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豆类、花生、木薯、玉米等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并筛选出各自适宜的育苗基质配比,试验选取了育苗常用的草炭、珍珠岩、蛭石3种育苗基质原料,按照草炭:珍珠岩:蛭石=2:1:1/3:1:1/4:1:1的比例,复配成3种比例的育苗基质,对黄豆、绿豆、红小豆、3种玉米(‘秦龙甜1号’‘皇冠金玉’‘水果玉米’)、黑花生、彩花生、木薯等作物进行育苗试验。分别测定了各个作物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叶龄、干物重、根冠比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对豆类、玉米、花生、木薯等作物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并且不同的作物对基质的配比有不同的要求。黄豆、绿豆、红小豆、花生、木薯、玉米等作物的萌发期适宜基质配比分别为:3:1:1,2:1:1,3:1:1,2:1:1,2:1:1,4:1:1;幼苗生长适宜基质配比分别为3:1:1,3:1:1,3:1:1,3:1:1,3:1:1,4:1:1。试验说明了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萌发特性,黄豆、红小豆对于萌发侧重于养分、水分、透气性的均衡性,玉米侧重于养分供应,而绿豆、花生则更侧重于透气与保水性。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8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 1 9个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 90个组合 ,对这 90个组合的玉米籽粒产量等 8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1 组中 1 68、1 64、1 63、1 69和 1 65等自选系的一般配合力高。P2 组中为H3、H8、H6和 H7的一般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效应达到极显著的是穗长和穗行数。籽粒产量为正效应 ,其穗长也是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为 1 61× H7等 9个组合 ,其穗行数也为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为 1 61× H6等 9个组合。  相似文献   

3.
焉耆盆地加工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盆地先后引进了线椒红安1号、98-1、安康干椒王、丰力1号、金塔、益都红、冠王1号波及系、红安6号、红安8号等,羊角椒金塔系列、红安系列等,牛角椒美研1号,加州1号、2号、3号,墨西哥板椒等,重点推广的线椒以红安6号、红安8号为主,羊角椒以金塔系列为主,牛角椒以墨西哥板椒品种为主的高产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耕地质量     
《中国农资》2014,(13):3-3
<正>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中国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质量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相似文献   

5.
1综合性预防措施1·1饲养环境要科学合理1·1·1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水源、温湿度等)等环境条件必须适合所饲养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如场地要建在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以北纬35°以北地区为宜;小气候要求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  相似文献   

6.
日光大棚黄瓜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1号、2号,津研6号,中农1号、3号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技术》2009,(10):45-46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摘编如下。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该病毒,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症状:茄子在育苗或提早、延晚栽培过程中,经常遇到低温冷害和冻害侵袭。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济南早小长茄、长茄1号、齐茄1号等耐低温弱光品种和内茄1号、内茄2号、早熟墨茄、三月早茄、新乡糙青茄等耐寒品种及辽茄1号、4号,齐杂茄2号,沈茄2号等早熟品种。(2)遇有寒流或寒潮侵袭,出  相似文献   

9.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栽品种紫花851为对照品种,对闽薯1号、福克76、川薯5号、L-97—1、L-97—3等5个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鲜薯产量及对主要病害的抗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薯1号、福克76、L-97—1和L-97—3等4个新品种综合表现突出,应加大其在福建省各地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选用 96只健康的 2 8日龄乳鸽 ,分成 A、 B、 C、 D等 4组 ,每组 2 4只。 A为对照组 ,B、C、D为试验组。对照组饲粮为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原粮 ,试验组饲粮能量水平为 1 1 .8Mj· kg- 1,粗蛋白水平分别为 1 3 .1 %、 1 4.6%、 1 6.1 %的 3种颗粒料。通过对童鸽 (断乳至 3月龄前肉鸽 )生长速度、采食量、成活率等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 :童鸽饲料的能量为 1 1 .8Mj·kg- 1时 ,粗蛋白的最佳水平为 1 3 .1 %。  相似文献   

