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1日龄商品代AA肉鸡9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分别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和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食糜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粗酶制剂显著降低了肉鸡的料重比(P<0.05),有提高肉鸡1~42日龄日增重和出栏体重的趋势(P<0.10);在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肉鸡食糜的黏度(P<0.05)。结果揭示,添加粗酶制剂可以降低肉鸡肠道内食糜的黏度,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小麦代替部分玉米并添加酶制剂对育肥蛋公雏的饲喂效果,我们用1 日龄新罗曼蛋公雏为试验动物, 用小麦代替玉米用量的1/3 和2/ 3 并添加好特美 X 或华芬酶Ⅰ,试验期70 天。结果表明:小麦代替不同比例的玉米并添加酶制剂后, 对其成活率和采食量无影响, 但腿部色泽随玉米用量减少黄色度下降。用小麦代替玉米用量的1/ 3 和2/ 3 并添加好特美 X , 对育肥蛋公雏的日增重、饲料报酬有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也好于玉米—豆粕型日粮, 但发现用小麦代替玉米用量的2/ 3 时腿部色泽较浅, 影响商品性。用小麦代替1/ 3 和2/ 3 的玉米并添加华芬酶 I, 前者有利于育肥蛋公雏的增重和提高饲料报酬, 后者可导致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下降,2 种代替比例并添加华芬酶 I 经济上均不合算。因此目前情况下, 综合考虑, 以小麦代替1/ 3 玉米并添加好特美 X 在生产上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对肉中鸭生产性能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2日龄奥白星肉中鸭360只,研究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小麦酶制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分成3组,即小麦-豆粕型饲粮组(负对照)、小麦-豆粕型加木聚糖酶组(负对照+酶)和玉米-豆粕型饲粮组(正对照),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015%酶制剂组比小麦-豆粕型饲粮组日增重提高5.48%(P<0.05),同时,料肉比明显著降低(P<0.05),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8.72%,差异显著(P<0.05);与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处理相比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和增重饲料成本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在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小麦酶制剂)具有一定的生产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组合的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360羽,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小麦型高能饲粮、小麦型低能饲粮和添加不同酶制剂组合的小麦低能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结果表明:小麦型低能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表观代谢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合均可显著改善低能饲养肉鸡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其表观代谢能(P0.05),其中以添加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组合和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合两组对肉鸡生产的效果最好,但不同酶制剂组合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4~9周龄海兰褐青年蛋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7家不同公司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制剂产品对饲喂小麦型日粮蛋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旨在为青年蛋鸡应用小麦日粮奠定基础.试验于蛋鸡21日龄时,选取体重相近的蛋鸡1 120只,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不同处理蛋鸡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对照日粮及小麦型基础日粮+不同酶制剂产品的试验日粮,7种酶制剂中,4种为国产酶制剂,3种为进口酶制剂.结果显示:①饲喂对照组日粮与添加7种不同酶制剂产品的小麦日粮对青年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②饲喂对照组日粮与添加7种不同酶制剂产品的小麦日粮对青年蛋鸡ND、AIH5-4、AIH9抗体水平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③饲喂对照组日粮与添加7种不同酶制剂产品的小麦日粮对青年蛋鸡日粮粗蛋白消化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有1组日粮粗蛋白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青年蛋鸡小麦日粮中添加上述7种酶制剂产品中的6种均能使小麦日粮达到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相当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木聚糖酶水平与肉鸡生产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饲养试验来考察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确定木聚糖酶与饲料原料的定量关系。试验采用2个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以玉米-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在每种基础饲粮中添加4个水平的木聚糖酶构成处理试验饲粮,试验共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趋势;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玉米、小麦、豆粕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1500、3000、1500IU/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不同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00只快大型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6个组:A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组(作为正对照组);B组为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组(作为负对照组);C、D、E、F组为在负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250g/t酶制剂产品Ⅰ、Ⅱ、Ⅲ、Ⅳ,试验为期51天,分1-21日龄与22-51日龄两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21日龄日增重最小的是负对照组,分别比正对照组、试验C、D、E低4.32%、6.50%、4.62%、2.49%,均差异显著(P0.05),增重最大的为C组。从整个生长期来看,日增重最低的是负对照组,比试验C组低3.05%,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最高的是C组,但与其他酶制剂添加组的D、E、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成分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1日龄Cobb肉仔鸡8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2000 U/g木聚糖酶+800 U/g葡聚糖酶,试验分为3个阶段,1~14 d,15~28 d和29~42 d。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了28~42 d肉鸡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P <0.05),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P <0.05)。对于试验全期,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了1~42 d肉鸡能量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P <0.05)。酶制剂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屠宰率和腿肌率(P <0.05)。对照组与酶制剂组对肉鸡胴体干物质、脂肪和灰分含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日粮添加复合酶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8和42 d肉鸡血液T3的含量(P <0.05),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血液T4的含量(P <0.05),同时酶制剂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血液葡萄糖的浓度(P <0.05)。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组显著降低了28和42 d肉鸡血液尿酸含量(P <0.05),显著提高了14和42 d肉鸡血液甘油三酯含量(P <0.05)。综上所述,1~42 d肉鸡日粮添加2000 U/g木聚糖酶和800 U/g葡聚糖酶可以显著改善料肉比,提高屠宰性能,可改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部分代谢物的浓度,但对胴体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小麦杂粕型日粮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开发节粮型日粮提供依据。选取体重(59.15±1.56)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7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酶制剂1,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酶制剂2,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酶制剂1+酶制剂3。结果表明:小麦杂粕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使生长肥育猪日增重达973g,料肉比达2.26;其中试验3组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和试验3组差别不显著;料肉比试验3组最低,其次为试验2组和试验1组。结论:小麦和杂粕中添加合适的酶制剂可以达到和玉米豆粕同样的生产性能,生长肥育猪日粮中至少可以替代46%的玉米豆粕。  相似文献   

10.
