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国 《种子科技》2012,30(3):47-48
玉米是山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2000万亩以上。每年都因病虫危害,给玉米生产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失。现针对大同地区的玉米主要病虫谈谈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现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省份,年种植面积超过600万hm2,因此玉米生产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依靠玉米高产稳产性,2012年我省粮食产量已超过"千亿斤"。但是近年来,由于气象条件多变、地理条件复杂、种植方式不合理、品种抗性差等因素,致使我省玉米年际病虫害发生面积、发生种类出现此起彼伏的现象。经过多年调查分析,这几年玉米病虫发生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复杂、气象多变、小气候多;品种抗性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完成的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机制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据介绍,病虫草害一直是影响我国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每年导致玉米减产15%~20%,给我国玉米生产、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造成了威胁。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种植结构和栽培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病虫草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粗缩病、灰飞虱、穗部害虫等常年处于高发状态,顶腐病、二点委夜蛾等新病虫不断出现,原来的次要病虫褐斑病、瘤黑粉病、蓟马等危害上升,给玉米病虫  相似文献   

4.
肖大卫 《作物杂志》1992,8(1):28-29
近几年来,我省西南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域的一些市、县,利用稻田冬闲季节进行玉米冬种试验与生产。实践证明:冬种玉米较春、秋种玉米生长旺盛,病虫少,生产潜力大。对提高粮食总产,稳定粮食面积、开辟饲用玉米来源,提高复种指数等都有极为重要意义。这项技术措施不但在广东是可行  相似文献   

5.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山东省七八月份以高温高湿为主,适宜青枯病发生条件,一些玉米主产区该病发生及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病田严重者病株率达40%~46%,个别地块甚至达80%以上,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青枯病的发生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得近几年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为害,其中玉米丝黑穗病直接为害产量器官,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春玉米种植地区(冷凉地带),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丝黑穗病基因属分子性状遗传,其优势性状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很难与丝黑穗病基因分离,是目前通过育种方式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使用种衣剂拌种已成为我市玉米生产中防治苗期病虫害的常规措施,种衣剂的应用为实现玉米全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对种衣剂认识有误区,认为它是灵丹妙药,包治苗期所有病虫.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省植保总站近期发布了今年玉米病虫害防治预案,预计玉米病虫害或中等发生。全省玉米主要病虫发生总面积是20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农业厅日前印发《2013年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首次明确要求大力推广玉米"一防双减"技术。玉米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的集中发生期,具有暴发强、危害重、防治难的特点。玉米"一防双减",就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普遍用药一次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穗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在大喇叭口期,通过喷施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发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发芽率降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琳  宁国安  王峰  王少杰 《种业导刊》2009,(3):26-26,29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家畜饲料重要来源。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植粮食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但在现阶段玉米生产中,影响玉米生产的因素很多,就种子而言,发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玉米大田生产的出苗长势,还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晚熟玉米品种由于在春播玉米种植区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很受农户欢迎.但是晚熟玉米杂交种制种难度大,如何提高芽率成为晚熟玉米杂交制种面临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基地实践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气象预报及目前的病虫发生情况,未来宁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如下:玉米叶螨:预计在山区中度发生,灌区大部分地区中度偏重发生,局地为大发生。全区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粘虫:预计总体呈中度发生,遇适宜气候局地中度偏重发生。全区发生面积130万亩~150万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根据病虫调查基数,结合农业种植结构、品种抗性、气象预报等因子,并结合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上半年河北省农业主要有害生物总体将偏重发生。具体发生趋势预报如下:一、小麦病虫小麦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麦蚜大发生,发生面积3560万亩;小麦吸浆虫总体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300万亩;小麦条锈病如果4、5月份外地菌源量大,气候适宜,在中南部麦区有中等流行的趋势;小麦赤霉病如果中南部麦区在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将偏重发生;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根腐病局部偏重发生;麦蜘蛛、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二、玉米病虫蓟马在春玉米及早播夏玉米田将偏重发生;二代粘虫、小地老虎在春玉米区仍有局部重发生的风险;一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进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近几年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霜期短、热量贫乏的冷凉地区,也带动了洋芋、棉花、花生等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油菜第一大省,川东南浅丘区是四川油菜主产区,接茬油菜的夏玉米生产对于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川东南浅丘区夏玉米生产现状,对该地区今后油菜—玉米轮作模式进行夏玉米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1病害的种类与防治1.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会东县的第一大作物,面积居 4大作物 (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 )之首,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随着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料玉米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 2020年,饲料玉米将由目前的 60%提高到 85%.因此,需要确立以饲料玉米和优质蛋白玉米为主的玉米生产发展战略,实现玉米"过腹"转化增值,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大农业循环的格局,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目前玉米病虫害发生基数、玉米耕作栽培方式及作物布局,结合未来气候趋势预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程度略重于常年,7月下旬至8月底为各种病虫危害盛期。一、发生种类和面积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南阳市多数地方发生的玉米空秆现象,从天气、品种、病虫危害、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