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夷山米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种群基本属于进展型或稳定型,幼龄级个体多,中老龄级个体少.不同海拔的种群密度存在差异,其中C种群密度最大;静态生命表显示,种群在Ⅰ、II径级时死亡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到了Ⅳ、Ⅴ径级,由于生理衰老死亡率又上升;种群期望寿命在II、Ⅲ、Ⅳ径级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期望寿命逐渐下降;不同海拔的米槠种群的存活曲线均接近于Deevey Ⅲ型.米槠种群动态是环境因素与生物学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大气湿度、光照和土壤有机质等影响较大.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种群应该以保护为主,适当抚育的措施,促进群落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米槠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2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成米槠林群落的优势种群绝大多数为广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天然米槠林的取样和调查,比较了随机样方、相邻格子样方、中心点四分法、最近相邻法和最近个体法的效用,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抽样方法具有大体类似的精度,其中又以相邻格子样方的抽样误差为最小,最为适用;以相邻格子法对该群落进行种群多样性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多样性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逐渐趋于稳定,即种群多样性指数与样地面积符合y=axb的关系,其转折点的样地面积约为1000m2.  相似文献   

4.
福建武平帽布火烧前米槠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福建武平帽布火烧前米槠群落生态现状系统调查资料,运用立木级结构对米槠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及米信与其它植物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槠种群立木级结构和存活曲线呈增长型,分布格局为负二项分布,米储与其它植物正联结种对有52对、负联结种对97对.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米槠林优势种群的竞争格局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 ,以优势种群在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 ,采用Lotka- Volterra竞争方程探讨武夷山米槠林的 4种优势种群 (米槠、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黄瑞木 )的竞争格局 .结果表明 :平衡状态时 ,米槠、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和黄瑞木相对优势度分别为 5 7.1 0 %、 5 .69%、 33.5 4 %、 3.67% ,即米槠和罗浮栲占据主林冠层 .同时模拟不同尺度的人为干扰 ,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干扰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都不显著 ,结果可为米槠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凋落数量、 组分及季节动态特征.采用凋落叶直接收集法,于2013年开始对建瓯(主林层平均年龄200年)和武夷山(主林层平均年龄50年)两地的米槠天然林进行为期1年的月凋落物收集并测定其质量和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建瓯和武夷山米槠天然林年凋落物总量分别为9530.49、5590.18 kg·hm-...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双重抽样和相对变比生长模型(y=ax~be~(cx))测定米槠人工林在疏开状态下的生产量。10年生米槠林分生物量为72.317t·ha~(-1),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为71.404、0.305和0.606t·ha~(-1),乔木层占98.74%;乔木层中树干(包括树皮)、树枝、叶和根系的生物量分别为26.410、24.170、7.413和13.411t·ha~(-1),树冠生物重占44.23%,产生较大的倾斜分配。林分叶面积指数为5.478m~2/m~2,林木现存单株生物量达到166.45±62.55kg。林分生长质量好,Ⅰ级木生物量占47.77%。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米槠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6种典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频次分析法(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测定了武夷山来槠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武夷山米槠林群落10个优势种群从幼树时期到成树时期大多为聚集分布,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研究结果可为米槠林群落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龙栖山黄山松种群优势度增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应用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研究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种群基面积增长规律,指出黄山松在不同林型下和同一林型不同密度下的基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  相似文献   

10.
福建武平米槠种群生态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应用R尺度法对福建武平米槠种群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槠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均为聚集分布;种群分布格局动态随立木级增大聚集度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林分测树因子分析,该林分胸径大于42cm以上的材积比例最大;米槠株数最多、材积百分比也最大,马尾松株数虽少,但材积百分比居第二位.择伐对林分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大,伐前、代后近相等.采用皆伐,轮伐期为42年以上,而采用择伐,轮伐期为18年.  相似文献   

12.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火烧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福建武平帽布天然米储林火烧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前有38科58属92种,火烧后为46科83属125种,增加了8科25属33种(其中3种乔木、7种灌木、8种草本和16种藤本),消退了2科5属5种(其中1种灌木、3种草本和1种藤本).火烧前后属的成分都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为主,但火烧后侵入属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属为多.  相似文献   

13.
福建武平米槠林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1993年2月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火烧前群落生态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9科、58属、95种;其中灌木层在各层次中占首位,为25科、38属、70种.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种的分布型分析表明各层次均与华南地区关系较密切的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以灌木层最高,为4.948.  相似文献   

14.
粤北小红栲林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样方取样法对粤北小红栲 (Castanopsiscarlesii)林进行调查 ,并对粤北小红栲林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粤北小红栲林的植物种类繁杂 ,在 6 30 0m2 的样方面积中有维管束植物 184种 ,隶属于 5 9科 12 3属 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等 ;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 ,是广东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属于华南省中的粤北 -闽西南亚省 ,归属于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 粤北小红栲林植物的生活型谱以中高位芽植物和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粤北小红栲林的成层现象明显 ,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乔木层可再划分为 2个亚层 乔木、灌木的植物种类较多 ,草本植物和层间植物种类较少 粤北小红栲林的林分密度为 3144株·hm 2 ,林木的平均距离为 1.69m  相似文献   

15.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火烧后植物种类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福建武平帽布天然米槠林皆伐火烧后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幼树层重要值最大者为阳性树种(山乌桕Sapium discolor)、灌林层重要值最大者为阳性树种(茶秆竹属一种Pseudosasa sp.),而火烧前幼树层重要值最大者(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变为第二位、灌木层重要值最大者(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也变为第二位;其它层次火烧  相似文献   

16.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重要值大于10%的树种年龄结构和重要值最大的树种的生长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米槠、刨花楠、木荷和丝栗栲属于增长种群,沉水樟、罗浮栲、华杜英和虎皮楠属于稳定种群,直杉木和马尾松属于衰退种群;米槠树高生长最大值出现在30~36年生,直径生长最大值出现在36~40年生,材积生长在26年生以后逐渐加快,到40年生时尚未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