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专业大户、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涌现,为创新发展新型农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农业家庭经营的市场竞争力,为今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巴林左旗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总体现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巴林左旗不断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一、兰考县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近年来,兰考县农林局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力度,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升近两年,兰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以50%的数量增长。2016年全县家庭农场数量为150家,到2017年增加到180家;专业大户从2016年的440户增加到2017年的610户。(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从土地获取方式上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承包、租赁、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等形式获得。  相似文献   

3.
<正>1基本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华亭县通过大力实施以工哺农战略,积极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为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多样化发展态势。1.1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十一五"末,县上将核桃、草畜、药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平邑县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1.1基本情况平邑县辖15个镇(街道),695个行政村。截止2014年底,在  相似文献   

5.
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生产主体.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有序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枣阳市以培育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全面提升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黑龙江垦区赵光农场建立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崛起,成为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场现有4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6500余人,覆盖全场九个管理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通过土地流转和入股经营,带动全场规模经营土地45万亩,占农场总耕地面积90%。为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保障农业健康发展。1农业经营体系现状截至2013年底,水富县有耕地6392 hm2,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农民增收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推进发展以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的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本文介绍沙湾县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运作模式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福建省建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总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服务指导不到位;发展资金难解决;规模经营有难度。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个建议:加强监管,促进规范运作;强化服务,全力提供保障;政策倾斜,扶持发展壮大;注重引导,促进规模经营;突出主体,培养新型农民。希望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中西部多数省份至少有15%的合作社没有运作过,成为"空壳合作社"。在正常运作的合作社中,很多如同貌合神离的"露水夫妻",难以形成合力。业内人士建议创新内部黏性机制优化"合作社+"。为了弥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业的弊端,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笔者近日在安徽、湖北、陕西、甘肃等地的欠发达农  相似文献   

11.
杨嵩明 《云南农业》2022,(10):14-16
<正>当前,剑川县金华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稳中有升,但存在着内部管理不规范,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低,与农户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关系,技术培训和配套服务不到位,政府帮扶资金投入少。加大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规划布局,依托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机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构建服务体系,稳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规模种养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提高,农技服务体系队伍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农业生产形式,改变服务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今年,我们对海安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梳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培育以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弱小的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但是河南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7月底,河南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63474家,位居全国第四,入社农户348万户,占全省农户的20.8%.目前除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外,还发展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信用互助合作社、联合社等多种合作形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4.
以石家庄市7个区13个县的农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论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运行机制、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石家庄市 7 个区 13 个县的农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论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运行机制、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为深入了解枣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我们对全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5,(6):54-55
<正>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和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到关注最多的就是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者不仅可以有效的整合商品资源,而且可以享受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那到底是家庭农场好,还是合作社好呢?这也让许多人感到迷惑,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日本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发现日本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是在不断发展中得到完善的。通过认定农业者政策、发展村落营农以及发挥农业协同组合的作用,日本农业规模化逐渐取得成效,对我国目前发展农业规模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发展农业规模化过程中,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前提,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坚持农户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力量,应当稳定农户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性地位,重点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小农户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完善农业合作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具体部署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和措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晚宇 《河南农业》2019,(24):37-3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经营主体拥有大型的种植专业户、家庭经济农场、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和新型的农业经济实体。这些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实体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农村土地的流转、资本整合、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人才储备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在新型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全等方面必须增加农村金融支持,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