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市场信息中心《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化学部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支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协办的"第一届农药行业知识产权培训会"将于2014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通文峰饭店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农药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运营及战略的制定。主要内容:农药领域专利申请趋势分析以及企业开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内众多农药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现有农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对于农药企业规避知识产权纠纷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农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农药创制与运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醒,新农药、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需要在技术、推广、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还需要做好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及时了解农药管理新动态及"三农"环境的变化。会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作了关于《农药管理新动态》的报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是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单位,为规范中国农业行业的发展及新《农药管理条  相似文献   

4.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55-55
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卫生用农药产品使用香型的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农药生产企业申请卫生用农药产品登记时可以申请使用不同香型,同一卫生用农药产品最多可以申请使用3种香型。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际专利保护一体化的大趋势,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我国对1984年的专利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于1993年元月1日起对化学物质实施专利保护,其中包括对农药化合物的保护。对化学物质实施专利保护,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发明人的积极性,将加快我国农药工业由目前以仿制为主走向自主开发道路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农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一.国内外农药专利现状自1985年4月1日中国专利局开始受理专利申请以来,农药发明专利申请逐年增加,农药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案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例如,1990年农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申请人来讲,农药登记申请的目的是拿到产品进入市场的"准生证";对于审批机关而言,则是通过对申请登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性评价,杜绝"问题"产品进入市场危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申请人如果要顺利取得农药登记证,就要熟悉并掌握农药登记管理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内众多农药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此情况下,了解现有农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对于农药企业规避知识产权纠纷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目前国内关注度较高的15个农药的已授权专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其结果供有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农药登记资料保护制度引入相关的农药管理法律法规 ,中国也在2001年11月29日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中引入了资料保护的有关条款。中国已跨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 ,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作为知识产权一部分的农药登记资料的保护 ,将成为今后农药登记管理、农化产品跨国登记注册、国际贸易更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为了了解世界主要农药登记资料保护制度 ,促进我国农化产品的发展和国际贸易 ,为我国农药登记管理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农药登记资料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药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农药开发及生产技术要求较高,保护农药知识产权,维护农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对维护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农药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农药领域的专利和行政保护较多,如何避免专利侵权及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国内农药企业也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是知识产权的“护身符”,因此,国内农药企业必须学会利用专利申请来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国内农药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并已创制出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除草剂丙酯草醚、异丙草醚、单嘧黄隆,杀菌剂氟吗啉,杀虫剂硝虫硫磷等,并通过专利申请,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也有许多国内农药企业不重视这项工作,以至于自己投巨资开发的新产品被别人肆无忌惮地假冒,造成了重大损失。农药专利申请需关注的重点农药专利的保护类型有产品专利(包括化合物、组合物)、方法专利、用途专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药登记资料规定》,申请新农药登记,应同时申请原药和制剂登记。新农药登记后,申请人可以分别申请原药或制剂登记,但申请农药制剂登记时,应提交制剂所用的原药来源和登记情况证明(见《农药登记资料规定》11.4.2.15)。已经登记的原药,经过了产品化学以及环境和毒理学等方面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证所加工制剂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四化",我国农药管理也正步入新的阶段,农药登记工作作为农药管理链条的重要元素和第一关口,承载着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农药登记管理中的登记政策导向、登记试验管理、风险评估应用、残留标准制定及农药标签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当期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十一五"农药创新技术成果,为科研单位和农药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农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和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于2012年7月27日至7月30日在成都组织召开"第六届全国农药创新技术成果交流会"。.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大趋势,我国从2007年起已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标志着中国农药工业步入了"环境优化增长"的和谐发展之路.及时把握高毒农药退出的市场机遇,加快其替代技术的研究开发,以科技创新提升农药产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农业抗灾夺丰收,成为国内农药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我国农药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以及间接侵权的构成要案出发,分析了农药产品间接侵权认定时应注意的客观现实问题及其对农药登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0月12日至14日,由农业、化工、卫生、环保、商业、林业、商检部门及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农药专家共同组成的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有29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委员们听取了历届评委会工作情况的介绍;评审了一批申请登记的国内外农药;对几种农药进行了专题讨论;听取了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备忘录和我国专利法修改内容的介绍。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履行<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保护人畜健康和环境安全,加强对进出口农药(含原药和制剂)的管理,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名录>.进出口农药应向农业部申请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海关凭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办理通关手续.未取得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的农药,一律不得进出口.本公告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海关总署关于对进出口农药实施登记证明管理的通知>(农农发[1999]9号)中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名录"和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列入事先知情同意程序(PIC)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名录"废止.  相似文献   

18.
申请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同产品登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同产品应与登记同步申请 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同产品的认定不是农药登记的一个独立阶段,企业在申请田间药效试验登记之前,应当对产品登记类型进行自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开展相关的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9.
《杂草科学》2006,(3):45-45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农药生测研究所主要从事新农药开发、化合物生物活性筛选、活性化合物生物活性深入研究、农药登记室内药效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复配研究、化学品对环境污染方面评价。研究所软件实力雄厚、硬件设施齐全,为农业部药检所指定的农药登记室内活性评价、田间药效试验单位,其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的生测水平居国内领先。“八五”至“十五”期间,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创新基金项目达30余项,共获得国家项目经费2000多万元。部分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或获发明专利授权;丙酯草醚、异丙酯草醚、苯氧菌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新品种正走向或即将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农药的质量和安全不仅影响到农业安全生产,更关系到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2017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农药管理更加注重创新、绿色、安全,农药质量控制更加严格。新农药种类多,农药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大,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植物源和微生物类农药品种申请农药登记的数量显著增多,传统常用的色谱和质谱方法遇到了瓶颈,亟需开发应用新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本文作者梳理总结了农药质量控制工作的多年实践经验,简要综述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HPAEC-PAD)、高效离子交换色谱-电导检测器(HPAEC-CD)、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0F-MS)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在农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分析,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