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湟源县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最西端的一个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位于北纬36°20'~36°53',东经100°54'~101°25',南北长62km,东西宽41km,全县总面积为1509km2,全境海拔2470~4898m,垂直落差2428m。年均气温3.5℃,无霜期105d,年降水量404.4mm,年蒸发量为104.8mm,日照时数2708h,年太阳辐射为620.07k?cm2,属大陆性季风气候。1草地生态环境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地资源的作用和草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建立起“严格保护、合理…  相似文献   

2.
敖汉旗地处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 ,东经 119°30′~ 12 0°5 3′ ,北纬 4 1°4 2′~ 4 3°0 2′ ,位于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全旗总人口 5 8万人 ;总土地面积 83万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 16 .4 7万公顷 ,牧业用地 2 5 .6 7万公顷 ,人工草地保存面积 6 .8万公顷 ,有林面积 13.73万公顷。近年来 ,沙尘暴频繁袭击我国北方地区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呼声已越来越高。鉴于草食家畜的放养已对草场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和破坏的事实 ,经多方面考虑诸因素后 ,我们于 2 0 0 1年 11月 7日开始 ,做了为期 86天的小尾寒羊全舍饲肥育试…  相似文献   

3.
1 自然概况 黑水县地处岷江上游源头,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处东经102°36'~103° 30'、北纬31° 53'~32°38'之间.全县幅员面积5 3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4万公顷、天然草地17.2万公顷、退耕还草800公顷.属季节高原型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712 mm,平均气温11℃,全年无霜期224 d.境内最高海拔5 286 m,最低海拔1 790 m,平均海拔3 544 m.  相似文献   

4.
武胜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北纬30°10'46″~30°32'36″,东经150°56'39″~106°26'50″,地处嘉陵江中游,东临岳池,西连蓬溪,南接合川,北交南充,总面积966km2,其中耕地33435hm2,人口8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70多万。全县交通便利,国道212线和省道广遂公路(广安—遂宁)、仪北路(仪陇—北碚)等纵横交织,规划中的国道212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兰州—重庆)贯穿全境,渠化后的嘉陵江,千吨级船舶上可至广元,下可达重庆进入长江航道。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南倾斜,海拔自426m降至210.3m,形成方山丘陵地貌。地貌特征为中切割、浅丘陵。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  相似文献   

5.
大通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青海东部农业区北部,全县有天然草地15.84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14.65万公顷[1],2007年调查统计:产草量平均只有3 967.3kg/m2,草地植被盖度为55%~65%;累计建成围栏草地4万公顷,单位面积鲜草产量平均5 310 kg/hm2,饲草料种植面积年保持在0.37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草原主要有害鼠虫及其防治星学军,拉麻才让,仓生海(海西州草原工作站817000)柴达木盆地位于东径89°─99°北纬35°─39°20′之间。有土地面积2565.9万公顷,草地面积553.7万公顷。因其高寒干旱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以荒漠、半荒漠草...  相似文献   

7.
基于CASA模型的甘肃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光能利用模型-CASA模型估算了2005年甘肃草地生态系统NPP,分析了其空间格局,以及地形因素对草地NPP的影响。(1)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修正后的CA-SA模型的可操作性强,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草地生产力进行模拟,模拟效果较好。(2)2005年甘肃省草地NPP总量为3.76×1013g/(m2.a),最高值达790.56g/(m2.a),年均值为139.15g/(m2.a),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3)草地NPP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NPP达到最大值;冬季植被基本停止生长,草地NPP值最低。4)在海拔3 000~3 500m区域、25°~30°坡度以及东坡草地NPP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泽库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泽库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66万hm2,其中草地面积为65.2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8%。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1.88万hm2,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94.7%。草地类型以山地草甸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和疏林类为主。草地资源是泽库县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牲畜饲养量增加,速度过快,草地负荷大,退化加剧,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 草地资源退化概况 草地退化是泽库县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根据资料数据:1953年全县只有1.6万人,到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东侧是南北走向的吕梁山和芦芽山,西边则是贺兰山和西卓子山,北缘有东西走向并呈弯月型的阴山山脉,南靠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北坡。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现设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其总面积8.7万多km2,而沙漠化土地面积就有4.3万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8.8%,其中强度沙漠化面积2.7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7万km2,其中堪称“世界水土流失之最”的砒砂岩裸露区约2万km2。其严重水蚀风蚀区总面积7…  相似文献   

