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有异,一般发病率在7%左右,平均发病率为15%~20%,严重地块达60%以上,甚至绝产。目前玉米丝黑穗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对该病害的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楚万国 《种子科技》2004,22(4):227-227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发病更加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的发病较为严重.据不完全调查,一般地块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15%~20%,造成玉米制种田缺苗、断垅甚至毁种,已构成影响玉米制种高产,制种农户增收的重要问题.因此掌握玉米苗枯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做好玉米制种田苗枯病的防治,对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增加制种农户收益和稳定制种基地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前段时间雨水较多,玉米大斑病大流行。玉米大斑病,又称长蠕孢菌叶斑病、煤霉病、煤纹病、枯叶病、条斑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在冷凉地产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当玉米植株70~90厘米高时即可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苞叶和籽粒。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的。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重。  相似文献   

4.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苗枯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已普遍发生,在玉米制种田内的发病更加普遍。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该区域内的发病较为严重,据不完全调查,一般地块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15%-20%,造成玉米制种田缺苗.断条甚至毁种,已构成影响玉米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植保站了解到,目前该省大部分玉米主产区已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大斑病,不同地块和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发生相对较重的肇州、林甸、双城、肇源、北安、肇东、富裕等地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10%~4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已接近100%;五常、木兰、爱辉、依安、龙江、集贤、密山等其它地区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3%~1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接近40%。目前病斑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且有往植株上部扩展趋势。发病品种主要有先玉335系列、郑单958、吉单519、鑫鑫1号等。分析发病主要原因有:(1)玉米密植栽培,导致田间  相似文献   

6.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青枯病又叫玉米茎腐病,近年来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并有逐渐蔓延加重趋势。2006年全县青枯病发生面积5200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17.3%;2007年发生面积5666.7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20.1%。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达30%以上,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11,(Z2):78-78
近年,我国部分玉米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黑粉病,有的地区发病面积达数十万亩,如内蒙古的土右旗沿山区多种玉米品种发生黑粉病,发病面积达6667hm2左右,发病株率5%~15%,严重地块达到25%~45%,预计每667m2减产100~2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灰包病、黑穗病,由玉米黑粉病菌浸染所致,是我国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分布较广,危害程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播玉米区较夏播玉米区危害严重。该病除直接危害玉米果穗外,其他部位受害也会因病菌对养分的剥夺而导致果穗变小或空秆。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瘤黑粉病是危害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多年来在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发病地块可造成10%~20%的损失,严重的可造成50%以上的损失甚至接近绝产。如2014年山东省宁阳县发病面积达到1.2万余亩,其中严重地块超过0.1万亩。甘肃省平凉市植保科技人员通过试验表明: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丙环唑乳油、20%三唑酮乳油等4种三唑类  相似文献   

9.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山东省七八月份以高温高湿为主,适宜青枯病发生条件,一些玉米主产区该病发生及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病田严重者病株率达40%~46%,个别地块甚至达80%以上,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青枯病的发生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得近几年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江苏省姜堰市夏玉米部分植株矮缩现象严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病害发生表现及症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地区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和控制技术。1病害发生概况江苏省姜堰市夏玉米种植面积1400hm2,发病田块100%,严重田块发病率达85%左右。在所调查的6个镇38块田中,平均发病率为31.7%,变幅为10.6%~85.0%。其中,病株率达85%的为30hm2、病株率50.1%~85.0%的为160hm2、病株率30.1%~50.0%的有360hm2、30%以下的为850hm2。1.1按严重程度将病株分为三级1.1.1一级病株发病较轻,仅上部2~4节短缩,叶背叶脉有轻度瘤状……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全县玉米年播种面积稳定在6700万hm2,是浙江省玉米主产区之一。近年,玉米病毒病为害在我县呈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发病率在10%~20%,重的可达50%以上。我县病毒病以玉米粗缩病为主,俗称"万年青",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不能抽穗,许多地块绝产失收。为研究玉米病毒病在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不同药剂防治下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效果,探索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特安排了以下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省临泽县于2004年在个别制种玉米上首次发生玉米顶腐病,2005~2007年,玉米顶腐病在我县迅速扩展蔓延,发生范围、为害程度逐年加大,在全县玉米制种和大田玉米上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严重产量损失,为我县制种玉米的新病害。顶腐病具有某些系统侵染的特征,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1发病的特征与诊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发生严重,一般发病率30%~70%,使玉米产量损失严重,2005~2006年发生特别严重。一般发病率30%左右,严重的发病率70%~80%使玉米产量损失严重,有的地块造成绝产。据调查:收获前15~20d发病的千粒重损失为48.7%,收获前10d左右,发病的千粒重损失为23.3%。  相似文献   

14.
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玉米生长后期叶斑病田间防治操作困难的问题,于2012年和2013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和河南省西平县分别针对春玉米的大斑病、夏玉米的小斑病及南方锈病进行了叶斑病防控措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保护性与治疗性兼顾的内吸性杀菌剂,在玉米10~13叶期(大喇叭口期)采用一次机械喷雾的方式进行田间作业,有效降低了玉米生产后期的叶斑病发生程度:大斑病病株率、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32.0%~71.1%、0.66~1.11和51.7%~81.4%;小斑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48~1.10和20.9%~35.7%;南方锈病发病级别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0.25~0.60和7.4%~12.0%;保护了中下部叶片并推迟田间大斑病的初发时间;由于延长了叶片功能期,降低了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挽回春玉米损失2.4%~2.7%,可挽回夏玉米损失2.0%~8.6%。玉米生长中期阶段的喷药对后期叶斑病的防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从玉米幼苗期至抽穗期都可发生,发病越早症状越重,导致植株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大,麦田套作玉米地块尤为突出,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植株一旦感病,几乎无法控制。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主要传播介体,2012年、2013年、2014年灰飞虱在虞城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个别田块严重发生。由于暖冬年份增多,气温偏高,灰飞虱越冬虫量加大,虫量发生趋势逐年上  相似文献   

16.
张春荣 《中国种业》2013,(Z1):90-90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原本是玉米生产上的次要病害,在国内外均有发生,一般损失不大;但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夏玉米产区暴发流行,危害十分严重。在玉米褐斑病暴发年份,玉米种植区有接近50%田块发生不同程度的褐斑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到100%,造成叶片干枯,甚至出现整株死亡。又因大多数农民对该病症状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力,致使其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济源市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畜牧业发展,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加大趋势,但玉米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增产.玉米黑粉病也称瘤黑粉病,2000年河南省发生大流行,部分地块发病达20%~30%,2001~2002年在豫南及豫北地区仍有大面积发生,给河南省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玉米黑粉病已上升为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如何及时预报及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当粗缩病大面积发生时容易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世纪90年代初期,掖单二号繁种时粗缩病逐年发生,最初发病比例5%~30%,后来严重地块达到90%以上,每667m^2产量只有10kg左右,造成掖单二号退出市场。近年来又有一些其他品种也时有发生粗缩病害,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熟称"坐坡",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发病株雌雄穗发育不良,重病株不结实或籽粒极少,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植株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有"玉米癌症"之称。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漯河市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笔者调查,2011年漯河市玉米田遭遇不同程度的粗缩病危害,轻的地块病株率达到5%~20%,重发地块达到50%以上,严重影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粗缩病又叫坐坡病,受气候、环境及人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在山东各夏玉米主产区的发生和为害越来越重。特别是2007年,我市35万亩夏玉米有近1/3不同程度受害,发病最严重的地块病株率高达95%以上。因此,探索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保持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信心和积极性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