960只1日龄双鬼头肉鸭用于研究特威宝TMSSF在肉鸭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类型和特威宝TMSSF对肉鸭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200PU/kg特威宝TMSSF以及在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300PU/kg特威宝TMSSF有提高肉鸭日增重和改善饲料转化率的趋势,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特威宝TMSSF可提高胫骨灰分含量。日粮类型和特威宝TMSSF对49日龄肉鸭的胫骨灰分中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特威宝TMSSF有提高胫骨钙含量的趋势。研究说明在肉鸭日粮中添加特威宝TMSSF可以提高肉鸭的养分利用效率,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用肉鸡和火鸡进行的试验表明,木聚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能提高玉米-豆粕日粮的消化率。数据表明,消化率的提高可能不是由于对日粮本身产生作用的结果,而可能是鸡本身的消化效率得到了提高的缘故。长期以来就一直认为以玉米和豆粕为基础的日粮是优良的猪、禽日粮。世界上有些地区也用小麦和大麦来提供能量和部分蛋白质,但还是总是将其与上述黄金标准———玉米———进行比较。近10年来的重要改变就是在以小麦和大麦为基础的家禽日粮中应用了酶制剂。添加酶的主要作用就是减轻或消除了日粮中非淀粉多糖的有害作用。如今,以小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复合酶制剂对采食玉米-豆粕日粮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健康石歧杂肉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其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另外3个处理组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3%、0.4%商品复合酶制剂,测定酶制剂添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科宝肉鸡商品代1日龄公雏3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各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1饲喂基础饲粮,处理2饲喂基础饲粮+150 g/t NSP复合酶制剂F。1-21 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22-42 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杂粕型饲粮,低温制粒。结果表明,在1-21 d肉鸡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制剂F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无改善作用,而在高杂粕(3%菜粕、3%棉粕和8%DDGS)的玉米-豆粕-杂粕型肉鸡饲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制剂F对22-42 d和1-42 d肉鸡生产性能均有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22-42 d肉鸡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酶制剂在玉米─豆粕─棉粕型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因不具有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影响对植物性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添加特定复合酶制剂,可裂解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使家禽顺利消化其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进肉鸡生产性能。玉米─豆粕─棉粕型肉鸡日粮属高纤维、低能日粮,为了解添加酶制剂的玉米─豆粕─棉粕型日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对添加效应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酶制剂酶制剂为爱维生(Avizyme)XP1500,由芬兰饲料国际有限公司(FINNFEEDSINTERNATIONALLTD)提供。l.2试验鸡和分组选择发育正常的艾维茵商品代1日龄公母混合雏8000只,随…  相似文献   

15.
