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烯的形成是棉铃成熟开裂的必要条件。我国多数棉区,由于秋季气温降低,使棉体内乙烯的代谢受阻,影响棉铃的正常开裂吐絮。我们从1974年开始应用“乙烯利”进行棉花催熟试验。1975—1977年曾在河北省40多个产棉县进行了较大范围的生产试验,效果很好。这些试验很多是属于粮棉复种的棉田。本文仅就这类棉田的乙烯利催熟效果作一简结。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用药“乙烯利”(北京农药二厂产  相似文献   

2.
棉花应用克无踪的催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70年代后 ,乙烯利大量地应用于棉花催熟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催熟速度慢 ,使用后半个月才能见效 ;二是受气温影响大 ,低于 2 0℃时 ,乙烯利不能释放乙烯 ,起不到催熟效果。针对乙烯利的这种缺点 ,借鉴克无踪的除草机理 ,使棉株着药部位迅速衰老、干枯、死亡 ,从而达到棉铃“成熟”提前吐絮的目的 ,于 1 996~1 997年在滨州市滨城区良种棉厂进行了 2 0 %克无踪棉花催枯试验 ,并于 1 998、 1 999年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 ,取得了翔实的资料和较为成熟的经验。1克无踪对棉花的影响1 .1 叶片。施用克无踪后 ,3…  相似文献   

3.
棉花催熟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晚熟棉花进行催熟,不仅可使棉铃提前吐絮,增加霜前花,而且能提高棉花等级,增加棉花产量,还有利于下茬作物的播种和生长。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催熟技术有以下几种:1农业措施1.1整枝促熟。在棉花吐絮期间,对于郁闭棉田要继续整枝、打老叶剪空枝等,以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通风透光,这样能加速棉花吐絮,且吐絮顺畅。  相似文献   

4.
2种脱叶剂在河西走廊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宜当地的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研究了脱吐隆、噻苯隆与乙烯利配合施用对棉花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走廊生态条件下,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5%时,540g·L-1脱吐隆SC有效成分121.5g·hm-2或50%噻苯隆WP有效成分225g·hm-2与40%乙烯利AS有效成分600g·hm-2配合施用,均具有较好的脱叶效果和催熟作用;药后20d脱叶效果分别达到54.9%和51.9%,吐絮效果分别达到78.4%和68.7%。从产量结果看,2处理均有一定增产效果,其中皮棉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5.7%和7.1%。同时研究了脱叶催熟剂对不同果枝棉铃的铃重、纤维长度、衣分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0%时,喷施脱吐隆、噻苯隆、乙烯利3种脱叶催熟剂,结果表明,脱吐隆与乙烯利(36.5g·hm^-2+600g·hm^-2)混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脱叶效果和较好的催熟作用,药后10~20d药效达到86.95%~95.03%,吐絮药效达7.08%~11.24%,霜前皮棉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8.99%,该处理的脱叶、吐絮效果及霜前花率均优于脱吐隆单用;使用噻苯隆225g·hm^-2的脱叶效果较明显,药后10~20d药效达88.09%~97.73%,显著高于乙烯利600g·hm^-2与720g·hm^-2处理,但其催熟效果低于乙烯利。乙烯利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大,脱吐隆和噻苯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由于气候、播期及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 ,部分棉田出现贪青迟熟现象 ,表现为枝叶旺盛 ,大部分秋桃不能正常吐絮 ,棉农不得已将棉株拔除加以晾晒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2 0 0 2年笔者应用百草枯 2 0 %水剂在贪青迟熟棉田进行了催 (叶 )枯催吐 (絮 )试验 ,获得了明显的省工、增收效果。1试验方法试验于 2 0 0 2年在邹平县明集镇颜集村进行 ,设全株催枯、半株催枯 (保留上半部 5~ 1 0片功能叶 )、乙烯利 40 %水剂催熟 (用量均为每公顷 1 5 0 0ml)和人工拔除 ( CK)共 4个处理 ,半株催枯采用保护罩定向喷雾。小区面积 1 2 0 m2 ,…  相似文献   

