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锈病(PucciniasarghiSchw)是武威市常见病害 ,过去发生迟、危害轻 ,对产量影响不大 ,但近两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尤其是制种面积的扩大 ,其危害逐年加重 ,严重制约了全市的玉米生产 ,为了确保武威市玉米生产和种子基地建设的健康安全发展 ,从1999年起 ,我们对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1发生情况从两年的调查情况看 ,武威市玉米锈病一般5月下旬~6月上旬在平川井泉灌区玉米制种田首先发生 ,迅速蔓延后于6月下旬进入盛发期 ;平川井灌区大田玉米发病依品种抗性不同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始发 ,8…  相似文献   

2.
1998年玉米锈病在成武县大流行。笔者于8~9月份对本地玉米当家品种6个(掖单系列、沈单7号、丹玉13号)和新引进示范品种12个,开展了对玉米锈病的抗性调查。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每个品种调查4块地,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5株,逐株逐叶调查病叶率,目测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玉米锈病严重度的分级以孢子堆面积占叶面积的比例划分:0级,0;1级,1%~5%;2级,6%~10%;3级,11%~25%;4级,26%~40%;5级,41%~65%;6级,66%~80%;7级,81%~100%。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发现蔗扁蛾危害巴西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玉米锈病在浙江淳安县呈上升趋势。1997年秋玉米大面积爆发玉米锈病,发病面积1467hm2,占秋玉米总面积22-1%,损失粮食平均25kg/667m2;1998年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县6670hm2秋玉米全部发病,发病期比上年提早20d左右,部分夏玉米也有玉米锈病发生,平均损失粮食40kg/667m2,发病期由1997年秋玉米灌浆初期提前到抽雄吐丝期;1999年首次在春玉米上发现玉米锈病危害,秋玉米上发病期比1998年提早30d。经病原菌鉴定,我们认为该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c…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南方型锈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南方型锈病 (PuccrimrapdysoraUnderw)以往多发生在斯里兰卡、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和中、南美洲 ,我国仅台湾省和海南岛等南方湿热地区有过发病 ,广大内陆省份未见有发病的报道。 1997年开始 ,我国各玉米产区锈病大面积爆发成灾 ,尤其是浙江、河北两省 ,夏秋玉米发病普遍严重 ,造成当地玉米产量锐减。在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 ,我们对玉米锈病开展了专题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玉米锈病发生现状、病原类型及分布、侵染循环、发生条件及综合治理技术综述如下 :1 玉米南方型锈病…  相似文献   

5.
1998年河北省发生南方型玉米锈病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8年我省邯郸、沧州地区普遍发生玉米锈病,造成减产一般为20%~30%,重者达80%以上,甚至绝收。经病原鉴定我们认为是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iniapolysoraUnderw引起的南方型锈病。玉米锈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有3种类型:即玉...  相似文献   

6.
对2017年通辽地区玉米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流行学对比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反映玉米锈病流行时间动态情况。不同供试玉米品种玉米锈病的指数增长期不同,进入指数增长期的先后顺序是京科968、中糯1号、布鲁克990、华农887;平均指数增长期为出苗期至7月末,是病害预测和防治的关键期;逻辑斯蒂期为7月末至9月初;平均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玉米锈病的平均日增长率在0.084 9~0.111 3个孢子堆/d。  相似文献   

7.
2015年我国玉米南方锈病重发特点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南方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世界性玉米病害,暴发年份经常造成严重损失.2015年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等地大流行.通过对比玉米南方锈病近年来全国发生概况和当年病情区域分布差异,总结了2015年玉米南方锈病具有发生面积大、程度重、发病时间集中、流行速度快、品种间发生差异大等特点,分析了强度大、范围广的台风,夏末温凉、多雨的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差和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南方锈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加强流行规律研究、主动预防措施和防控技术普及等监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0年天等县玉米锈病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等县 2 0 0 0年秋玉米锈病暴发 ,发生面积达1 0 0 0 hm2 ,占秋玉米面积的 2 9.9%。锈病初发期在 9月底至 1 0月初 ,正值玉米吐丝授粉时期。病害发生后 ,田间病情很快流行 ,仅仅十多天时间 ,玉米从叶片、叶鞘、苞叶到雄花均长满铁锈粉状物 ,远看一片黄褐色 ,严重的整株玉米早衰枯死。1 0月 1 8日调查 ,龙茗镇益山村、华隆乡稻香村以及洞宁玉米场等1 33hm2 多的制种玉米均严重感染锈病 ,病叶率达1 0 0 %。面上大田的龙马、独山村等地玉米锈病发生也相当普遍 ,只是病情较轻 ,病叶率 30 %~ 70 %。如此严重的玉米锈病在天等县历史上尚无记载 ,…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锈病分布与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概述了我国玉米锈病的发生与分布;介绍了普通玉米锈病已经遍布我国玉米各种植区。南方玉米锈病也从最初只在两个省份发生,发展到目前在多省份暴发。说明玉米锈病适应能力较强,而其他未报道发生的玉米种植区也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因此,应做好玉米锈病的监测工作。同时,介绍了监测玉米锈病的分子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南方玉米锈病及其抗性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玉米锈病在世界各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它有3种类型: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玉米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玉米锈病和由玉米壳锈菌Physopella zeae (Mains) Cummins and Ramachar引起的热带玉米锈病。  相似文献   

11.
第16届亚太地区杂草学会在吉隆坡召开第16届亚太地区杂草学会(16thAsianPacificWedScienceSocietyConference)于1997年9月8~1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34...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玉米锈病突发原因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玉米上的常见病害,北方少有发生,一般年份仅在玉米成熟后期叶上出现零星病斑,不构成产量影响。但在1998年该病在鲁西北的聊城市突然爆发,使玉米后期早衰,造成减产。该病突发,有以下特点:1.发病时间早。据笔者调查,8月15日始见零...  相似文献   