10.
<正>南充市属丘陵农区,地处东经105°27′~107°37′,北纬30°07′~31°51′,地势呈北高南低,海拔高度210~867 m,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全市幅员面积12479km2,人口725万人,耕地48.12万公顷。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772~1144mm,年平均气温为15.9~17.7℃,无霜期长,为296~341 d。2005年全市种植牧草3.83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123%,比2004增长6.3%,草食牲畜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东川草原生态脆弱区概述1.1概况东川地处云南高原的北部边缘,位于东经102°47'50″~103°18'35″和北纬25°47'5″~26°32'52″。境内地貌属深切割的高、中山峡谷类型。最高海拔4344.1m,最低海拔695m,高差悬殊3649.1m。由于境内地理高差悬殊,气候随海拔高度的递增依次形成了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3个气候类型,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亚热带年平均气温20.2℃,极端高温40.9℃,极端低温-1.8℃,年平均降雨量698.3mm,年日照2263.9h。暖温带年平均气温13.1℃,最高气温31.4℃,最低气温-9.7℃,年平均降雨量838mm,年日照2102.6h。寒温带年平均…  相似文献   

12.
牡丹江垦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东径131°13′至133°34′,北纬45°0′50″,至46°12′20″之间,土地总面积837000公顷,其中草地168350公顷,是黑龙江省黑白花奶牛的重要生产基地。1 自然情况1.1 气候该区属于温带中纬度大陆季风气候,年降雨量450~470毫米,平均为589.7毫米。其中  相似文献   

13.
1 静宁县概况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处于东径1 0 5°2 0 '~1 0 6°0 5',北纬35°0 1 '~35°4 5',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平均气温7 1℃,无霜期1 59d ,年均降雨量4 50 8mm ,可靠值仅为383mm ,年蒸发量1 4 6 9mm ,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2 静宁县鸡产业的成就与现状静宁县地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多川少,干旱较为严重。静宁人民素有养鸡的传统,以前流行着养鸡换油盐惯例。历史上主要由于静宁及周边一些地区交通不便,不易引进外地品种,是本地鸡在半封闭状态下自群繁育而形成了肉蛋兼用型的…  相似文献   

14.
固原县草原工作管理站(简称草原站)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行政区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地区。地跨东经105°58′—106°57′,北纬35°34′—36°38′.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380.6万亩(包括放牧林地)。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7.5%。整个草地处于森林草原带向典型草原带的过渡带。地带性土壤为缃黄土(黑垆土)。这里海拔最低1,248米,最高2,900米(六盘山)。  相似文献   

15.
<正>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面积16804 km~2,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海拔800 m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区占20%,海拔800~1500 m的中高山区占75%,海拔1500 m以上的地区占5%。全州拥有36.7万公顷天然草山草坡可供人工种草或进行围栏改良,12万多公顷25°以上的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农区还有大面积的经、果、林地和冬闲田地可供种草发展畜牧养殖业。所以,黔西南州草地面积宽广,资源丰富,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大通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青海东部农业区北部,全县有天然草地15.84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14.65万公顷[1],2007年调查统计:产草量平均只有3 967.3 kg/hm2,草地植被盖度为55%~65%;累计建成围栏草地4万公顷,单位面积鲜草产量平均5 310 kg/hm2,饲草料种植面积年保持在0.37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 迭部县是半农半牧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处,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上,海拔在1600~4900m,全县土地面积48.3万公顷,其中草地面积15.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2.2%,草地分为亚高山草甸草地、灌丛草地、山地草地三类。年平均气温在3~11℃;年降水量在450~800mm。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经89°35′~1 0 3°0 4′,北纬31°39′~39°1 9′。省内东北、西北和南部的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大地貌,对青海草地资源发育及分布有着深刻地影响。祁连山中、西段海拔4 0 0 0m以上,气候寒冷、干燥,年均气温0℃以下,共和盆地及河湟谷地海拔1 70 0~350 0m ,年均气温0~8℃;柴达木盆地海拔2 6 0 0~330 0m ,气候极其干燥,除盆地东部边缘地区年降水量多于1 50mm外,大部分地区均在50mm以下;青南高原平均海拔4 50 0m左右,气候寒冷,年均气温0℃以下。全省气候总的特征是寒冷、干燥,年均气温分布格局是…  相似文献   

19.
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是南亚热带地区天热草地的主要多年生禾草,约有236万亩,占该地区天热草地的80%。开发利用白茅草地资源,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于贵州省南亚热带地区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自然概况贵州南亚热带位于东经105°26′~107°4′,北纬24°38′~25°45′,包括罗甸县、望漠县、册亨县、红水河流域及其支流南盘江300~500米以下河谷地带.年均温19.0~19.6℃,最冷月均温9.8~  相似文献   

20.
华北山区位于温带——暖温带,东经107°~123°,北纬35°~43°。包括山东丘陵区,太行山区,冀北辽西山地区,阴山山地区四部分。该区属于农牧业交错区,农业、牧业(农区牧业和草地牧业)、林业十分发达,并且在迅速发展。华北山区是我国小麦、玉米和杂粮的主要产区。草地类型多样,饲草料丰富,又是养牛业、养羊业、养猪业相当发达的地区。经统计,华北山区总人口为5629万,总土地面积3545万ha,天然草地总面积为1588.91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44.82%,人均草地0.2823ha。各个区的草地类型不同,生产力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