7.
研究解决棉田前期低温迟发,后期贪青迟熟的问题,是我省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课题之一。1975年我省开始小面积试用乙烯利促进棉花成熟,初试证明:应用乙烯利能加速棉铃成熟,吐絮集中,而对衣分、绒长、衣指、籽指等影响不大。施用得当可以收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节省劳力,缓和茬口矛盾等效果。1976年在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华北农业大学、上海彭浦化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在余姚、慈溪、海宁、平湖、海盐等县开展示范试验,示范总面积达5000亩,进一步证明棉花应用乙烯利催熟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艳 《中国棉花》2005,32(10):15
黄河流域棉区正常年份棉花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如果棉花生长前、中期遭遇不良气候影响如降雨频繁或低温寡照,往往会造成成熟期推迟,表现为早桃少、晚桃多,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两种药剂理想的催熟效果。200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了乙烯利和克无踪不同浓度混用对棉花的催枯催熟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剂及处理。20%克无踪水剂(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40%乙烯利水剂(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在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一熟春棉田进行,土壤沙壤,肥力中等。棉花品种为中棉所45,4月22…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东营市位于山东省最北部 ,是全省主产区之一 ,棉花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受无霜期短的限制 ,每年均有少数棉田贪青晚熟 ,产量受到影响。 2 0 0 2年 1 0月 1 8日出现霜冻 ,较常年提前1 0天以上 (常年出现在 1 0月 30日左右 ) ,导致大面积棉田遭受前所未有的冻害 ,上部秋桃未能开裂吐絮 ,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据棉花办公室调查测算 ,全市受害面积 8930 hm2 ,平均减产 1 0 .1 %。最典型的是河口区一户棉农 ,种了 0 .33hm2 棉花 ,尽管已喷施乙烯利 ,但由于时间已晚 ( 1 0月 1 4日喷施 ) ,温度降低 ,未能发挥催熟作用 ,仅收获吐絮的子…  相似文献   

10.
棉花后期,在低温年份,采用乙烯利催熟,具有促进棉铃开裂,加快吐絮,提高品质,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但其种子选作留种用时必须正确对待。乙烯利是一种植物激素,与果实成熟和器官脱落等过程有关。正确使用乙烯利催熟比较安全,几乎没有残毒公害,对种子、发芽以及后代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我县棉花遭受特大雨涝灾害,秋桃比重很大,占总铃数的42%。秋桃铃期长达80天左右,此时气温下降较快,大部秋桃难以正常开裂。为此我们于10月底霜降前做了离体棉铃喷洒乙烯利增温催熟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催热效果。棉铃开裂吐絮不仅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利适用于棉花后期生长过旺的高产田和晚发迟熟的棉田。因为这些棉田到霜期时,不少棉铃贪青不能及时成熟,如不催熟,常得不到高产、高效,影响腾茬整地或换茬复种。1施用时间的确定判断适期依据主要是三点:(1)安全有效的铃期。大多数需要催熟的棉铃成熟度达到铃...  相似文献   

