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业院校武术课程是农业院校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历史和礼仪,这与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精神培育的思想耦合,因此,在农业院校大学生武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精神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农业院校的武术课程教学要树立大教育观,重视武术课程中文化精神的渗透,明确武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目的和内容,从教材、教学和教改入手,并加强大学生武术社团的管理,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为本民族成员所共同具备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1)民族精神教育指为提高民族使命感、凝聚力和创造力等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行动之中的内在精神特质。大学生作为传播志愿精神的主体,在志愿精神培育上既迎接机遇又面临挑战,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面临挑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弘扬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过程中,浮现出了无数可被称之为英雄的身影,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阐释了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内涵.新时代英雄精神主要体现在为忠贞不渝的家国情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克己奉公的奉献意识等方面.新时代大学生英雄精神的培育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精神需求,丰富大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大地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高校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来抓。首先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接着分析新时期、新环境下,高校德育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最后探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的问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环节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的责任感、使命感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提升综合国力和民族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大学生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加强高等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综合国力以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要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把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先进典型的培育具有时代性、系统性、持续性等规律。以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为例,对河北省9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映了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情况,提出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有效模式:典型的塑造要真实,典型的宣传要坚持,典型的运用要灵活,典型的培养要持续。  相似文献   

11.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人口较少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上滞后于全国,也滞后于其他民族。加强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全民族共同进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后发优势理论为指导,以云南省阿昌族为例,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后发优势。结合实际,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界定了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系统地论述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樊涛 《吉林农业》2011,(12):253-254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对于正处在激烈变革时代的我国大学来说,要将自身建成为有特色、高水准的大学,必须重视培育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立校,以大学精神强校。培育大学精神需要以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延安精神即我党延安时期形成的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重要思想的历史渊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则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其重要的历史体现。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又赋予了延安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新的时代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延安精神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都对民族精神有过精辟的论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中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图书馆精神,培育图书馆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图书馆长与馆员和读者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馆训,建设良好的馆风。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教育资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培养图书馆员的精神意识,培育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扶贫产业的地域品牌特色形成则是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因其受到特有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民族特点等因素影响,而与中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具有很大的不同。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较东部地区竞争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扶贫产业发展的模式为例,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形成地域品牌特色之间相互促进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往往内化为大学的操守与观念,外化为培养人的实践与大学的社会贡献。作者从对大学精神的定义开始研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以及太行山精神的积淀和传承,浅析了高等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和谐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培育和谐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需要总结提炼,加以推广。为了探索贵州省民族地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为"三农"发展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撑,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文献研究、观察、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建议贵州省涉农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5个方面来做好培育工作:定位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选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实践为主培训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部门协作,共享涉农信息资源;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保障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