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暇豫之时,偶有余兴,便濡墨挥毫,作一二楹联,聊以遣怀。细细回忆起来,近年来我为结识的茶文化界的旧雨新朋颇撰写了几副嵌字联,想起这些的楹联,一些濡沾着茗茶清芬的温馨往事,萦萦于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情。  相似文献   

2.
黄建华 《农业考古》2008,(6):167-170
茶因其习性品格和天人合一、君子人格等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思想内涵相谐相通,与文人的精神活动密切沟通起来.唐宋文人以荼修身怡情,明道励志,体悟人生,表现清高脱俗等品格.品茶成为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3.
林蒲田 《农业考古》2004,(2):272-281
古往今来,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他们往往通过饮茶来品味生活,借茶遣兴;又往往通过饮茶来到达一种生命的境界,以茶抒怀。在悠然玄远的意绪之中,茶的清香和淡泊与他们的心神融会一体,茶与文人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尤其在现代和当代文人中,由于在生活中的种种反差和顺逆,生活环境变化多端,因而茶事、茶趣更多。  相似文献   

4.
阅读茶书中话题古人云:"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中国人的饮茶之风历经千年之久,已经成为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载:中国先民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种植茶树。但茶之作为饮品,  相似文献   

5.
从茶诗看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秀娟 《农业考古》2003,(2):160-163,17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它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展现出来以往封建王朝所没有的繁荣和强盛。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封建文人们也将他们的目光和诗的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他们的诗歌中我们能体会到诗潮大国的雄浑和开阔 ,也能窥见处于那个时代的诗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虽身处泱泱盛世之朝 ,唐代诗人依然无法逃匿现世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给他们带来的失落感。其天生的悲剧意识 ,包括盛世之悲无时不在解说着中国“诗可以怨”的古老命题。这种源于社会的失落感迫使他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寻求解脱之道 ,于是他们将视野转向了自然山林之中。…  相似文献   

6.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0,(2):46-56,60
“文人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特殊范畴,也是最具文化品味与文化含量的一个范畴;说它特殊就特殊在它比其他领域的茶文化有着与“儒释道合一”的更为深刻的内在关联,而要说它的文化品味就更是自不待言的事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文人茶”范畴的意义何在──尤其对整个中国文化而言它有何种程度的作用与意义,这也正是笔者深掘文人茶道的用心所在;而笔者反复运用文人茶道一词,并提出应写一部茶文学史,实乃事出有因。 作为中国的茶文化,它曾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这使它比之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都毫不逊色。可以说,…  相似文献   

7.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23,(2):118-122
宁波地域的茶文化与禅文化源远流长,茶与禅滋养了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使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有着特别的茶禅味道。宁波的僧人和文人特别爱在茶中体悟禅境,茶禅成为宁波僧人及文人的生活情趣,乃至于精神慰藉。不仅是宁波的地域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茶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明代荼书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岕荼为研究对象的达到了3种之多,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不惟是明代茶文献研究繁荣的体现,更在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岕茶在明代的鼎盛地位.本文介绍了《罗岕茶记》作者熊明遇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治理长兴期间力推罗岕茶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并就《罗岕茶记》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世代居住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的哈尼族人民来说,普洱茶与哈尼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过去居住在勐海高寒山区的哈尼族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山区海拔高,又大多是坡地。农作物产量少,物资贫乏,经济来源较少。所以普洱茶当然就成为了哈尼族人民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日常生活中的盐巴,生产用的铁器、陶罐等生活必须品都基本靠普洱茶的收入所得来购买。早在宋末元初,迁移至西双版  相似文献   

10.
薛启涛 《农业考古》2007,(5):182-183
那是2006年盛夏的一天,我走进山西运城图书大厦,一眼就看见了摆在书架醒目位置上的《中华茶人诗描》一书,书中第261页的“韩星海”篇,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的。抚着厚重的《中华茶人诗描》之书,其中有这么一首诗咏赞道:“星海先生记者身,写茶着实费精神。五光十色文章美,茶事名人耳目新。”就这四句诗描,令我感慨万千,不由地掩卷沉思起来……星海是陕西扶风法门寺人,出生在佛教圣地。他从故乡祖父的早晨饮茶生活开始,就对茶文化有了朦胧的认识,并走过了一段“相识、相知、相伴”的漫漫长路。星海曾说,日复一日的早晨,祖父从温暖的土坑上爬起,洗…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唐宋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时期,相对而言,明清之际则有所忽视。实际上,明末清初也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明代中后期以降,茶馆在城市中大量涌现,茶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广大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之艺术;另一方面,文人茶事这一脉在明清之际也同样得到提升,日益走向精美与精致,这一点在明末清初名士张岱身上可以得到绝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一.湖州与茶湖州,即湖边之州,据说这是湖州得名的最初缘由。然而,湖州的著名却不是因为其是湖边之州,而是因为茶,不仅仅因为湖州产好茶,远在唐代就出产名闻全国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更因为湖州培育出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陆羽在湖州生活了30多年,完成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开山之作——《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茶圣"等。  相似文献   

