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试验以椰汁、蜂蜜、绿茶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探索椰汁蜂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影响饮料稳定性的杀菌条件与乳化稳定剂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椰汁蜂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椰汁添加量120 ml,蜂蜜添加量0.8%,绿茶浸出液添加量120 ml,白砂糖添加量为5%。在复合饮料中添加0.2%单甘脂、0.2%的CMCNa作乳化稳定剂来提高饮料的稳定性,采用的杀菌条件为高压121℃,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2.
以优质新鲜的蜂蜜和牛奶为原料,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凝固型蜂蜜酸牛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凝固型蜂蜜酸牛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蜂蜜添加量6%,乳酸菌接种量3%,发酵时间3.5h,发酵温度42℃.  相似文献   

3.
以鲜乳和茵陈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从蔗糖添加量、鲜乳添加量和茵陈汁添加量三方面进行优化,确定茵陈酸奶最佳工艺参数:茵陈汁添加量5%,蔗糖添加量6%,鲜乳添加量90%。  相似文献   

4.
调配型五味子药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永全  于新  张晓毅  刘福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93-9194,9247
[目的]以五味子为主要原料、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研制调配型五味子药酒。[方法]以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提取工艺,通过调配得到五味子药酒。[结果]五味子乙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8,提取时间3 h,提取3次,五味子乙素提取率达4.93%。五味子低、高度药酒的影响因素顺序均为柠檬酸添加量、蜂蜜用量、蔗糖用量。其中,低度五味子药酒的最佳配方为:按体积添加5.0%的蔗糖、0.2%的柠檬酸、0.2%的蜂蜜;高度五味子药酒的最佳配方为:按体积添加5.0%的蔗糖、0.2%的柠檬酸、0.4%的蜂蜜。[结论]按此最优工艺得到的五味子药酒甜酸适口、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5.
短乳杆菌发酵鲢鱼块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主要原料,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X14为发酵剂,根据对发酵液pH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发酵参数范围(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在此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以食盐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鱼肉pH和AN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鱼肉制品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食盐添加量2%、蔗糖添加量2%、接种量1%(1×106CFU.mL-1)、发酵时间20 h、发酵温度为42℃;对此工艺参数下的发酵鲢鱼产品通过9级评分法进行感官评价,评分结果较高,可以作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商南绿茶为原料,研究茶酒最佳酿造工艺。以茶酒的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茶水比、蔗糖、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茶酒酿造最佳工艺为茶水比1∶60(g∶mL)、发酵温度28℃、蔗糖15%、酵母添加量2%。该条件下发酵出的茶酒具有茶香和醇香的独特风格,此研究为茶酒产品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米糠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米糠与绿茶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现代饮料加工技术开发出一种复合型保健茶饮料。[方法]以米糠为主要原料,经高温挤压稳定化处理、干燥、超微粉碎后与绿茶粉溶解液混合,同时添加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其他配料,制成米糠茶饮料,并对米糠茶饮料的配方、工艺路线、工艺参数以及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试验最终确定了米糠茶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米糠挤压稳定化最佳工艺为温度130℃,含水量25%;米糠粉与绿茶粉的配比为4∶1,添加量为6%;乳化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3%,最佳配比为:CMC-Na 0.10%、黄原胶0.03%、结冷胶0.04%、蔗糖酯0.07%、单甘脂0.11%。[结论]该米糠茶饮料香味自然浓郁,口感鲜美,带有绿茶的自然清香,兼具茶叶的保健功能与稻谷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鸡蛋清为主要原料,进行酵母发酵除腥,调制鸡蛋清发酵饮料。结果表明,鸡蛋清除腥最佳的发酵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25%、加糖量6.0%、温度30℃、时间24h。蛋清饮料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发酵蛋清添加量8%;甜味剂添加量:蔗糖5.00%和蜂蜜3.00%;柠檬酸添加量0.16%;复合乳化稳定剂:蔗糖酯0.15%、黄原胶0.10%、魔芋胶0.10%;蛋奶香精0.06%,乙基麦芽酚0.003%;均质压力为25.0MPa,均质温度60℃;杀菌条件:75~78℃,10min。  相似文献   

