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松毛虫是柏木上的主要食叶有害生物,通过比较人工摘茧、氧化乐果治理、灭幼脲治理、白僵菌治理、苏脲I号胶悬剂混合白僵菌治理几种不同方法的治理效果,结果显示;苏脲I号胶悬剂与白僵菌混用是治理云南松毛虫的最好方法,在3龄前幼虫期能较快速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也能长期有效地抑制云南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毕节市、金沙县按国家松毛虫工程治理区划分类,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开展云南松毛虫工程治理,治理面积累计47713.7hm2,使偶灾区转变为安全区,常灾区大面积转变为偶灾区和安全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云南松毛虫监测与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松毛虫是我国危害严重的松毛虫之一。该文在前人初步概述的基础上,从生物生态学特性、抽样监测和测报技术、蛹和成虫营养成分及评价、综合控制策略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云南松毛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松毛虫蛹和成虫化学成分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云南松毛虫蛹和成虫的化学成分组成进行分析比较,蛹的蛋白质和几丁质含量分别为581.5g/kg和74.7g/kg,明显代于成虫的683.0g/kg和178.3g/kg,而脂肪,总糖和灰分又远远高于成虫,存在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5%溴氰菊酯乳油、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等几种药剂开展了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防治试验,比较了各药剂的防治效果、林间其他生物的安全性及防控效果的持续性等,结果表明:5%溴氰菊酯乳油可以快速发挥出灭杀松毛虫的效果,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2种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云南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粉剂的制作及林间应用情况,结果显示:该病毒粉剂(15~30kg/hm^2)防治3~5龄云南松毛虫幼虫,幼虫感病死亡率达86.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松毛虫采用人工模拟摘叶和实际放虫危害测试,找到了松针损失量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F、q检验,组建了胸径(X)与针叶量(Y)回归方程为Ye=2 987 91X - 112 4 5 7;采用产投比法和经济阈值法,建立了第1代和越冬代防治指标:Y =2 3981X - 9 0 2 5 8,Y =5 0 72 2X - 19 0 9。  相似文献   

8.
“生物导弹”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生物导弹”为材料,对云南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通过卵期施药,30天后寄生蜂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Lajonquiere)卵平均寄生率达90.2%,对喀斯特地区云南松毛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永安市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是福建省柳杉的主要害虫。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于翌年1月下旬孵化,幼虫7龄,历期126~171d,蛹期66~83d,成虫寿命4~13d。其发生发展与气候、海拔、林分组成与林龄及天敌等因子密切相关。通过对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提出了适时、有效控制其危害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孢子虫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玉米螟微孢子虫悬浮液 ,饲喂及浸泡感染 1、2、4、7龄云南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幼虫感染微孢子虫病的死亡率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弱 ,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老熟幼虫对微孢子虫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松毛虫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的研究,组建了自然种群生命表,并采用排除控制指数法(EIPC)对其进行了关键因子和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消长趋势指数(I)大于1,种群呈上升趋势;自然死亡对种群密度发展趋势起关键作用,其次是幼虫的迁移;幼虫期是种群消长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毛虫是恩施地区柏木类森林的一大害虫,该虫在恩施市1a发生一代,以卵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5月初为盛期,7月下旬结茧化蛹,9月上旬出现成虫,10月中旬为羽化末期。卵在相对湿度低于75%时不能正常发育。雨量过多,空气湿度太大,不利于云南松毛虫的生长,同时增加微生物天敌的自然感染力,暴雨可导致大量幼虫死亡。风有助于幼虫的扩散和成虫的飞行。柏木纯林、阳坡、林缘、郁闭度小、阳光充足的林内发生严重。害虫大发生时天敌资源丰富,寄生蝇类和白僵菌为幼虫期和蛹期的重要天敌。营造混交林,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天敌是控制害虫大发生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毛虫发生与林分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ere)成灾与14个林分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开阔度和土壤综合肥力5个关键因子,并用这5个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中总结出了虫源地林分和有虫不成灾林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及其最佳诱集波长,利用8种不同波长范围的诱虫灯,在云南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武冈市开展了诱集试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和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试验诱虫灯中5#效果较好,8#诱集效果较差;2)羽化初期(10月8日之前),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雄虫数量高于雌虫;3)10月9日开始,每日诱集云南松毛虫雌虫数量均高于雄虫(雌虫占总数量的50%以上,高峰时达到77.78%);4)试验所用诱虫灯除8#外,其余诱虫灯诱集数量与总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每种诱虫灯诱虫量都能够反映云南松毛虫种群动态变化。5)总体上,诱集的云南松毛虫雌性较多,从侧面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和防治云南松毛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houiLajonquiere在浙江遂昌为害柳杉,暴发时吃光针叶,树林形同火烧。幼虫毒毛触及人体引起发炎溃烂,污染水源致使不能饮用,80年代以来,这一在遂昌原为偶发性的害虫,已呈连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趋势,造成严重损失。本文就其危害情况、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等研究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德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punctatustechangensis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DptCPV)防治四川内地柏木林区大柏毛虫D.houiLajon-quiere的试验表明,以7.5×109PIB/666.6m2以上剂量防治3龄幼虫,其综合防效达85%以上,且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