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龙  王文义 《中国蚕业》2001,22(3):80-81
土耳其共和国横跨欧亚两洲,面积77.945万km2,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希腊和保加利亚相邻,濒临地中海、黑海和爱琴海.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20℃和4~18℃.其中97%位于亚洲(Anatolia地区),3%位于欧洲(Thrace 地区).人口6550万(2000年1月官方估计),总人口中城市人口为4000万,占人口总数的65.4%;土耳其语为国语.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民生产总值(1998)205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8)3184美元.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农村面广人多 ,农业人口 2 ,40 0多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 80 % ,全市 40个区县(市 )中曾有 2 1个国定省定贫困县 ,处于三峡库区的 1 6个区县 (市 )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早在 4年前 ,重庆市委、市政府就针对重庆的特殊市情明确提出了“大城市带大农村 ,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的重要任务 ,并为此作了大量工作 ,使我市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 ,近年来 ,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我市主要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 ,价格持续低迷 ,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 ,农民增收出现了较大困难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蚕业产业开发的优势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知源 《北方蚕业》2003,24(2):15-18,22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2%,人口为全国总人口的27.07%[1].西部地区12个省区现有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50%,桑蚕产茧量占全国的1/3[2].蓖麻蚕占全国的的80%以上[3].柞蚕也占有重要位置.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建设等等,为西部地区蚕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能否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天赐良机,使部地区蚕业真正有一个大的发展,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摆在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领导和广大蚕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4.
干群  余惠岚 《四川蚕业》2002,30(2):14-16
<正> 据史书记载:成都自古农桑并重,农民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蚕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在成都蚕业历史上有过辉煌的成就!成都市辖二十个区(市)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7%,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盆地,丘陵和低、中、高山区,年平均温度15.5℃-16.5℃,自流灌溉,土地肥沃。在部份地区  相似文献   

5.
蒋学民 《蚕学通讯》2004,24(3):51-54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位于川东北丘陵地区,总人口68万,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46个乡镇.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捷,是连接南充至广安、重庆的中心腹地,是南充市蚕桑生产基地县.全县现有市、县蚕桑基地乡镇20个.蚕桑业历来是立县的支柱产业,桑树资源极为丰富,蚕桑基础雄厚,曾创下过年发种10万张,产茧280万kg的历史最高记录,蚕农养蚕收入近4 000万元,约占农副业总收入的25%以上.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全区有人口约489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0万;陆地面积23.67km2,耕地面积264.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8hm2(1.2亩);全区有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然而,就这样一个“三沿”大省区,区农业厅2000年12月在河池召开了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了广西桑蚕业的“  相似文献   

7.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丝绸以蚕茧为原料 ,目前我国桑园面积达 950万亩 ,蚕农 30 0 0万户 ,国家每年投入蚕茧收购款达 6 0多亿元 ;丝绸工业从业人数 6 0多万人 ,产值在70 0亿元左右 ,丝绸产品出口对蚕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丝绸出口大国 ,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 4左右。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生丝出口占世界生丝出口总量的 90 %以上 ,绸缎出口占 50 %以上 ,丝绸服装出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我国蚕丝生产在世界上具有垄断地位 ,其他国家蚕丝产量不大 ,或主要供应本国需要 (如印度 ) ,世界生丝消费主要依赖中国供应。…  相似文献   

8.
胡继安 《蚕桑通报》2006,37(2):47-50
黄山是安徽省重点蚕区,蚕业是我市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蚕业经济比例占安徽省蚕业经济的25%以上.既具有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又具有充足劳动力资源,较好的区位优势.在以后的蚕业发展中,必将成为中部省区的一个重要蚕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9.
郑琳 《蚕学通讯》2001,21(2):32-34,42
重庆蚕业历史悠久 ,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以前 ,历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 ,也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传统优势产业 ,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 重庆蚕业的基本情况1 .1 蚕桑生产现状重庆市现有 36个区县 (市 ) ,92 0个乡镇 ,1 50万农户栽桑养蚕 ,共有桑树 1 4亿株(良桑率占 70 % ) ,有蚕种生产场 2 9个 ,蚕种冷藏库 6个。追溯历史 ,重庆蚕业生产发展速度最快、最为辉煌的时期应属 1 984~ 1 994年间这 1 0年 ,蚕茧产量由 3,0 0 0万公斤增长到 5,1 30万公斤 ,年平均递增速度为 5.5%…  相似文献   

10.
韦波 《广西蚕业》2002,39(3):34-36
20 0 1年 1 1月 1 6日~ 2 3日以区农业厅经作处何彬处长为团长的广西蚕业代表团先后赴浙江省杭州、桐乡 ,江苏省无锡、海安、东台等市县考察两省的蚕业生产情况 ,此次考察活动得到了江、浙同行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 ,同时也通过相互交流 ,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使这次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江、浙两省蚕业生产基本情况目前浙江省桑园面积为 1 1 4万亩 ,比上年上升了 1 1 .82 % ,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 1 0 .85% ;2 0 0 1全年发种量为 2 59万张 ,比上年增加了 4 .85% ,约占全国发种量的 1 6 .37% ;全年鲜茧产量为 1 0 .…  相似文献   