13.
陕西玉米害螨的发生与生态控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陕西玉米害螨有3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iuncatusEhara为优势各。在关 灌区年发生12-13代,陕南13-14代,陕北9-10代,以雌成螨越冬,3月下至4月安开始产卵,5月底至6月初迁入春播玉米田,6月下至7月初迁改夏播玉米田,7月中至8月下是为害高峰关键时期害螨在玉米植株上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以中部密度最大,玉米播种早、长势差、种植密度小,田间天敌少及7-8月极高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2004年夏玉米锈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河南省玉米锈病暴发实际情况,重点从品种、菌源和气候3个方面分析了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玉米锈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玉米锈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于2004年在河南省首次流行,目前已成为该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袁虹霞等,2010)。该病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有2属3种(谌多仁,1963),我国玉米锈病主要包括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einitz引起的普通型锈病和由多堆柄锈菌P.polysora Underwood引起的南方型锈病,二者从发病症状和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5,自引:2,他引:1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和新品种推广,我国玉米病害的发生也有所改变。在春玉米区,丝黑穗病仍然持续严重为害,大斑病呈加重趋势;在夏玉米区,局部地区小斑病发生较重,而矮花叶病普遍发生较轻;以往的次要病害已成为重要病害:如,南方锈病在夏玉米区南部严重发生,瘤黑粉病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细菌性病害发生渐多。对玉米主要推广品种、近年国家和主产省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分析表明,在北方春玉米区,由于品种抗性水平降低、个别感病品种的推广及病原菌致病力变异,大斑病在近年仍将呈现较重发生趋势;丝黑穗病的发生则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技术而有所减轻,但局部地区仍会严重发生;由于缺乏抗病品种,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将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在北方夏玉米区,小斑病暴发的可能性较小,但已有强致病力菌株出现;由于推广品种普遍对茎腐病抗性水平较低并受耕作制度的影响,茎腐病和苗枯病将成为主要病害;多数品种对南方锈病缺乏抗性,南方锈病发生面积将继续扩大,发病程度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7.
玉米锈病在郧县大面积严重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郧县南化、白桑、黄柿、大柳等乡镇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锈病。发生面积 2 50 0 hm2 ,严重影响玉米后期籽粒灌浆而减产。玉米锈病在郧县大面积严重发生 ,这在郧县植保历史资料中尚无记载 ,尚属首次发现。6月 2 3日我们在南化镇鲍鱼村一组发现玉米锈病中心病株 ,8月下旬我们在白桑镇石门榄村三组发现玉米锈病已呈发展蔓延态势 ,9月上旬出现严重为害。玉米锈病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 ,严重时果穗苞叶和雄花上也可发生。植株中上部叶片发病重 ,最初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 ,以后突起 ,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 ,黄褐色或褐色 ,周围…  相似文献   

18.
以来自粟不同生态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22份优异种质进行对白发病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Sac.)Schrot.〕20个生理小种68个菌株抗谱的测定,同时用各生态区菌株对本区粟品种进行抗性关系的研究,其中抗50%小种的品种有332、龙谷25变、张农12、大红袍、大同北郊、七月黄、大青苗、紫杆黄谷和西城白9个,具有广谱抗性而在本生态区亦表现抗病性强的品种有332、龙谷25变、张农12等,选出的广谱抗性品种将为粟抗白发病育种、优良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性机理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18年和2019年,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南部山区鲜食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3种重要叶斑病的季节性流行动态, 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的病情严重度及几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在试验调查的4个玉米种植季节, 3种叶斑病的病情指数随种植时间均呈“S”型曲线, 至乳熟期(R3)病情指数达到最大值, 大喇叭口期(V12)至籽粒建成期(R2)是病情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3种病害的时空流行趋势、植株不同叶位病级分布规律及其最终病情各不相同。当玉米生育期平均温度高于23.0 ℃时, 有利于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的发生, 而平均温度低于23.0 ℃条件下则有利于大斑病的流行。供试的20个玉米品种对不同病害表现的抗性差异较大, 其中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表现为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合计分别占65.0%、55.0%和25.0%。此外, 从12种杀菌剂处理中, 筛选出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剂(商品剂量5∶8)对小斑病、大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防效分别达70.0%、82.0%和85.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叶斑病的预测预报及合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蔗褐锈病是目前中国蔗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近年国家甘蔗体系育成的50个新品种(系)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确定其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在甘蔗褐锈病高发蔗区云南德宏、保山2个区域化试验站,采用田间自然抗性调查与分子标记辅助鉴定抗性基因的方法,于2014年和2015年对中国近年选育的50个优良新品种(系)及2个主栽品种进行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及自然抗性评价。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表明,50个优良新品种(系)及2个主栽品种中,高抗至中抗的有34个,占65.38%。其中15个材料表现高抗,占28.85%,16个材料表现抗病,占30.77%,3个材料表现中抗,占5.77%;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29个抗病材料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出现频率为55.77%,表明中国近年选育的优良新品种(系)中抗褐锈病性主要由Bru1控制;其余5个抗病材料均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暗示除了Bru1外,可能还有其他抗褐锈病基因存在。不同系列品种田间感病品种的频率和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频率不同,粤糖系列品种感病品种的频率最高达到60%,含Bru1的频率最低,只有30%,抗性最弱;云蔗系列品种感锈病品种的频率最低只有12.5%,含Bru1的频率最高,达到81.25%,抗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甘蔗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病品种,有效防控甘蔗褐锈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优良抗性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