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籽粕具有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和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缺点,其利用受到极大制约。在加拿大随着双低油菜的育种成功,提高菜籽粕质量和提高菜籽粕利用率的研究,进一步受到重视并取得较大进展,现对加拿大Manitoba大学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1 提高菜籽粕质量从菜籽加工开始双低菜籽粕的蛋白质质量受到加工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蒸炒、机械挤压和脱溶等。蛋白质损害的程度受温度、时间、水分含量和含糖量的影响,加工过程中加热可能导致某些氨基酸的消化率下降,特别是赖氨酸。因此加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以使氨基酸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3.
双低菜籽粕中的芥子甙和单宁等毒素含量大大低于普通菜籽粕含量。双低菜籽粕作为一种高蛋白饲料替代产品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适当比例的双低菜籽粕替代豆粕养猪,不仅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同时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使用双低菜籽粕替代豆粕养猪试验作一初报。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处理“双低”菜籽粕饲喂生长肥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36头新英系大白(二元杂交)生长肥育猪(去势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两个重复),进行复合酶制剂处理“双低”菜籽粕的饲喂试验。对照组为100%豆粕线,试验组分别为未加酶处理和加酶处理“双低”菜籽粕组,“双低”菜籽粕的配合比例为前期13%、后勤18%。结果表明,加酶处理组前期平均日增重(ADG)与对照组接受,高于未加酶处理组(P〉0.05),后期ADG与未加酶处理组接受,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
酶制剂处理“双低”菜籽粕饲喂生长肥育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6头新英系大白 (二元杂交 )生长肥育猪 (去势公猪 ) ,随机分为3组 (每组12头 ,两个重复 )。进行复合酶制剂处理“双低”菜籽粕的饲喂试验。对照组为100%豆粕组 ,试验组分别为未加酶处理和加酶处理“双低”菜籽粕组 ,“双低”菜籽粕的配合比例为前期13%、后期18%。结果表明 ,加酶处理组前期平均日增重(ADG)与对照组接近 ,高于未加酶处理组 (P>0.05),后期ADG与未加酶处理组接近,均低于对照组 (P>0.05),全期各组ADG接近。前期日采食量 (ADFI)各组接近 ;后期及全期加酶处理组ADFI略优于未加酶处理组 ,但均低于对照组。前期料肉比加酶处理组最好 ,后期料肉比不加酶处理组最好。加酶处理组的腹泻频率明显低于其它组。试验两组综合经济效益接近 ,均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选取288羽健康的136日龄伊莎褐青年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96羽,设3个重复,每重复32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对照组日粮中以13%双低菜籽粕代替50%的豆粕,试验2组在试验1组基础上添加双低菜籽粕专用预混料,各组间营养水平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量、产蛋重和饲料报酬均无明显差异(P>0.05),以双低菜籽粕替代豆粕并添加专用预混料后产蛋率有提高的趋势(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1组高0.97和2.01个百分点);试验组蛋壳重、蛋壳厚度和蛋哈夫单位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P>0.05);生鸡蛋及煮熟后均无特殊气味。试验表明:产蛋鸡日粮中以13%双低菜籽粕代替50%的豆粕并添加专用预混料有改善蛋鸡产蛋性能的作用,经济效益提高,而对鸡蛋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畜牧杂志》2017,(4)
本试验以豆粕为参比饲料,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国产双低菜籽粕与加拿大双低菜籽粕的瘤胃发酵和动态降解率差异。3种蛋白源饲料与晨饲前采集的瘤胃液进行培养,并在培养后2、6、12、16、24、30、36、48 h记录累积产气量,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三者的累积产气量变化趋势相似;国产双低菜籽粕的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a+b)显著低于豆粕和加拿大双低菜籽粕(P0.05),三者的快速产气部分(a)差异显著(P0.05);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受蛋白源种类、培养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极显著(P0.01);三者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极显著(P0.01);豆粕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有效降解率最高,国产双低菜籽粕最低(P0.05),而加拿大双低菜籽粕则居中。 相似文献
15.
16.
普通菜籽粕中的粗蛋白含量为35%~39%,由于其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主要是硫甙、芥酸和植酸等,硫甙降解产物如噁唑烷硫酮(OZT)、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和腈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可使输入甲状腺的碘化物不足而引起甲状腺素分泌紊乱,刺激甲 相似文献
17.
18.
19.
<正> 浓缩饲料的广泛使用解决了农村养猪缺少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的问题。鉴于目前生产的猪用浓缩料品种繁多效果不一,我们选用了“871”和“001”饲料,于1991年10月14日至1992年元月27日在吉安地区畜牧兽医站进行了对比试验。为我区选择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朝勤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5,(6)
BF——饲料精(即发酵血粉)是襄樊市生物化学研究所与襄樊市肉联厂研制成功的营养饲料添加剂。它是用新鲜猪血与糠饼类为原料接种微生物后以固体通风发酵新技术发酵成熟,干燥、粉碎而得。经测定:该产品粗蛋白含量为33%左右,能量在4千大卡/公斤以上,粗脂肪含量0.56%,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29倍多。 84年8月9日在襄樊市原种场猪场(原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