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流行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其流行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当猪瘟血清学的变种、病原毒力减低、改变原有临床症状等特征,称之为非典型猪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非典型猪瘟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分析了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危害,重点分析免疫失败原因,提出解决非典型猪瘟的防制措施。1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流行1.1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1.1.1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潜伏期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农业部将其列入一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虽然采取了法定免疫防治措施,该病仍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每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而且流行形势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性暴发的少,主要表现为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免疫麻痹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归根于猪瘟免疫失败。因此,猪瘟依旧是引起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是对猪瘟防疫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造成免疫缺陷,进而引起疫苗接种应答不理想等危害。猪瘟病也由原来的典型向非典型的温和型或亚临床型转变,接种猪瘟疫苗后不易产生免疫应答,可形成免疫耐受,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导致蓝耳病与非典型猪瘟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近年来,猪瘟流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免疫抑制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归咎于猪瘟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猪瘟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新的难题。通过科学地分析兰州市猪瘟临床感染的原因,为兰州市今后更好地防控猪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瘟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区在较大范围内以非典型的猪瘟为主,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且以局部流行为主,母猪多呈隐性感染,部分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个别地区仍有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典型猪瘟,发病猪场不同程度上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此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进行确诊,并对猪瘟野毒进行了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猪瘟野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败血型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OIE将其列入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入为一类动物疫病。一、当前猪瘟的发病特点猪瘟的发病特点从原来的频繁大流行发展为现在的周期性、波浪式、区域性、散发性流行。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疫点增多、疫区缩小,疫点多局限于猪瘟预防不稳定地区。非典型猪瘟增多。表现为: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隐性感  相似文献   

9.
猪瘟的流行和免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猪瘟的流行与免疫问题,从流行和发病特点的变化、免疫失败及其原因,免疫程序、免疫监测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分析,重点对目前国内推荐使用的几种仔猪猪瘟免疫程序,应其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依据疫情区域划分3种类型的新程序。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付东阁 《新农业》2001,(7):24-25
规模化养猪场产仔量较大,要严防仔猪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仔猪猪瘟分两种,一种是新生仔猪猪瘟(或称先天性猪瘟),这种猪瘟是由于母猪的免疫水平低下,感染上了非典型猪瘟或者是母猪在怀孕期注射了猪瘟疫苗。虽然母猪本身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猪瘟症状,但它却能把猪瘟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胚胎期的仔猪,使得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胎等。新生仔猪死亡率是100%。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5,(7):9-9
一、近几年猪疫病出现的新特点1.流行形式从频繁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的散发流行,如2001年的猪流感、PRRS病的发生就是这样的。2.发病特点(1)从典型性转为非典型性(亚临床型)、温和性(病毒血清型变异,免疫失败等造成)。(2)从单一的传染病转为多种传染病混合感染,如2001年、2002年出现猪瘟病和流感混合感染,猪流感和伪狂犬病、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等混合感染。(3)出现病毒病、寄生病虫和细菌病多重感染,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麻烦。如猪流感和弓形体病并发、猪瘟和附红细胞体病并发、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病并发等。3.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13.
猪瘟防疫现状 三峡库区的猪瘟防疫工作。多年来采取春、秋两季防疫和仔猪阉割时防疫相结合的办法,使猪瘟的防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9%以上。总结出了对猪瘟防疫工作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培养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防疫队伍和提高了养殖户对猪瘟的防疫意识,对控制三峡库区猪瘟的发生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综合防制措施的日益完善,特别是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三峡库区已广泛使用40余年,猪瘟的致病性和流行特点与以往有了明显差异。八十年代初,国内开始出现非典型性或温和型猪瘟,潜伏期及病程均明显延长,低热、有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发病及死亡率均较低,成年猪常可耐过,仔猪死亡率则较高。九十年代以后,集约化大型猪场和生猪养殖大户陆续出现了以母猪亚临床症状感染为特征的猪瘟,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猪场内绵延不断的仔猪及保育猪或架子猪的发病与死亡,采取免疫或紧急免疫均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广西出现的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要点进行了概述,提示原在猪瘟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示病意义的典型眼观病变较少出现在非典型猪瘟病例,而原先易忽视的眼观病变如肾纵切面。肾乳头呈现点状出血、扁桃体充出血及点状脓性病灶、心浆膜粘膜有出血斑点、胃浆膜及胃底部黏膜有出血斑点或有溃疡点等病变频繁出现,成为新的示病指征趋势;指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快速确诊非典型猪瘟的诊断技术;提出实施猪瘟免疫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免疫程序、适度加大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头份、淘汰带毒感染母猪等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危害最大,流行最广。近年来,猪瘟由过去的典型性猪瘟转为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或隐性感染,猪瘟的持续性感染、胎盘感染和免疫耐受等原因导致的规模化养猪场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给规模化养猪场猪瘟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新的难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古老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也广为流行,成为养猪业的一大天敌。不过自从我国的方世杰、周太冲和李继庚等老一辈科学家,通过将CSF石门系强毒在兔体上传几百代后,培育成功了1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国际上称C株),为我国CSF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猪瘟疫苗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快50年了,但是,由于猪瘟疫苗的使用不当和猪场规范程度差,使得猪瘟免疫常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形成了CSF带毒母猪持续感染,产下经胎盘感染的仔猪,使得仔猪形成免疫耐受,这除与CSF本身的发病特点有关外,还与现在人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不够有关。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猪瘟淋脾苗和细胞苗的再认识,提出猪瘟免疫的注意事项,目的是使广大养猪户更好地使用它们,以减少CS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近年来,其流行形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多地区散发性流行,大多数表现为温和型猪瘟.或呈亚临床感染。随着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异军突起,各类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尤其猪瘟对养猪生产来说是最致命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  相似文献   

19.
1.流行特点 近两年来,猪瘟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大规模暴发变为周期性、波浪性、区域性、散发性流行,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病情来势也较为缓和,表现为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带毒混合感染等,且发生频率在一些地方有所增高.妊娠母猪普遍存在隐性感染,带毒母猪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和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李娜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1):117-118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传染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无明显的季节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猪瘟流行很广,几乎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在我国也极为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危害极大。1猪瘟流行特点近几年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其流行形式从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式地区散发性流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