2个系列试验研究小麦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及血液中血糖、尿酸和某些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1将7日龄雏鸡72羽随机分为3组,即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5%浙江酶-1组和小麦日粮加0.15%赤峰酶组。试验2将7日龄雏鸡248羽,随机分为8组,即玉米基础日粮组、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0.2%、0.5%浙江酶-2组和小麦日粮加0.1%、0.2%、0.5%芬兰酶组。试验1结果表明,和小麦组相比,添加0.15%浙江酶-1组雏鸡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下降但不显著(P>0.05);而添加0.15%赤峰酶组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但均未达到显著(P>0.05)。试验2结果表明,和小麦日粮组相比,添加浙江酶-2各组雏鸡增重提高9.3%-15.7%(P<0.01),料重比降低6.3%-10.8%(P>0.05);添加芬兰酶各组雏鸡增重提高6.2%-9.7%(P<0.05),料重比降低4.2%-13.3%(P<0.05);添加酶各组和玉米组相比,雏鸡增重无明显差异。试验1和试验2血液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使雏鸡T4、IGF-1水平显著提高(P<0.05),对T3、胰岛素、血糖和尿酸含量未发现明显影响(P>0.05),提示酶制剂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激素促进雏鸡生长。  相似文献   

16.
用256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肥育阉割公猪(体重55千克左右)为试验对象研究肥育猪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NSP)水解酶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组(A)、玉米-豆粕型日粮加酶组(B)、小麦-豆粕型日粮组(C)和小麦-豆粕型日粮加酶组(D)四个处理。每个处理四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四个处理的配方营养水平符合N R C的要求,且保持一致。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与未添加组比较日增重增加了3.02%(P<0.05),而料肉比下降3.56%(P<0.05),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组与未添加组比较采食量没有差异,日增重增加了6.70%(P<0.05),而料肉比下降了4.14%(P<0.05)。从本试验可以看出,无论是玉米-豆粕型日粮还是小麦-豆粕型日粮添加NSP复合水解酶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肥育猪生长性能,但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NSP水解酶,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80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鸡。对照组饲喂不加酶制剂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2~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50、350、500 g/t脂肪酶。试验期为42 d,分1~21日龄和22~42日龄两个阶段。结果表明:(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脂肪酶可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2)脂肪酶添加水平为350 g/t可显著提高1~21日龄白羽鸡饲料转化率(P<0.05)和22~42日龄白羽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P<0.05);(3)饲料中添加350 g/t脂肪酶能显著提高脂肪、磷和干物质的表观利用率(P<0.05);(4)添加脂肪酶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钙的表观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脂肪酶添加水平为350 g/t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选取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88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羽。研究在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降低日粮代谢能水平50kcal/kg并添加复合酶(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和复合酶 内源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在复合酶中有无必要复配内源酶。结果表明:降能50kcal/kg影响了肉鸡的生产性能,而酶制剂的添加能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和料重比;另外,添加100g/t组与300g/t组获得了相近的生产性能,因此两种酶制剂的最适添加量为100g/t;复合酶组获得了比复合酶 内源酶组更好的生产性能,说明复合酶中没必要配入内源酶。结果提示,酶制剂能较好的提高肉仔鸡日粮的代谢能值,试验酶制剂至少提升肉仔鸡日粮代谢能50kcal/kg,复合酶中没必要复配入内源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用小麦替代玉米并添加重组外源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将300只8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1组(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1组(小麦替代40%玉米+酶制剂)、处理2组(小麦替代60%玉米+酶制剂)、处理3组(小麦替代80%玉米+酶制剂)和对照2组(小麦替代60%玉米)。试验为期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1组相比,处理1组除42日龄胸肌重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2组除全期采食量、腿肌重外,其他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均显著下降,42日龄十二指肠相对长度、相对质量、以及回肠和盲肠相对质量分别增加12.12%、16.67%、19.23%和15.00%,添加重组外源酶后分别下降14.05%、19.05%、22.58%和21.74%(P0.05);处理3组各项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较对照1组降低,但优于对照2组。结果提示:在8~42日龄时,以小麦替代40%玉米并添加源于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重组1,3-1,4-β-葡聚糖酶和源于真菌Neocallimastix frontalis的重组木聚糖酶饲喂AA肉仔鸡,可以取得同玉米-豆粕型日粮相同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类型和β-甘露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子随机试验设计。A因子为日粮类型(玉米-豆粕型、玉米-30%小麦-豆粕型和小麦-豆粕型),B因子为β-甘露聚糖酶添加水平(0 g/t和500 g/t)。选用576羽健康的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鸡(公母各半)。结果表明:日粮类型和β-甘露聚糖酶间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前期干物质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肉仔鸡试验前期和后期平均体增重均显著高于饲喂小麦-豆粕型日粮的肉仔鸡,且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肉仔鸡体增重,而显著降低了料肉比(P0.05)。试验前期,随着小麦添加水平的提高,肉仔鸡干物质利用率、氮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Apparent Metabolic Energy,AME)均显著递减(P0.05);试验后期,玉米-豆粕日粮组肉鸡干物质利用率、氮利用率和AME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高比例小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有负面影响,而添加β-甘露聚糖酶能够改善这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