11.
<正>1、品种选择上海金丝芥、吴江芥、九头芥等。2、播种育苗一般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每亩(1亩=1/15ha)苗地播种量150~250g。苗期要保持床土湿润,及时间苗,防好蚜虫等虫害。3、基肥一般亩施腐熟厩肥1~1.5t,或  相似文献   

12.
1育苗 1.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早熟、高产、抗性强、抗病毒病的品种,如东升、红英、红芳香等。  相似文献   

13.
中晚熟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结果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继续对引进筛选出的国内外23个中晚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吉杂1号、建薯1号、晋薯7号、宁薯9号、荷兰15等品种增产效果明显,增幅11%以上。其中吉杂1号、建薯1号、大西洋、荷兰15、紫花白、晋薯7号、底西瑞等品种连续三年在生育期、商品性、淀粉含量、产量等各方面均表现突出,适宜在辽西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甘薯新品种,对2014年贵州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25、12s003及8-5-1-1等3个新品种均较对照1、对照2(铜薯2号、福薯16)显著增产;紫薯2号的产量低于对照1和对照2。1025、12s003、8-5-1-1等3个品种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用途。  相似文献   

15.
以浙茄砧1号、赤茄、E2006-4和ESI-1等4个材料作砧木,浙茄1号为接穗,浙茄1号自根苗为对照,通过对物候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浙茄砧1号综合表现最佳,为目前浙西南山区茄子嫁接首选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6.
琼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晚造引进金丰优1号、绿永优115、绿丰优226、博Ⅱ优528、博Ⅱ优618、成优1号、万香优1号、博优1263、博Ⅱ优506等9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大区示范试验,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博优1263、绿丰优226和万香优1号等高产优质品种,为琼海市加快水稻新品种推广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精细整地 选用良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良种栽培,坝区选用云瑞4号、海禾1号、海禾2号、屯玉7号、大丰3号、福玉1号等栽培,山区选用会单4号、罗单3号等早熟品种栽培。全部选用包衣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甘薯等10种NAC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疏水性或亲水性、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跨膜结构域、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以及保守结构域等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0种NAC1蛋白的磷酸化位点主要为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这些NAC1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属于非分泌蛋白,不具有信号肽,没有明显的跨膜结构域;在它们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MtNAC1和CaNAC1可能定位于叶绿体,NtNAC1和GmNAC1可能定位于线粒体,甘薯及其他6种作物的NAC1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甘薯等NAC1蛋白的三级结构与水稻NAC1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0种NAC1蛋白均含有1个NAM(No apical meristem)功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显示IbNAC1与CaNAC1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9.
分析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在不同覆盖物和行距影响下的表现,以便确定适宜的覆盖物以及行距,进而保证夏玉米稳定高产。选取河南省南阳市某农场作为试验地,以桥单2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A1)和地膜覆盖(A2)2种方式,设置宽窄行(B1)和等行距(B2)2种行距模式,共6个处理,即A1B1(秸秆覆盖+宽窄行)、A1B2(秸秆覆盖+等行距)、A2B1(地膜覆盖+宽窄行)、A2B1(地膜覆盖+等行距)、CK1(露地栽培+宽窄行)、CK2(露地栽培+等行距),分析这6种处理模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与CK1和CK2相比,其他处理方式在玉米茎粗、叶面积指数、单穗穗粒重以及百粒重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地膜覆盖下,宽窄行与等行距之间差异不明显。在夏玉米栽培过程中,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方式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辽杂 1 3号的母本 1 2 1A及其保持系 1 2 1B是本课题组于 1 985年从印度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 (ICRISAT)引入 ,系谱为 (BTX 62 3/CS35 4 1 ) /B .Bulk ;父本 0 - 30是从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引入的恢复系 ,系谱为 (分枝大红穗 /晋粱 5号 ) /4 0 0 3。辽杂 1 3号 1 987年组配 ,1 988~ 1 990年于沈阳、朝阳、营口等地进行对比试验。 1 991~ 1 992年参加了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1 993年本应完成最后一年的生产试验 ,但因主要选育人员工作调动等原因 ,延迟了试验。由于该杂交种具有高产、质优、抗病和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