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K优8615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抗病恢复系泸恢615与粳质籼核不育系K18A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新组合K优86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K优8602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由自育恢复系泸恢602与不育系K18A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中晚熟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农艺性状、抗性、品质及产量详细介绍了K优8602的特征特性,总结了K优8602在适宜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优85系四川省种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蒲江县种子公司用中9A与蒲恢85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由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Ⅱ优60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6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潜力,优异的耐热性能,坚韧的抗倒特性,较强的耐肥能力和较广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合。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粤优938(粤泰A/R938)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和原子能所合作育成的杂交中籼稻组合。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福州市种子管理站2003年引进,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可在福州市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作为晚稻种植,尤其适宜作为瓜后、菜后稻种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株两优02系湖南省选育的穗粒兼顾型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2005年引入乐清市创新农场示范种植40hm^2。表现感温性弱,生育特性稳定。前期长势旺,中后期生长稳健,结实率较高,成熟落色好,高产、稳产、多抗、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总结了株两优02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70优9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组合,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水稻天龙优540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龙优540是四川省绵阳市天龙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天龙5A与自育恢复系天龙恢140组配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高直链淀粉专用杂交稻组合。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8]012号),2010年获陕西省引种通过(陕引稻[2010]001号)。本县从2009年引进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农家科技》2011,(6):8
<正>杂交水稻品种Q优12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渝审稻2008002。1.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天,与对照Ⅱ优838相当。株高116.6厘米。在亩栽秧1.2万窝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N优94-11     
N优94-11系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利用自育不育系N7A与强优恢复系94-11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省作一季中稻,或一季中稻加再生稻或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推广优质高产的两系杂交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方法]对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6年该品种通过江西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安徽省及国家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种植,均表现突出。[结论]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12.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龙优2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龙优268。[方法]综述龙优268的选育过程、产量情况、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结果]龙优268是由不育系龙A与恢复系R268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4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07035号)。该组合株型适中,平均全生育期115 d,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稻米品质符合部颁食用籼稻品种品质3级标准,苗叶瘟6~7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率9级,稻瘟病抗性指数8.3~8.5,白叶枯病IV型5级,V型9级,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7 620kg/hm2,比博优253增产2.5%。[结论]龙优268适宜在广西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早恢R45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桂朝13号为父本,IR58为母本杂交,经过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早稻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千粒重大、品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5月通过省技术鉴定;2009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利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通过省审或国审,江Ⅱ优赣17号(江农早IIA/R458)1999年通过江西品种审定,金优458(金23A/R458)2003年3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优1458(优IA/R458)2005年11月通过江西品种审定.R458系列组合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姚根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10-17511
[目的]为杂交中籼新组合辐优155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辐优155经安徽省2007、2008年2年区试和2009年生试,比较辐优155与对照品种Ⅱ优838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及抗性,并分析了其大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以探讨其生产潜力及推广价值.[结果]辐优155是安徽省铜陵县农业科科学研究所用辐88A与恢15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米质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辐优155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杂交种可以提高制种质量和节约种子生产成本。苏玉26号和盛玉366是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35%,10.25%,赖氨酸含量均为0.27%,抗玉米主要病虫害,2010年分别经江苏省和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6.
II优7号是用不育系II-32A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自育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泸恢17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的产量水平和广适的稳产性能,米质较好,耐寒耐热能力强,熟期适宜。1998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稻50个主导品种之一和28个重点推广的超级稻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育系803A是利用新发现的JW型新质源不育株做母本,L301B/地谷B的杂交后代做父本,经连续多代回交选择而成.该不育系具有配合力强、开花习性好、品质优良等突出优点,1998、2007年两次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利用803A已配组育成了B优827、B优811、B优840、B优838、B优817等杂交水稻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8.
嘉糯1优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糯稻不育系嘉农wxA1与恢复系嘉糯恢3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2009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生育期合适,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本文重点介绍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供栽培及育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新品种杰优8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杰优8号是用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J8A与自育恢复系J恢1号配制的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米质较优、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植株整齐、性状稳定、高产稳产等特性,2005-2006年2年区试平均产量8 598.15kg/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79%。200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7004号),2008年通过贵州省引种认定(黔引稻2008011号)。该组合适宜于海拔800m以下的稻区作一季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0.
花2优86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以花2优86为材料,Ⅱ优86为对照,研究了花2优86的分蘖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2优86株高104.45 cm,全生育期129.4 d,实割产量7520.65 kg·hm-2,比对照Ⅱ优86增产6.09%,增产达显著水平。本文还总结了花2优86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