》1997,(6):50-51
实施种子产业化,有繁推一体,良种繁育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前承育种后接推广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表明,品种的更新更换产量可以增产10%,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良种的科技含量将会增加,其增产作用还会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种子工程”的全面实施,种子工作将由现阶段既有“四自一辅”成分,又有“四化一供”内容,育繁推脱节、产加销分散、半成品销售、商品化程度不高的状态,步入到育繁推一体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经营集团化、管理法制化的新阶段,良种贡献率将由30%提高到35%-40%…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中国种业》2015,(3):25-27
小麦良种的大面积推广是粮食丰产的基础,为了摸清陕西省小麦良种的实际使用情况,分别从农户用种和企业销售角度开展了大量调查,发现2013年小麦良种覆盖率约为86.8%,说明农户使用良种积极性较高,同时看到小麦良种覆盖率地区间差异较大,小麦主产区关中地区最高,其次为陕南和陕北地区,关中各市中渭北旱塬地区最低。渭北旱塬是陕西省重要的小麦粮食生产区域,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良种覆盖率,建议加大旱塬区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加快新品种推广,同时做好品种宣传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使用良种。  相似文献   

19.
早籼稻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Eberhart-Russell和Tai模型结合江西省区试,对早籼稻品种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遗传型的品种稳定性是不一样的;环境效应是品种产量在大范围连续变异的环境中呈直线型变化的主要原因,可采用第一稳定参数估测品种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导致品种在同一环境下的产量波动的原因是品种×环境的互作,必须用第二稳定参数来表明品种的稳产性;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适应性,可能分别受不同的遗传基础控制。根据分析结果,就稳产性的选择及选育适合不同环境下利用的良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水稻育种中,关于品种稳定性的选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适宜的试验,采用相适宜的统计方法,测验品种的稳定性,了解品种对大范围内连续变异的综合环境条件的反应,明确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无论是对新选育品种或外引良种的使用价值作出合理评价,还是为选育适合不同环境下利用的良种提供理论依据,都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1984年江西省早籼稻联合区试,综合运用S.A.Eberhart和Tai.c.c。估测品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早籼稻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和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专用型作物品种良种繁育 ,是推进农作物优质专用品种产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两豆一麦”即大豆、马铃薯 (土豆 )、小麦 ,在克山有长期种植的习惯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也为开展两豆一麦优质专用型品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 充分发挥优势 ,加强良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