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2008,(1):F0003-F0003
掌起成校创办于1993年。建校十几年来,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迅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学校”、“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社区教育中心”、“省示范性成校”、“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慈溪市平安校园”、“慈溪市劳动培训先进基地”和“慈溪市标准化成人学校”等。学校占地面积15.2亩,教学设施完善,有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等,校内有数控实训室,校外有自建农业试种基地,能满足教学培训需要。有教职工18人.治学严谨,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2.
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调零、就是不幸。其实,此念差矣!同是描写“老”,我们的语言中不乏“老当益壮”、“老树繁花”、“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极为有气魄的词。究竟什么是“老”?正确的答案是:“老”并非仅指年龄,更是指,心态。  相似文献   

3.
何方  杨道彬 《农家科技》2011,(9):128-130
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中间有“网”(互联网),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北京市东城区通过创新城市管理的“网格化”模式,“精细化”服务民生,让“管事”的人来到身边,有效推动了信访总量和集体访量“双下降”,万人和百户发案率均保持北京市最低水平,真正做到了让居民放心满意。  相似文献   

4.
《饲料博览》2007,(2):30-31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场有哲学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相对相关性”和以此为方法的“根身性相学”。“相对相关性”是场有哲学的场性,非实体主义是其基本的特征;“根身性相学”是“泰古人自我反省其根身(肉体形躯)生长变化的基本情状和性相的学问”,人的意义世界正是通过其“形上姿态”得以开显的。“道”是“无相的实有”,是人类经验的原始混沌,从足、从首,故“道”的原始意义是会直立行走、会说话、会思想的人。道体是有与无、蕴与徼一体之两面;有无、蕴徼、始德和元德等,都是超切的关系。从上述关系和特征切入,“道”与“无”“有”、“道”与“一”、“道”与“德”等关系及诸多命题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这些方面把握老子的道论,不仅能重新认识和发现老子,且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有一道美味,享有“荆楚一绝,鸭香天下”的盛誉。 有一份品质,恪守“质量是根,品牌是魂”的宗旨。 有一种文化,传承“自然天成,人间大爱”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作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不争”和“言善信”。争之有损,意欲之“不争”,“为而不争”,行“不争之争”;不信之有果,行之“言善信”,“言善信”发端于“诚”的本体世界,皈依于“信”的意义世界,落实于“做人”的生活世界。深入研究和挖掘老子“不争”与“言善信”的德育思想,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以及身与心和谐共进,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道德资源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春秋》与礼关系密切,礼的本末、常变关系,历来是《春秋》学讨论的热点。礼有本末之分、文实之别,礼有常亦有变。胡安国的《春秋传》提出了“正身治人礼之本、威仪文辞礼之末”的思想,强调“礼以敬为本”观点。胡安国认为,礼之“本”与“实”是不可更改的“礼之常”;而礼之“末”与“文”则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的“礼之变”。在“礼之常”与“礼之变”之间,有一个基本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变而不失礼之正,则犹可矣”、“变而不越乎道之中”。  相似文献   

9.
《饲料博览》2009,(8):80-80
对于什么是幸福,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古往今来,不少人试图对幸福理解中的一些共性加以归纳,帮助人们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三有”和“三不”说法,就是其中之一。“三有”指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和工作无关的爱好,有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三不”是指不馋、不懒、不烦。  相似文献   

10.
茶回文赏趣     
古往今来,品茶与文人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品茶中,文人萌发文思灵感,创作了不少胜炙人口7的回文作品。著名的工夫茶具就有一些精妙的回文佳句。常见的有“清心明目”,随便从哪字破读,皆可成句,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有的回文写的是“可以清心也”的连环妙句,可破读为“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寥寥几字就把茶的舒心怡神奇效描绘出来。有的艺匠对茶产生形影不离的痴情,独运匠心创作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回环佳句,破读出来也很有妙趣:“一日无此君不可”、“此君不可一日无”……这…  相似文献   

11.
请注意“身价”这个词语,我认为叫“价身”也许更贴切;“身”虽是“价”的原始资本,但“价”却是“身”最直观的价值体现。有“身”无“价”,几乎就等于有价无市。  相似文献   

12.
动物有嘴,植物也有“嘴”,它们的“嘴”是根系。靠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食物”(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不少人把“优生优育”引入企业,或进行有效益的规模扩张,或进行“分灶”式的“母体裂变”,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裨益匪浅,企业优生、优育学也随之运应而生。然而,我始终感到,光有“优生优育”的学问还意犹未尽。因为,企业似人,生死难逃,祸福难免。死,有重于...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有”,“四自”,“五先”,才能具有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身,称之为无价之宝。 ㈠火龙果是果中之王,呈橄榄状果形,鲜红色外皮亮丽夺目,硕大的果实每个重 500- 1200克。果肉雪白或血红,甜而不腻,清淡中有一点芬芳,胜似“哈密瓜”。果内有数千粒“芝麻状”黑色小种子,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外还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维生素 C、叶绿素等。火龙果,甜度为 16- 18度,胜似西瓜,从其结构、吃法、口感和种植方式来看可称为“树西瓜”。 ㈡火龙果是特花卉、高级观赏品、三角柱状植株,有光洁的巨大花朵,花冠直径 25厘米,单花重达 600- 800克,被称为“大花王”。美丽的大花绽放时,香味扑鼻,有夜晚开放,清晨闭合,日出凋谢的特性,类似“昙花”,有“夜仙子”之称。盆栽观赏,更是宜人,给人以吉祥之感,被称为“吉祥果”、“吉祥树”。  相似文献   

16.
李艳 《河南农业》2023,(27):21-22
“四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是当前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二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一致性,在育人内容上有耦合性,且在实践上具有很强的契合性。为了保障二者融合的科学性,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协同原则,还要保持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职业院校要切实推进“四史”教育与“大思政课”的融合,实现“四史”教育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价值转化。让“四史”教育不但要融入校内思政课堂,还要融入社会大课堂和网络课堂,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17.
饮茶考古谈茶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超 《农业考古》2003,(4):161-163
茶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茶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茗、荼、荼茗、葭、萌等。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还未出现过,是唐代人把古“荼”字减去一笔而成“茶”字。“荼”是“茶”的古体字,“茶”是从“荼”字分化出来的。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56K内猫ECHAM,安装在COM4口上。从“控制面板”的“添加新硬件”安装驱动程序,系统只是在COM1和COM2上搜索,之后选择驱动程序所在路径安装完毕。试进行拨号,无法拨通。试图在“控制面板”的“调制解调器”属性中改动端口,但选项只有COM1和COM2,无法修改到COM4端口。之后在“控制面板”的“系统”-“设备管理器”中删除驱动程序,重新安装,反复多次,亦无法正确安装。有一次忘记在“系统”-“设备管理器”中删除驱动程序,进行重复安装发现系统检查到了COM4端口,安装完毕,到“系统”-“设备管理器”查看,发现安装…  相似文献   

19.
山城泰顺有一头“神奇”的猪,因体重约1吨,当地村民舍不得呼其为“猪”,而是亲昵地称之为“珠王”,意为“宝贝”;数次面临被宰杀之危,但“珠王”均能“死里逃生”。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一病在90年代初于美洲和欧洲突然出现,对这位“不速之客”命名很多.有10余种,其中有一命名极具“恐怖”意味——“神秘病”。有一些畜牧兽医专家,学者根据生猪的临床外观表现命名为“蓝耳病”。1992年国际兽医局根据此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学特点统一了命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随着该病在世界各养猪密集的国家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