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河南、安徽、江苏产区的标准地和解析木资料,应用关联度分析原生长模拟等方法,以胸径生长为指标,初步研究了兰考桐生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兰考桐生长类型为2类4种,即:连年生长下降类型,含递减生长类型及前峰生长类型2种,连年生长增长类型,含递增生长类型和中峰生长类型2种。每类生长类型均有主要的均匀分布。模似生长曲线关联度分析结合胸径连年生长量分析,适合于泡桐生长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树木生长过程正向调控因子和逆向胁迫因子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国内外开展树木虚拟生长研究的4种生长模型, 提出树木生长过程实时感测及多因子协同模型以及基于图像处理的树木病虫害防治模型和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协同模型耦合研究展望, 探讨分析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多因子协同模型耦合、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协同模型与农药喷雾模型耦合等, 可为精确林业关键技术和树木虚拟动态生长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光皮桦一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从种苗形态、苗高和地径生长状况、根系生长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光皮桦苗期生长特性,探讨其苗期生长规律和速生指标。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承德平顶山林场山地阴坡26a生人工油松林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工油松林样地调查资料,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以了解其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其树高生长在526a一直处于旺盛生长阶段,胸径生长在1026a一直处于旺盛生长阶段,胸径生长在1015a处于速生期,材积生长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材积生长在515a处于速生期,材积生长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材积生长在526a一直处于旺盛生长阶段,说明山地阴坡立地条件下26a生人工油松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还正处于生长期,并没有达到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现状,特别是活立木生长应变的测量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赖氨酸成分对紫丁香蘑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赖氨酸-PDA培养基进行紫丁香蘑菌丝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确定最适合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赖氨酸浓度。结果表明,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赖氨酸浓度分别为30μg/mL和90μg/mL,此项研究为紫丁香蘑的规范化生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绿竹高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连续三年时间,对绿竹高生长期的昼、夜、日生长量及对应日的气温、降雨量、湿度、日照时数、昼夜温差进行观察研究,获取试验数据七千余个。通过生长数学模拟和多元变量分析,对绿竹的年生长节律、日生长节律、昼夜生长节律、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等方面做了探讨性的研究,初步探明绿竹生长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生长较好的桢楠为研究对象,通过木芯样的采集和分析,研究桢楠径向生长过程。结果表明:44年生桢楠的胸径平均生长量在树龄1~12年增幅较大,随后仍保持着较快的生长速度;连年生长量在生长初期增长迅速,生长峰值出现在第10年;生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初期下降幅度比较大,从第12年开始下降幅度较小,最小可达0.53%。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家系对树高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15年生日本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家系间优势高的生长变异 ,家系对树高生长模型参数影响的显著性检验 ,并构建了日本落叶松家系树高生长模型。研究表明 ,同一立地不同家系的树高—年龄关系为多形曲线 ,不仅渐近线存在显著差异 ,而且曲线的形状也发生改变 ,应采用不同的生长模式来描述其树高生长过程 ,优势高生长是环境差异和遗传变异的树木表现型的综合反映 ,树高生长潜力 (立地指数 )随着遗传改良材料的应用而增大 :Schumacher和Richards方程对模拟日本落叶松幼龄阶段不同家系的优势高生长过程均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家系间优势高的差距随年龄而增大 ,且家系间连年生长速率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定同乐林场米老排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解析木对该树种进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0~6年是米老排幼林生长的阶段,树高、胸径生长均较为旺盛,6~12年材积与胸径生长迅速,而树高生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12~16年是米老排生长树高、胸径、材积这三个指标的速生时期,28年以后树高生长速度逐渐下降,材积与胸径生长还呈现上升趋势。米老排的单株和林分生物量排序为干枝根皮叶。  相似文献   

12.
乌桕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桕是重要的经济和绿化树种.以乌桕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乌桕在江淮地区播种育苗的生长参数.结果表明,3月18日播种后,乌桕种子出苗率为98%,幼苗1年生平均苗高为135.6 cm,平均地径为1.54 cm;苗高与地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并且可以将幼苗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减缓期和生长后期6个生长期.进一步对乌桕根系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桕为典型的深根性树种,根长与苗高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91.  相似文献   

13.