13.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术语,其意义一是体现纯一性,每次茶道都是不可能重复的,能感动今世的也许仅此一次;二是很多在茶会上碰到的朋友,很可能今生仅此一次,因此每次茶聚都是难得的缘分,应该格外珍重. 因写作《名人茶事》、《中华茶人诗描》(与钱时霖先生合著)两本茶书,笔者结交了海内外300多位茶人茶友,其中以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神交的居多,见面采访或茶聚的属少.17年来,这些茶人茶友不幸已有15位仙逝而去,其中9位未曾谋面,6人仅见一面,可见一期一会之语颇有哲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形成于中晚唐时代,之所以形成于中晚唐时代,这主要是因为到中晚唐时代,饮茶习尚才逐渐由南到北在全国展开,而正是到中晚唐时代,中国文人才变得世俗、变得沉湎于享受生活,再也没有了盛唐时代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浪漫,茶成为了中晚唐时代文人们享受生活的媒介之一,文人们在面对人生无奈时,在茶中寻得些快乐、寻得些快慰、寻得些放下;文人们在人生快意时同样要以茶娱情,在茶中享受高雅的美.因为文人们将思想情感灌注于茶,喝茶才成为一种有较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而又让人难以忘情的时刻啊!——2006年国庆与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首都北京,秋高气爽,百花齐放,到处呈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迷人景象。就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大厅,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隆重开幕,不同肤色、不同言语、不同职业的数万人徜徉在展会之中,就像走进了茶世界的“大观园”;与此同时,中国茶乡发展论坛一路高歌,突出了科技创新与品牌发展的主题;首届中国国际普洱茶会又刮起旋风,给人一种“一杯落手浮轻黄,杯中万里春风香”的感觉;中华茶人联谊会在京理事扩大会,更是把本届茶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时…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活动的茶文化研究不仅是对茶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丰富和重新诠释,更是从茶和茶文化这一角度深层次挖掘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生活的精神内核。通过分析茶文化与茶类植物、园林泉水、园林建筑、园林活动等的密切关系,结合种茶、采茶、制茶、泉水、煮茶、品茶、茶诗、茶画、茶联、茶类景题等文人园林活动,发掘茶文化对古典园林、文人气质、文人生活的影响,来延续园林精神和茶文化传统,彰显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创造出富有禅意的园林茶景观。进而提升园林意境,提炼文人气质,扩大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播效应,以达到名茶与名泉、名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军丽 《农业考古》2012,(5):170-174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茶作为历代文人寄托精神、涵咏性灵的载体,表现其风骨人格和文心雅趣,品茗与文人精神紧密联系,成为代表中国古典文人文化精神的符号。自古以来,诗书画为中国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茶与文人书画则有了一种天然的默契,正如苏轼对茶与书画的精辟之论,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  相似文献   

18.
刘源源 《农业考古》2015,(2):123-126
晚明文人较为普遍地嗜好饮茶,冯梦祯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以冯梦祯文集、日记中对茶事生活的多处记载为中心,研究了晚明文人冯梦祯的饮茶生活,具体从其对不同茶品的评价、水的择选、炒茶与藏茶、茶事之道、饮茶之境等多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继往开来、迅猛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当时的文人雅士继承了唐宋以来文人重视饮茶的传统,普遍具有浓郁而深沉的嗜茶情结,茶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得以凸显.自明代中叶起,由于散茶瀹饮法的确立和简约茶风的盛行,吸引大批高人闻士介入茶饮活动,嗜好茗饮、品鉴名茶、研讨茶艺成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一种时代风尚,尤其是在江浙地区,一批志趣相近、彼此投缘的茶人茶客自发地组成了若干文人饮茶集团,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促进了文人茶事活动的蓬勃发展.晚明以后,随着大批隐逸茶人的出现,饮茶更是成为表现超尘脱俗、清新高洁情怀的雅事.明代文人茶事活动的特点是,人们已不再注重饮茶的程序和形式,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饮茶活动当作一种艺术审美过程和人格修养方式,使普普通通的茶饮包涵了深邃的精神内容,展现出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征明(1470—1559),明代中叶江南的著名文人,文学家,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明史》卷287《文苑三.文征明》记载:"文征明,长洲(今苏州)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别号衡山,父林,温州知府。……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靡刂,名日益著,其为人和而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