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建梅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04-104,108
采用油菜板茬移栽和板茬直播2种栽培方式,以耕翻移栽为对照进行油菜轻型化栽培示范,结果表明:板茬油菜移栽较耕翻移栽增效2 754元/hm2;板茬直播油菜高产田块较耕翻移栽增效1 573.5元/hm2;板茬直播较板茬移栽油菜实际减收280.5元/hm2,但免耕撒播因省工省事更易被广大农民接受。  相似文献   

2.
双晚后茬油菜"早、大、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庐江县油菜茬以双季晚稻茬为主,播期迟、让茬迟、移栽迟,产量低。文章简略分析了双晚茬油菜难以取得高产的原因,阐述了推广应用"双季晚稻后茬油菜‘早、大、控’高产栽培技术"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保山市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技术的优越性;结合保山市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应用的实际,分析稻茬田油菜半免耕增效特点;初步总结了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双季晚稻茬油菜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丽  钱茂芸  高时凤  莫申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06-106,110
巢湖市是全国粮油重要生产基地和国家产业体系建设基地,本研究针对本区域气候、土壤、农作条件,选择优质抗倒性强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秦优10号进行双季晚稻茬移栽密度试验,试验采取"早、大、控"育苗移栽技术,适期早播、稀播培育大龄壮苗,高肥水管理,科学化控和综合病虫草害防治。双季晚稻茬优质油菜秦优10号高产栽培的密度以71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5.
经过2012、2013年两年稻油周年生产的实践探索,初步掌握了油菜产量达200 kg/667 m2、水稻产量达700 kg/667 m2的高产技术路径。油菜以壮苗移栽、一穴双株、板茬抢栽、配套施肥为技术重点;机插水稻以适期早播、合理起点、精确施肥、优化群体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板茬油菜的生产特点是活棵早,发苗快,易形成冬前壮苗;生育期提前;有效一、二次分枝数多,植株较高;增产增效等。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育苗技术,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增加肥料投入,应用综合措施,提高油菜抗灾能力,防治好病虫草害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如皋市油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特进行了稻板茬油菜免耕覆草"一穴双株"简化栽培技术研究。实践表明,该技术可简化油菜移栽栽培,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等优势。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稻茬免耕移栽油菜田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依据,采用41%草甘膦异丙铵盐与200 g/L百草枯水剂对稻茬免耕油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稻茬免耕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在施药当天、药后1~4 d移栽,油菜苗均出现药害症状,特别是施药当天及药后1~2 d移栽油菜苗药害最重,应间隔5 d后移栽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草害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与翻耕移栽油菜相比,免耕田的杂草m土早、数量大、长势旺、危害重。因此,直播油菜田除草剂的合理选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油菜三类苗是指临冬期主茎总叶数小于 1 0片、绿叶数小于 8片的苗 ,是由于冬前茎叶生长缓慢、移栽迟和群体密度过大而形成的。通过适时早播、早栽 ,稀播壮苗、合理密植 ,推广稻田深沟窄垅板田移栽技术 ,精耕细作 ,重抓培管等措施 ,可减少或防止三类苗发生 ,提高稻茬油菜单产  相似文献   

11.
3.合理密植中等地力田块的油菜移栽亩密度在7000~8000株,早播高肥田块适当稀植,晚播瘦田适当密植。做到大小苗分级移栽,合理配置株行距。针对当前江苏省稻茬油菜密度普遍过稀的情况,各地应积极尝试推广"一穴双本"移栽,以保证有足够的种植密度。移栽时要做到根叶齐全、  相似文献   

12.
稻茬油菜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茬油菜免耕移栽栽培技术,是指在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后,土壤不经耕翻整地,板田移栽油菜,并结合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使油菜达到高产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育苗移栽缓解了油菜和前茬作物的季节矛盾,能适时早播,充分利用冬前光热条件,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壮苗利于越冬,保证菜苗生长平衡;合理密植,利于增产。经多年研究示范,形成了甘蓝型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稻茬油菜育苗免耕移栽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稻茬油菜育苗免耕移栽的最佳密度,为大面积推广稻茬油菜育苗免耕移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合贵州省晴隆县实际,笔者等在晴隆县沙子镇保家村保家组进行了稻茬油菜育苗免耕移栽密度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设置在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保家村保家组沈徐礼家责任田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如东县主要的油菜作物,为了掌握稻茬油菜最佳移栽密度,协调稻茬油菜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完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于2016—2017年开展了稻茬油菜不同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如东县油菜移栽密度应根据地力和施肥水平,掌握在8.0万~8.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市稻板茬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达15万亩,占油菜面积的55.5%。但因水稻腾茬晚,油菜移栽期偏迟(一般在11月上旬),冬前有效生长期短,个体生长量不足,如何协调稻茬油菜群体与个体间关系,确定合理密度,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已成为我市油菜生产中急需探讨的问题。为此。2002年秋播我站在常青镇袁庄村六组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油菜板田移栽是指在前茬收获后,不经过翻耕整地,板田直接移栽油菜的种植方式。一、油菜板田移栽的好处1.抢季节、争秋发。油菜播种移栽时间往往与晚稻、棉花茬口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的高产特性,2013年在扬州市江都区分别采用直播、稻茬免耕摆栽、板茬双株移栽3种方式,并与生产上推广的高产品种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式中,宁杂1818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性强、对菌核病的耐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本区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左右。1977年以前,双三制面积大,油菜以育苗移栽为主(移栽苗占70%),亩产不满百斤。1978年推广杂优稻后,早茬增多,油菜直播面积增加(占71.6%),单产随着提高,达161.6斤。1982年,油菜面积猛增到21767.1亩,直播油菜占96%,平均亩产高达312.03斤,并出现了亩产近400斤的高产片和超500斤的高产田。  相似文献   

20.
勉县稻茬田移栽油菜种植12.45万亩,占该县油菜种植面积的73.7%,协调稻茬油菜群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确定合理密度,完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已成为油菜实现再高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