9.
以鲜牛乳、山药浆、香蕉粉、蔗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工艺参数,研制一种风味发酵酸奶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药浆添加量7.5%,香蕉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0.2%,发酵时间7h,以此条件制作的山药香蕉风味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五指山绿茶为原料,研究绿茶汁的浸提工艺和绿茶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茶水比i:70(g/mL),浸提温度85%,浸提10min,所得的茶汁感官品质良好。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绿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05%,蔗糖添加量190g/L,初始pH值4.0,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生产的绿茶酒色泽黄绿透明;酒香淡雅,茶香怡人;酒体丰满,酸甜适口;具有本品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赵丛丛  黄慧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33-8334,8385
[目的]提高碎茶末的利用价值,开发碎茶末功能饮料.[方法]以碎绿茶末、茉莉花、牛磺酸、维生素C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枇杷蜜、柠檬酸钠等,研制出一种抗氧化的功能性饮料.[结果]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为:以1L茶饮料计,碎绿茶末11 g,茉莉花5.6g,牛磺酸100 mg,维生素C68 mg,白砂糖40 g,枇杷蜜为5 g,柠檬酸钠490 mg.[结论]研究可为废弃碎茶末的资源利用提供新的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柠檬汁用量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及速溶柠檬茶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绿茶和柠檬为主要原料,分别经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速溶柠檬茶粉,考察柠檬汁添加量对绿茶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柠檬汁与茶汤比为1∶19时的口感最佳;柠檬汁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茶汤色泽加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80℃,流速为3 m L/min)和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参数:冷阱温度-45℃、真空度60 Pa)制得的速溶柠檬果茶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结论]柠檬汁用于速溶绿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产品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制茶多糖口服液的最佳配方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常熟"沙家浜"粗老茶叶为原料,提取并纯化得到茶多糖。以茶多糖为主要成分,白砂糖、蜂蜜、柠檬酸为配料,优化茶多糖口服液的配方,并通过研究茶多糖口服液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茶多糖口服液的最佳配方为茶多糖的添加量0.3%,白砂糖4.0%,蜂蜜3.0%,柠檬酸0.1%。茶多糖口服液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对羟自由基。[结论]制得的茶多糖口服液酸甜适中,有浓郁的绿茶香气,口感清爽,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刘智伟  郑二丽  许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75-12676,12678
[目的]结合绿茶和牛奶的双重有益作用,研制集营养与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绿茶酸奶.[方法]试验以全脂奶粉和超微绿茶粉为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经发酵研制出一款绿茶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试验表明,绿茶粉的最佳的添加量为0.3%,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h,在4℃下可以贮藏5d.[结论]试验研制出的绿茶酸奶色泽均匀,呈淡绿色,组织细腻,略带绿茶的清香,酸甜适中,兼有营养与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发酵型普洱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保健普洱茶饮料。[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酵母菌共生发酵,考察了普洱茶浸提和茶饮料发酵过程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并对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详细探讨。[结果]发酵型普洱茶饮料最佳加工工艺为茶水比1∶8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5 min;接种最佳条件为保加利亚乳杆菌(Lb)和嗜热链球菌(St)按1∶1接入,接种量4%,38℃下发酵8 h后接入0.2%酵母菌,28℃下发酵24 h;调配p H 4.5,蜂蜜添加量为4%;温度135℃,5 min瞬时灭菌。[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发酵茶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n the Amount of Green Tea Cre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tea cream and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contents in the original green tea infus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s of tea cream in the green tea infusion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different parts of new shoots were varied. There were many chemical compon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green tea cream. However, there were only the contents of caffeine (Y=0.85, P<0.01) and polyphenols (Y=0.65,P<0.05) in the original green tea infusion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green tea cream.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overall chemical componen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affeine and gallated catechins in the original green tea infusion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P<0.0 1) on green tea cream levels. Cream (g L-1)=-172.071+ 0.129×Ccaffeine+0.024×Ggallated catechins (R2=0.936). The amount of green tea cream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contents of gallated catechins and caffeine in the original tea infus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that catechins, minerals, and polysaccharides were the important chemical components in the formation of green tea cream.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藜蒿绿茶饮料新工艺、配方、关键技术等进行研究,以新鲜藜蒿、绿茶为主要原料,加以白砂糖、柠檬酸为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有保健功能的复合型饮料。试验结果表明:该饮品的最佳工艺为藜蒿汁10 ml,绿茶茶汁200 ml,白砂糖6 g,柠檬酸0.06 g。最佳稳定剂CMC-Na添加量为0.03%,在该工艺条件下的产品呈浅黄绿色,具有藜蒿特有的香气,酸甜可口,呈均匀液体状。  相似文献   

18.
绿茶下脚料中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茂云  祝长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48-15551
[目的]为绿茶生产过程中下脚原料的综合利用寻求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时微波功率、时间、进料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茶下脚料中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参数:微波功率500W,进料量800ml,微波处理时间190s。模型预测可获得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6.32%,验证实际提取率为16.29%。[结论]响应曲面法优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切实可行,远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工艺获得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绿茶浸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个因子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沁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