11.
沈志华 《中国蚕业》2001,22(3):43-44
湖州是我国最著名的古老蚕区之一,市郊钱山漾出土的绢片、丝线、丝带距今已有4700多年.长期以来,传统的蚕业生产是湖州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为湖州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丝绸工业的发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谢刚 《蚕学通讯》2002,22(1):46-47
新世纪伊始 ,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国农业对我国传统产业咄咄逼人的形势 ,以及国务院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 ,每位丝绸员工 ,特别是那些蚕桑基础薄弱的区县的职工 ,都不得不深入思考新形势下怎样加快蚕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南溪县这个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美誉的农业县 ,由于历史等原因 ,自 1 997年开始 ,蚕茧产量每年以 30 %的速度急剧下滑 ,到去年为止 ,滑到了历史以来的最低谷。季养 4 0张以上的村只占养蚕村的 30 % ,季养 1 0张以上的社占养蚕社的比重不到 2 5% ,有 2 0个以上养蚕户的社占 2 5% ,季养 1张以…  相似文献   

13.
新疆蚕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工  李京华 《中国蚕业》2002,23(1):76-78
1 新疆蚕业概况 新疆蚕桑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族农民素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和穿戴丝织品的习惯,这里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栽桑养蚕,有着发展蚕桑的独特优势.在"八五"计划期间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蚕桑生产的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建了蚕种场、开劈建设了原蚕区,新建、改建了共育室并购置配备了养蚕用具,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养蚕基础设施,形成了蚕桑科研、教育、蚕种、缫丝、织绸、印染等完整的蚕丝产业体系,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蚕业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蚕业虽仅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因地处北纬45°以北,独特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地域,富饶的资源,复杂多样的地形,再加上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适宜发展柞蚕、家蚕、天蚕,是全国柞蚕主产省之一,得天独厚的天蚕资源更为黑龙江蚕业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今已被黑龙江省政府纳入全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之一,已形成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服务,产加销一体化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5.
周安莲 《蚕学通讯》2002,22(2):57-58,61
四川是我国最重要的四大蚕区之一。通过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 ,结束了产茧量长期以来在 2 0~ 4 0万担间徘徊的局面 ,1 978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产茧 1 0 4 .4万担 ) ,占全国第一位。 1 980年产茧1 84万担 ,远远超出日本的产茧量。 1 991年产茧量达 30 7万担 ,至 1 995年产茧量近 4 0 0万担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创下了辉煌 ,为人民增收 ,国家创汇和四川经济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近几年来丝绸行业的几起几落 ,蚕业生产跌入低谷 ,到 1 999年 ,全省发种仅 2 90余万张 ,产茧1 4 0万担 ,比历史高峰…  相似文献   

16.
田时铭  彭梅 《蚕学通讯》2006,26(3):37-39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发展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2000-2001两年发展桑园0.793万hm2,为在2010年实现年产1万t优质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力大量向务工经商转移,据2003年对我县36个社调查,有40%的劳力外出,其中青壮年占外出劳力的85%左右,有15%左右的户举家外出.  相似文献   

17.
王荣利 《中国蚕业》2001,22(4):72-74
汉中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是蚕桑生产的最佳区.据汉中府志记载,古兴洲(今略阳县)植桑养蚕取丝换食盐,洋洲(今洋县)的"马畅绢"是贡品.南宋诗人陆游由长安入川路经汉中曾写下"平原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的诗句.由此可见,汉中农村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8.
根据蚕业区划的原则,对重庆市蚕业的区划进行研究,将重庆蚕桑产区分成4个较独立的区划类型,即渝西丘陵蚕区、渝东平行岭谷蚕区、渝东北大巴山蚕区、渝东南山地红壤蚕区4个区域,分析了不同蚕区的生产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蚕桑生产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阿库里夫 《四川蚕业》2019,(1):14-14,19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南部。全县总人口19.8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24万人,彝族占总人口的83.3%,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6.7%,是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20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凉山州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少数民族县。  相似文献   

20.
我国蚕业科技期刊作者群分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亚洲 《北方蚕业》2010,31(3):63-66,68
我国有10种公开发行的蚕业科技期刊,2007-2009年载文3087篇,期刊载文作者群分布为推广部门61%、高校20%、科研院所16%、其他单位3%,作者遍及江苏、浙江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各刊的作者群以出版地所在省份为中心,其中6种期刊所在省市(区)的作者占61%~88%。蚕业期刊与作者之间地缘关系密切,作者群人缘分流明显,《蚕业科学》的作者群主要为与蚕业有关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及在读研究生,其余蚕业科技期刊的作者群主要为蚕业技术推广人员,省市科研院所作者群相对较弱,非核心类期刊作者群缺乏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