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山东临沂市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当前该地区禽病的发生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针对出现的变化特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防疫卫生措施等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于淼  王洪利 《畜禽业》2004,(4):49-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连续20多年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我国肉类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禽蛋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3.5%。目前禽病对家禽养殖业的危害十分突出,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禽病防制的总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养禽业的进一步发展。1目前我国禽病发生的总体特点1.1家禽疾病的种类日趋增多,传染病的危害性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达80多种,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配套的防疫卫生技术跟不上,旧病未除,又添新病。特别近十多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多…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2,(12):5
<正>一是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趋势,其导致的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禽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在某些地区有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四是由禽白血病病  相似文献   

5.
魏便娥 《畜禽业》2012,(2):25-26
动物防疫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动物疫病日趋复杂,动物疫情此起彼伏。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探讨分析了影响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及防疫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防疫工作机制,落实防疫责任,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和落实综合防疫措施等方面的改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鸡业中,严重危害鸡的重大疫病主要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J亚群禽白血病等五种重大传染病。在发展养鸡业时,必须认真应对这五种重大传染病的危害,了解它的流行特点和传播规律,掌握这五种传染病的防疫技术,彻底消除重大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把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提高养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李永华 《畜禽业》2012,(4):42-43
<正>近几年来,西畴县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口蹄疫等疫情的发生,显露了目前西畴县畜禽防疫力量薄弱的问题。虽然动物防疫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防疫力度明显加大,免疫密度明显提高,防疫成效显著加强。但是从目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免疫死角,为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8.
黄兴国 《畜禽业》2011,(4):40-41
<正>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RS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该病毒主要引起鸡出现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增多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髓细胞瘤、结缔组织肿瘤、肾瘤和肾胚细胞瘤、内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和骨硬化病等。依据病毒囊膜糖蛋白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10):24-25
近年来,集约化和规模化猪养殖模式和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其发展迅速,正以较快的速度取代传统分散性养殖模式,在规模化养猪场运行过程中,对猪病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猪病多为多病原继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一般在临床上难以确诊,诊断复杂,需要通过实验室确定病原体,一旦防疫措施不够科学将导致养猪场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士英 《畜禽业》2012,(4):55-56
<正>随着现代化肉鸡饲养业的发展,鸡类的疾病也随着增多,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球虫病、肠毒病等病已经成为常见性疾病,成为制约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减少疾病带来危害,药物预防是鸡场防疫的重要辅助手段,科学合理的使用兽药可以有效的减少动物疾病带来的影响,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养鸡生产中很多养鸡户不能科学合理规范的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9)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家禽感染后,由于年龄、感染途径等不同,有许多症状和不同病变类型。介绍了以心包炎、肝周炎、脾脏肿大、肠黏膜出血为病变特征的禽大肠杆菌病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欧武荣 《畜禽业》2013,(8):90-91
禽霍乱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综述了禽霍乱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县养禽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流通活跃,由于部分养鸡户的防疫观念落后,生物安全防范管理措施不到位,禽病严重影响着笼养鸡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开展了县域内鸡的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寻找病因,科学制定方案,大力推广笼养鸡程序化免疫技术,通过五年来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有效提高了全县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木子 《畜禽业》2003,(11):46-47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变化反复无常,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如果没有保暖措施,猪禽耗料多、生产性能下降、呼吸道与胃肠道疾病增多、成本高、效益低,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调节。应用塑膜暖棚饲养猪禽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投资少、效果显著的实用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解除了寒冷气候条件对猪禽生产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猪禽产品四季均衡生产,在提高猪禽生产性能和增加饲养者收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1暖棚的利用原理1.1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舍内温度有资料介绍在温带地区冬季白天,每平方厘米的地表面,每分钟可获得太阳能41.84J左右。在阳光中有7…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兽医学已发展为以预防为中心,即以预防代替治疗。家禽疾病更是如此,当疾病发生时,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尽管有些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但造成的损失却无法挽回。故要特别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 疾病控制重在预防   兽医学界有识之士早就提出“防重于治、预防为主”,但至目前为止,不少养禽人员,尤其有些个体户对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相反,对治病却非常重视,当发现一两只病、死禽即十分紧张,并期望有一良药使病禽一吃就好。虽然对疾病的控制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都不可忽视,但毕竟有主有次。能够把疾病消灭在禽场之外,使其不能感染禽场内的禽群,乃是疾病控制的上策;如能坚持防疫注射,增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禽场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家禽不易患病,这是疫病控制的中策;而一旦发生疫病,再去诊治,则是疫病控制的下策。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播快,病鸡呈最急性死亡,病理剖解可见心冠状脂肪出血和肝脏有针尖大的坏死点,是近年来导致农村养鸡户鸡死亡的主要疾病,给广大养鸡户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对禽霍乱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的总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禽病流行过程中,疾病的毒力常发生变化,有些病源的毒力减弱。加上鸡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禽病流行,且症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发生非典型感染和发病,使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现将非典型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特点和综合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8)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和败血性疾病;是一种目前尚无很好防治措施,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建昌鸭在15日龄后,便开始了整天的放牧,其中以河沟、湖塘放牧为主,此阶段,因建昌鸭较小,体质弱,若饲养环境差,建昌鸭易患巴氏杆菌病,本市养殖户张某饲养的商品建昌鸭发生了该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对禽业发展影响极大,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对禽霍乱予以分析,期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全国远 《畜禽业》2010,(6):64-65
<正>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或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急性型病禽发生剧烈的下痢和败血症;慢性病禽则发生关节炎和肉髯水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在各地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对养鸡业危害性严重,因此禽霍乱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