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干青贮是近年来,欧美各国采用低水分青贮法,亦称半干青贮。苜蓿常规青贮不易成功,国内外目前采用半干青贮,是使苜蓿迅速风干,含水量降到40%~50%再进行青贮。这种青贮饲料兼有干草和青贮的优点。用此方法调制的青贮  相似文献   

2.
应用V-Score体系评价不同含水量苜蓿青贮饲料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苜蓿半干青贮适宜的原料含水量,本试验将初花期的苜蓿刈割,经过晾晒,分别在74.77%(未晾晒)、65.79%、54.15%、47.03%四个含水量状态下进行青贮,贮藏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含水量65.79%的苜蓿青贮后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好,含水量54.15%次之,经V-Score体系进行综合评定都为良好,二者是比较适宜的苜蓿青贮含水量。含水量47.03%和74.77%青贮苜蓿评价为尚可和不良。  相似文献   

3.
半干青贮亦称半干青贮,是使苜蓿迅速风干,含水量降到40%-50%再进行青贮,兼有干草和青贮的优点。由于苜蓿常规青贮不易成功,近年来,欧美各国采用低水分青贮法,用此方法调制的青贮料,基本上保持了原饲料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4.
半干青贮的原理和方法与一般青贮方法基本相同,都需厌氧贮存.一般青贮的原料含水率在70%~80%,而半干青贮原料含水量可降到40%~60%.为了获得较好的青贮质量,在进行半干青贮过程中,应掌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5.
给不同含水量的苜蓿分别添加不同糖分浓度的乳酸菌复合添加剂进行青贮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论苜蓿含水量的高低,添加剂处理的pH值降幅要明显大于不加添加剂的处理;半干青贮(65.9%)和高水分青贮(72.1%)条件下,添加糖分处理的青贮pH值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未添加糖分)处理,且随着糖分浓度的增加青贮pH值降幅增大;而在低水分青贮(43.8%)条件下,添加糖分处理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不一致。根据牧草青贮综合评分原则,较高含水量(72.1%)与糖分浓度(15%)组合处理的苜蓿青贮效果最好,在试验的第7d、第20d和第30d其青贮综合评分均为最高,分别为26、28和25。  相似文献   

6.
半干青贮是使苜蓿迅速风干,含水量降到40%~50%后再进行青贮,这种青贮饲料兼有干草和青贮的优点。由于苜蓿常规青贮不易成功,近年来,欧美各国采用低水分青贮法。用此方法调制的青贮料,基本上保持了原饲料的营养成分,养分损失仅为10%-15%,使原来难以青贮的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等都能获得较好的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苜蓿草在雨季容易发霉腐烂的问题,笔者提出了青贮、烘干、榨汁后烘干及汁液提取叶蛋白等可行的加工贮存途径。青贮中不论是否添加玉米粉、乳酸、乙酸及乳酸菌接种剂,只要晾晒至半干(含水量50%~60%)铡碎、压紧、隔绝空气,进行半干青贮,都能获得优质青贮苜蓿。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硝酸盐对苜蓿半干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以半干苜蓿为原料,在干物质含量大于50%的条件下,设置0.10、0.15、0.20 g/kg 3个NaNO_3添加量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270 d后测定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半干苜蓿原料不使用添加剂直接青贮可以获得品质较好的苜蓿青贮饲料;与对照组相比,0.2 g/kg的NaNO_3添加量处理对苜蓿半干青贮品质无影响,但具有抑制青贮发酵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安全范围内添加硝酸盐可以抑制发酵,并且有效保留苜蓿半干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调制的苜蓿主要营养成分奶牛瘤胃有效降解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方法调制的苜蓿对奶牛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对加酸苜蓿青贮、半干苜蓿青贮和苜蓿干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瘤胃有效降解率研究.结果显示:1)加酸苜蓿青贮的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均最高,但DM有效降解率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2)加酸苜蓿青贮和半干苜蓿青贮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苜蓿干草(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3)加酸苜蓿青贮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半干苜蓿青贮和苜蓿干草(PO.05);4)加酸苜蓿青贮ADF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苜蓿干草(P<0.05),加酸苜蓿青贮与半干苜蓿青贮之间、半干苜蓿青贮与苜蓿干草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新牧1号杂花苜蓿在半干发酵、半干+绿汁发酵液(PFJ)和半干+糖蜜(BM)+PFJ青贮处理条件下的青贮效果以及适口性。结果表明:半干+BM+PFJ处理青贮料CP与NDF含量与原料草差异小(P>0.05),CP含量仅相差0.14%,NDF相差1%,NH3-N含量和pH值最低,青贮品质相对最好,综合青贮效果和适口性,半干+PFJ优于半干+BM+PFJ处理,半干+PFJ是一种适于在畜牧生产中制作苜蓿青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半干青贮的原理和方法与一般青贮方法基本相同,都需厌氧贮存。一般青贮的原料含水率在70%~80%,而半干青贮原料含水量可降到40%~60%。为了获得较好的青贮质量,在进行半干青贮过程中,应掌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2.
半干青贮也称低水分青贮,具备青贮料、干草料的特性,由于该方法对营养损失量非常低,苜蓿等难以贮存的豆科牧草通过半干青贮方法可以形成非常优质的青贮料.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苜蓿半干青贮饲料调制方法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赴苏摩尔达维亚考察,现将马拉耶斯特国营农场和农场联合体苜蓿半干青贮料制作工艺介绍如下:该农场利用自给生产加工调制的饲草干草、甜菜、青贮料和半干青贮料饲养奶牛,其中苜蓿半干青贮已推广使用多年。经加工调制后的半干肯贮苜  相似文献   

