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试验,表明稻草还田使用克无综、农民乐、草甘磷三种除草剂灭茬除草进行免耕抛秧,省工省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其选择和用量可视稻田中杂草的种类、多少等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免耕稻不同叶龄抛栽对产量的影响,通过早晚两造用2.5、3.5、4.5、5.5、6.5叶不同叶龄抛栽,进行产量比较,结果显示,早稻为3.5叶龄抛栽产量较高,晚稻为4.5叶龄抛栽产量较高.因此,选择3.5~4.5叶龄抛栽较适宜,抛后立苗回青快,分蘖早,有效蘖数多,成穗率高,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晚稻进行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 13kg、P2O56.5kg、K2O13kg,以每667m2抛栽1.7万蔸产量最高,比抛栽1.3万蔸和1.5万蔸增产8.6%和5.4%,比抛栽1.9万蔸和2.1万蔸增产6.8%和9.5%。  相似文献   

5.
袁传宗  杜家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97-97,238
基于广德县油菜茬免耕抛栽稻生产过程中,对易发生除草灭茬、立苗缓慢、施用有机肥、根倒伏、早衰脱力等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点,二因裂区设计,研究了免耕抛栽稻高产群体起点及其肥料运筹。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按照正常的水稻免耕抛栽技术要求,必须使用除草剂进行栽前全面除草。为探索克无踪、百草枯和免深耕在早稻免耕抛栽上的应用效果,我们在我县上模乡上模村第3组农户曾赣南的早稻田中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点,二因裂区设计,研究了免耕抛栽稻高产群体起点及其肥料运筹.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叶龄抛栽对免耕抛秧稻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稻在不同叶龄抛栽,早抛早立苗、早分蘖、早成熟,迟抛迟立苗、迟分蘖、迟成熟,2.5~3.5叶抛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我市在进行较大面积超高茬抛栽稻示范种植的基础上,进行超高茬不同抛期试验研究,旨在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从而为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耕栽培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的根本区别在于几年内不用对土壤进行翻耕,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还田,不断提高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成本,秧苗栽后早生快发,生长健壮,低位分蘖多,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2.
在免耕旱育秧和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更轻简实用的杂交晚稻免耕常规水育秧近距离抛秧高产栽培新技术,小面积示范,取得了增产、省工、节本、增收的效果。文章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路线、对比试验、技术优越性及技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早,晚造对大、中、小畦免耕抛秧栽培进行了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畦式兔耕抛秧每667m^2产量408-549kg,小畦处理产量较高,中畦处理次之,大畦处理再次,早造产量差异不显著,晚造产量差异极显著。小畦处理获得高产的原因主要是:分蘖出现早,够苗早,有效穗数多,够苗致幼穗分化期的长粗时间长,茎秆粗壮,叶面积指数占优势,干物质积累多,后期穗大粒多,生物产量和谷物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浦北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北县自2001年引进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到2003年,累计验收示范面积约700hm^2,平均单产达7.1t/hm^2,比常耕地抛秧增产0.16t/hm^2,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节本增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秧龄对强化栽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根据水稻不同秧龄的强化栽培试验结果,分析了各处理在生育期、产量、产量结构和分蘖动态上的差异.水稻适当缩短秧龄,提早移栽,有利于产量的增加,而且具有省工、省秧田和提早成熟的作用.水稻强化栽培的秧龄以10~17d为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机插秧龄对烟后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龄以13~17 d为宜,烟后稻主要性状表现较优,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品种耐热性的关系,为制定耐热水稻品种的育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设置对照(白天(07:00-19:00)28 ℃,夜晚(19:00-07:00)22 ℃,CK)和高温胁迫(白天(07:00-19:00)42 ℃,夜晚(19:00-07:00)35 ℃,HS)2种处理方式,根据幼苗存活率将供试品种分为高抗、中抗、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耐热性等级,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积累、质膜损伤、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东稻4号、湘两优2号、黄华占和长白9号的幼苗存活率较高,是苗期耐热性高抗品种;湘两优900、泰优390、郑旱6号、武运粳21、粤王丝苗和吉粳515是苗期耐热性高度敏感品种。与CK相比,HS处理导致苗期水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3含量下降,ROS积累、质膜损伤(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ABA含量升高。高温胁迫下,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及内源ABA含量均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ROS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热敏感品种,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3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水稻苗期叶片ROS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损伤程度和内源ABA含量与水稻苗期的存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耐热水稻品种筛选的参考评价指标。【结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叶片ROS过量积累,引发氧化胁迫是导致叶片枯萎的重要原因,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内源ABA信号通路是水稻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途径,可作为耐高温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克无踪免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术,具有快速抢时、节本增产、减轻劳动强度、不破坏土壤结构的优点,应用推广前景看好。笔者于2002年在上杭县南阳镇进行了不同留桩高度、施药量、泡桩时间正交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编织布隔层育秧,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长、秧苗易抛栽、易立苗,返青快,十分有利于桂中双季稻区推广两季种植生育期较长品种和超级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