13.
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疆兵团第七师棉田分别设置噻苯隆+乙烯利[(30 g+80 mL)·(667 m-2)]、欣噻利(120 mL·(667 m-2))、欣噻利(180 mL·(667 m-2))、欣噻利 [(60+120) mL·(667 m-2)]处理,以清水处理作对照,研究2种脱叶剂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20 d后,处理4[欣噻利(60+120) mL·(667 m-2),分2次喷施]的脱叶效果最好,叶片脱落率达到84.3%,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大。从棉铃吐絮率来看:在喷药后20 d,所有处理的棉铃吐絮率均在84%以上,且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衣分、籽棉产量较对照处理有轻微降低,但能显著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从棉花品质来看: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影响不大,比强度有轻微降低,其中处理3(欣噻利180 mL·667 m-2)下降幅度最大。综合比较来看,处理4的脱叶吐絮效果较好,适宜在奎屯植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喷施噻苯隆·敌草隆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的效果,利用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在棉田开展了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与不同用量的乙烯利水剂及烷基乙基磺酸盐助剂混合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35 g·hm-2 噻苯隆·敌草隆时,添加乙烯利和助剂的处理对棉花的脱叶药效和吐絮药效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其中噻苯隆·敌草隆135 g·hm-2、乙烯利1 200 g·hm-2和助剂900 g·hm-2混合喷施,对棉花的脱叶及催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适应棉花机械化采收,推进机采棉的发展。通过应用噻苯隆、乙烯利、百草枯等新型脱叶剂或催熟剂的单独施用或组合配施,进行机采棉田的脱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噻苯隆750g/hm2+乙烯利2250ml/hm2组合的月眨叶和催熟效果好。可在机采棉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和天津市静海区研究了地点、播期和品种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设置了50%噻苯隆(450 g·hm-2)和40%乙烯利(1500 mL·hm-2)混用及高(2700 mL·hm-2)、低(1800 mL·hm-2)剂量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共3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脱叶催熟剂的脱叶效果显著,不同条件下各处理药后18~20 d的脱叶率均达到90%以上,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但催熟效果有限,同期的平均吐絮率仅比对照高5百分点。自然脱叶率和吐絮率越低,脱叶催熟剂促进脱叶和催熟的效果越明显。脱叶催熟处理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及强度,但显著降低了纤维整齐度。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各药剂处理对棉叶脱落和棉铃吐絮的影响可知,脱叶剂新型助剂910 600g·hm~(-2)+乙烯利(有效成分40%,水剂)1000倍液+噻苯隆(有效成分含量50%,可湿性粉剂)300g·hm~(-2)+清水750kg·hm~(-2)的脱叶效果最好,喷药后5d叶柄与茎秆连接处陆续出现离层,喷药15d后棉花叶片脱落率达到92.65%;各药剂对棉铃吐絮效果均较好,且对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棉铃疫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铃病主要表现为烂铃。棉铃感病后全铃烂毁或形成僵瓣 ,一般棉田都有僵瓣花 ,烂铃是棉田极为普遍的病害 ,每年因烂铃损失大量的棉花。河北省常见的烂铃有棉铃疫病、红腐病、红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 ,棉铃疫病占的比例最大。1河北省棉铃疫病的发生规律河北省棉区烂铃以棉铃疫病为主 ,通常夏秋少雨比多雨的年份烂铃轻 ,高产田比低产棉田烂铃多。棉田烂铃一般 5 %~ 1 0 %以上 ,在多雨年份 (如2 0 0 3年 )棉株下部 5个果枝都有烂铃 ,达到 30 %以上。烂铃最早始于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 ,9月上旬病情陡降 ,多雨年份 ,9月…  相似文献   

19.
1 适时采摘正常年份 ,当棉田大部分棉株有 1~ 2个棉铃吐絮时开始摘花 ,以吐絮 6~ 8天为子棉最佳收摘期 ,每隔 7~ 1 0天采摘 1次 ,不能抢摘青桃和笑口桃 ,不摘笑口花 ,不带壳收花 ,不夹杂碎叶。一般要求在露水落干时进行。要求用布袋装花 ,禁止用尼龙袋 ,避免“三丝”掺杂 ,雨前应注意抢收。遇阴雨绵绵及时采摘危桃 ,剥出子花 ,做到烂桃不烂花。2 “五分”收花为适应纺织工业需要 ,提高棉花纤维品质 ,保证棉花种子质量 ,应做好“五分”收花工作 ,即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分售。分收是把不同品种的花分开 ,留种花与一般花分开 ,霜前花…  相似文献   

20.
不同脱叶催熟剂在安徽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9种脱叶催熟药剂及其复配剂在安徽沿江棉区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噻苯隆与乙烯利的复配剂具有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施药15d后脱叶率达92.0%,25d后达96.0%,脱叶药效在94.0%以上;施药15d后吐絮率达78.0%,25d后达85.0%,吐絮药效在65.0%以上;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同时增加了子棉产量;生长旺盛的棉株加大用药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