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给猪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2.
《湖南饲料》2007,(3):38-38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安  相似文献   

3.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安排一个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凯年  逯德山 《猪业科学》2007,24(11):24-26
养猪业一直没有摆脱动物疫病的困扰,特别是近2年来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严重的损失.虽然我国已经确定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株是猪"无名高热"的主要致病原因,但是,许多地方的疫情表明,猪"无名高热病"的致病原因复杂,除了涉及多种病原外,卫生管理不当是猪"无名高热病"发生的温床和疫情难防难控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加强卫生管理已经成为防控动物疫病、保持猪群健康的关键.本文结合当前世界养猪业广泛流行、危害严重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肺炎支原体和猪2型圆环病毒(PCV-2)提出了防控动物疫病、保持猪群健康的基本卫生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于人体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俗称猪囊虫病。该病不但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屠宰场加强对猪囊尾蚴病的检疫检验对于控制该病的发生、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从事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统计数据,经过科学分析后,阐述了猪囊虫病对人畜的危害、检疫检验和处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笃兰 《中国猪业》2009,4(1):46-46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出现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安排一个猪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是以高热、皮肤发红和顽同性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常因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而造成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治疗成本增加.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目前正是本病高发季节,在防治猪高热病的同时,部分兽医人员一味从清除病原的角度出发,盲目使用疫苗和抗生素,不顾及猪体的承受能力,结果造成更多的猪只死亡.通过调查分析高热病的发病原因,笔者认为:防治猪高热病应从全新的角度入手——就是防治:"防"以提高猪体免疫力作为关键点;"治"以缓解呼吸,改善血液循环,退热为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谈老淮猪的特性及饲养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东海老淮猪,素以肉质鲜美著称,"古淮"牌猪肉也日渐被消费者所喜爱,原因除了地方猪种特有的品种优势,还有老淮猪在饲养管理方法上的独特。在追求效益、崇尚集约化养殖的今天,为了保持老淮猪原有的生活习性,我场对老淮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仍保持着地方猪种的"传统"味,同时还具备安全、健康、绿色养殖的"科学"味。1老淮猪的一般特性老淮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淮北平原成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5,(6)
<正>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的各种疫病层出不穷,不论是由于病毒、细菌引起的寻常性疾病,还是寄生虫、应激等因素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均可造成猪群的大量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人们更加意识到肠道消化系统稳态对于提高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肠道是猪体最大的消化和吸收场所,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免除外界病菌侵入的屏障功能[1]。当肠屏障功能损伤后,有毒有害物质可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就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这是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曾经在2006年我国经历了蓝猪耳病的全国蔓延,通过这件事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了,猪蓝耳病不仅仅是造成大量猪死亡的"凶手",还引起了严重的猪瘟、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其他传染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为了给猪更好的治疗,让人们食用安全、健康的猪肉,我们对猪蓝耳病疫苗预防措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胎次比例及后备猪入群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猪场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产仔数一直受到养猪人的关注,而影响产仔数的一个重要因素——猪场的胎次结构却容易被忽视.健康的胎龄结构是从后备猪到高胎次母猪比例由高到低,保持适宜的高胎次母猪淘汰率和后备猪入群比例,才可以使猪群的胎龄结构维持在生产效率较高的水平.后备猪的入群应以保持猪群稳定为主要目的.头胎母猪单独饲养可以缓解后备猪入群带来的疾病传播压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得提高,对养殖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供健康、营养的食品。因此,就要求我们畜牧行业提供健康的动物产品。随之动物保健也应运而生。"猪群保健",是指为通过物理手段或天然物质使用的方法实施保健、无害化治疗、改变生长环境、遗传性能等方法,使猪群保持在健康状态,确保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正常生理功能,免受疫病侵害。  相似文献   

13.
当今,"安全猪肉"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很多养猪企业的猪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发展健康养猪是建立健康猪群、为人们提供安全猪肉的必须选择。健康养猪不但可以降低猪场成本,而且能使猪只的生长性能达到最佳水平,为人们提供放心安全的猪肉,最终提高猪场  相似文献   

14.
环境温度是影响猪群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猪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下,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及行为反应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是持续的高温环境对猪群造成严重危害,文章扼要而全面地阐述了高温对猪群健康的影响及综合应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02,23(7):30-30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群一圈饲养,常相互咬架,攻击等现象,影响猪体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充分利用圈栏设备,安排一个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1分群原则将来源、体重、体况、性情和采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槽饲喂,以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同一群猪内体重相差不宜过大,小猪不超过3~5kg,架子猪不超过5~10kg为好。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任意变动。2适宜密度一般每头不断奶仔猪占圈栏面积0.7m2,育肥猪每头…  相似文献   

16.
猪烈性传染病是规模化猪场烈性传染病防制的重点,由于猪气喘病、蓝耳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在大型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猪烈性传染病的防制面临新的难题。本研究提出猪烈性传染病动态控制体系的新思路,通过在规模化猪场建立疫病监测系统、预防系统(包括免疫技术、生物安全技术、药物控制技术)、净化系统,通过病原调查、免疫监测和预防系统使猪场构成封闭系统,对猪场几十个相关关键点的动态控制,使猪烈性传染病疫情在警戒阶段和违和阶段前得到控制,始终使猪群健康标准保持在安全临界线以上,将猪烈性传染病疫情的危险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保持大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都知道,猪场生产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给猪群提供合理的营养、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健康的生长,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的过程。但在猪场生产过程中,营养、环境、健康、管理和品种(遗传潜力)五要素中,管理要素是最大的变量,发挥着关键的"枢纽"作用,其他要素是相对定量的或者说通过整合资源比较容易实现定量管理。合理的营养,舒适的环境,猪群健康体况的保证及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都必需通过科学管理,打造高效执行力得以实现,否则  相似文献   

18.
行业动态     
《猪业科学》2017,34(5)
正亚洲专家齐聚武汉研讨健康养猪与猪肉安全湖北日报网讯5月13日至15日,亚洲猪病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届会议主题为"健康养猪,安全猪肉,健康人类"。猪病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餐桌上的猪肉食品供应和安全。做好猪病防控研究,保证猪群健康生长,关乎数以亿计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体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菌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猪,亚临床症状猪,临床康复猪,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即病菌通过飞沫随呼吸运动而进入健康的仔猪内,或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侵入体内。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猪场的猪体抵抗力、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极大关系,抵抗力下降时,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上海巨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意大利进口溶菌酶产品与贵阳金苹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无抗养殖模式——"贵猪"养殖模式,该模式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发现其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缩短出栏时间,改善肉质风味。贵猪养殖模式的核心就是"健康快长",即让猪健康快乐,快速地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