土壤质地与施肥对欧美杨107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我站开展了土壤类型与施肥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为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砂壤土较两合土和粘土更适宜107杨生长,高生长较粘土和两合土高3.98%、3.08%,胸径高12.50%、13.74%;潮土上生长最好,棕壤土生长最差。7月份施肥一次比4月和7月两次对高生长、胸径生长、材积影响效果好,施肥方式对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种园的花毛竹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了幼竹生长期内高生长动态,对竹高生长节律进行拟合且划分出竹高生长时期,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与竹高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毛竹平均高为662.55 cm,平均生长历时30 d,表现出明显"慢-快-慢"的节律.Logistic方程能够较好拟合竹高生长过程,回归系数为0.9965,经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Logistic曲线进行求导确定了竹高日生长的速生点和生长拐点,进而将竹高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3个时期,其中生长盛期内竹高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0.20%.8:00气温、最高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花毛竹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过程的毛竹笋期生长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笋期生长与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固碳功能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毛竹笋期生长模型意义重大。本研究指出毛竹笋期生长受很多随机因素的干扰,其实质上是随机过程,并应用随机过程理论与Sloboda生长方程构建了毛竹笋期生长的随机过程模型,及对该模型的特征函数进行研究。用本文构建的模型结合实测数据资料表明:1)毛竹笋期生长在大约55天完成,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1~25天为第1阶段,该阶段毛竹生长比较缓慢,25~55天为第2阶段,该阶段毛竹处于爆发式生长;2)对于给定的生长时间(本文指天数),毛竹的累积生长量是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曲线由左偏峰逐步转化为正态分布,且其分布的峰值起初显著下降,后逐步变为平稳;3)毛竹笋期生长的第1阶段(1~25天),其生物量的累积量不大,但在生长的第2阶段(25-55天),因竹高处在爆发式增长阶段且地径不变,其生物量的累积速度非常快,体现了毛竹超强的固碳功能;4)对于不同的毛竹,Sloboda生长方程参数k,b的值相同,而SI的值服从正态分布。本研究给出的毛竹笋期生长随机过程特征函数(均值函数、相关函数与标准差函数),为进一步研究毛竹其他性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我国建立全国性的森林植被生长模拟系统,选择美国的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作为预测森林植被生长的参照原型。但是,森林植被生长受各种环境因子和其本身生理活动差异的影响,造成生长的极端复杂性,而FVS中也存在大量生长特征量,需对它们进行有选择的研究。本文从众多生长特征量中选择胸径作为基本特征量,以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侧柏的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对各种生长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对FVS中的模型进行利用和修正后,模拟了基本生长模型,经计算验证,该方法形成的生长预测体系是完整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高娅  孙帅 《绿色科技》2020,(6):187-188,191
以浮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条件对浮萍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浮萍对氮浓度的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高浓度的铵态氮会对浮萍的生长造成毒害作用,进而对浮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越高浓度的硝态氮越能促进浮萍的生长;硝态氮能够提高浮萍的耐受铵态氮毒害的能力,能够促进浮萍对铵态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地貌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景宁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情况,采用4种生长方程分别拟合杉木胸径树高生长情况,并选择最优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多项式方程能够较好的拟合景宁地区杉木林的生长情况,平均决定系数高达0.889;地形因子对杉木生长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树木木质部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树木生长受多种气候因子的影响,与年轮宽度相比,树木木质部细胞的生长变化记录了更为详尽的气候信息,可以丰富当前从传统树轮气候学或树轮生态学研究中所得到的认识。本研究以期为利用树轮木质部细胞特征研究全球变化提供参考。【方法】综述了树木木质部形成过程、研究木质部细胞生长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常用方法以及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光照强度、光周期和CO2浓度等)对形成层活动及木质部细胞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目前,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树木木质部生长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过程的主要方法为:钉针法和微芯取样法,钉针法主要适用于研究形成层对损伤的响应或是记录热带树木木质部生长的增量,而微芯取样法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生长季各阶段形成层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木质部形成过程;树木木质部的生长过程一般从形成层恢复活动开始,经过细胞的伸展、次生细胞壁的加厚和木质化后,形成成熟的次生木质部细胞,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树木木质部细胞生长的变化与温度、降水、光照强度、光周期和 CO2浓度等气候因子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温度主要影响树木生长季前期形成层的活动,改变形成层恢复活动的时间、细胞的分裂速率及活动周期,但并不会改变木质部细胞分化的序列和季节生长模式;降水主要影响形成层细胞分裂的速率、在生长季的持续时间以及管胞的直径等,降水不足会降低树木细胞分裂的速率,缩短细胞分化的时间,导致生长季的持续时间减少,同时抑制细胞伸展,管腔直径较小;光照强度主要影响树木的光合速率来间接影响形成层细胞的活动;光周期主要控制木质部细胞的最大生长速率和生长结束期;有关 CO2浓度升高对树木木质部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认为,CO2浓度升高影响细胞的分裂速率和细胞的扩张而不是次生细胞壁的加厚,从而造成早材生长轮宽度明显增加,但也有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并没有引起早材细胞结构较大的变化,相反晚材生长环的宽度却明显增加。【结论】随着研究理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极端灾害下树木木质部细胞的生长特征、不同树种木质部细胞的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多种气候因子对树木木质部生长的综合影响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八棱海棠一年生播种苗苗高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八棱海棠1 a生播种苗为研究时象,对其苗高生长规律和苗高与地径、生态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反映苗高生长规律,苗高生长呈现"慢-快-慢-快-慢"的节律,并以此将苗高年生长过程划分为6个生长期.通过苗高生长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证明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苗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