14.
给不同含水量的苜蓿分别添加不同糖分浓度的乳酸菌复合添加剂进行青贮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论苜蓿含水量的高低,添加剂处理的pH值降幅要明显大于不加添加剂的处理;半干青贮(65.9%)和高水分青贮(72.1%)条件下,添加糖分处理的青贮pH值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未添加糖分)处理,且随着糖分浓度的增加青贮pH值降幅增大;而在低水分青贮(43.8%)条件下,添加糖分处理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不一致。根据牧草青贮综合评分原则,较高含水量(72.1%)与糖分浓度(15%)组合处理的苜蓿青贮效果最好,在试验的第7d、第20d和第30d其青贮综合评分均为最高,分别为26、28和25。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豆科牧草列为不宜单独进行青贮的材料,主要是因其青贮发酵所需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过低,发酵难于成功。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半干青贮技术,使得单贮豆科牧草也能成为优质的青贮饲料。半干青贮的原理是,当原料风干后含水量降至45%~55%时,半干植物的渗透压达到55~60个大气压,致使某些细菌如腐败菌、  相似文献   

16.
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宁夏以苜蓿为主的草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多年生人工苜蓿留床面积由1999年的6.7万hm^2增至2004年的32万hm^2,但是人工种植的苜蓿95%以上为陇东紫花苜蓿。品种比较单一。为了进一步丰富人工草地的苜蓿品种。2001—2003年宁夏大学农学院对推荐的6个苜蓿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观测和综合评价,同时用宁苜一号苜蓿进行了不同含水量苜蓿青贮试验,探索半干青贮苜蓿含水量的上限。以期为宁夏引黄灌区苜蓿种植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第一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原料,分别晾晒至含水量为60%和50%,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并以不添加乳酸菌菌剂的苜蓿作为对照进行青贮。结果表明,在60%和5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LP和LC后苜蓿青贮的p H值、氨态氮含量、大肠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在6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LP和LC后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60%含水量条件下苜蓿青贮中的皂苷含量显著高于50%含水量条件下的苜蓿青贮,香豆素含量却显著低于50%含水量(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LP和干酪乳杆菌LC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水分含量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青贮中皂苷和香豆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在60%含水量条件下,乳酸菌LP和LC显著降低紫花苜蓿青贮中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18.
袁柱  孙彦  陆继肖  冯子蓉 《草地学报》2015,23(1):194-199
采用比色法测定5个不同品种苜蓿(Medicago sativa)在2种含水量与添加剂处理条件下青贮前后总皂苷含量,研究其总皂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苜蓿青贮质量安全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青贮前5个不同品种的苜蓿总皂苷含量在8.0~10.0 mg·g-1之间,其中‘402MF’含量最高,为9.93 mg·g-1,‘Dormancy 6'最低仅为8.27 mg·g-1,表现出遗传差异.青贮后的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青贮前(P < 0.05),青贮前后‘多叶'紫花苜蓿总皂苷含量相差最大,达5.82 mg·g-1.含水量高青贮总皂苷含量高于含水量低青贮(P < 0.05);而同一含水量青贮下植物乳杆菌剂和干酪乳杆菌剂总皂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 < 0.05),其中含水量高青贮下,‘多叶'紫花苜蓿变化最大,干酪乳杆菌添加剂比对照低20.6%.表明苜蓿青贮后会增加其总皂苷含量,高含水量青贮要比低含水量的青贮变化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研究概况做了系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苜蓿添加剂青贮技术及各添加剂的作用特点,旨为我国苜蓿青贮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半干青贮技术在苜蓿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而苜蓿添加剂青贮技术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混合时间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混合青贮均匀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合理的苜蓿混合青贮工艺。本试验以80%、75%、70%、65%含水量苜蓿(M)为材料,选择玉米粉和麸皮(Y)作为添加剂,根据适宜含水量(60%)共设计7个添加处理(80%M+10%Y、80%M+15%Y、75%M+10%Y、75%M+15%Y、70%M+10%Y、70%M+15%Y、65%M+5%Y),5个混合时间处理(3、5、7、9、11 min),采用筛分法测定混合均匀度,烘箱烘干法测定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前含水量。结果表明:混合时间为5 min时,各处理的混合均匀度均可达到90%以上,其中70%M+10%Y混合均匀度最佳,为93.47%;混合时间为7 min时,80%M+15%Y混合均匀度最佳,为95.44%;混合青贮发酵前,65%M+5%Y的含水量随着混合时间的延长逐渐接近60%;75%M+15%Y的含水量在混合7 min时最接近60%,为59.41%。因此,合适的混合时间有利于调节苜蓿混合青贮均匀度和含水量,进而改善其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