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氨维乐锌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营养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生化稳定性及较高的生物学效价。在奶牛生产中,氨维乐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奶牛肢蹄健康、提高奶牛繁殖率、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等功能。文章对氨维乐锌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氨维乐锌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饲喂试验,探究日粮中添加赛乐锌对奶牛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50mg/kg的赛乐锌,奶牛血清锌浓度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尿素氮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不影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牛奶中乳锌的含量显著提高,使牛乳的品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铬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铬在体内主要以三价铬形式存在。铬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GTF)的组成部分,可促进胰岛素功能的发挥,参与机体糖、脂、核酸与蛋白代谢,降低血糖和脂肪沉积,维持RNA结构完整性,促进氨基酸吸收和转运。铬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在调节机体稳态、改善畜禽应激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在奶牛生产方面,铬能够调控奶牛瘤胃pH值、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缓解奶牛热应激,增强奶牛免疫力;通过血糖调节改善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促进奶牛产后恢复;调控奶牛生殖激素水平,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文章结合铬的生物学机制,综述铬在调控瘤胃发酵、改善奶牛生产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应用,为铬高效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孟庆翔 《饲料广角》2005,(20):27-29
4 氨基酸 4.1 蛋氨酸锌 蛋氨酸锌是蛋氨酸和锌的鳌合物,它具有抵 制瘤胃微生物降解的作用。与氧化锌相比,蛋氨 酸锌中的锌具有与其相似的吸收率,而且从尿中 的排出量更低,血浆锌的下降速度也更慢。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能够提高产奶 量,并降低奶中体细胞数。在生产条件下,蛋氨酸 锌还具有硬化蹄面和减少蹄病的作用。蛋氨酸锌 的添加量一般每头每天5-10g,或占日粮干物质 的0.03%-0.08%。  相似文献   

5.
奶牛微量元素锌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试验证实 ,锌是 2 0 0多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 ,与动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繁殖机能和免疫功能等密切相关 ,由此锌被称为“生命元素”。近几十年来 ,人们对锌在奶牛上的应用引起极大重视 ,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 ,NRC(1 989)规定的锌需要量 (40mg/kg)已不能满足高产奶牛对锌的需要 ,饲料中增加锌对产奶量、乳锌量的提高已被大量试验证实 ,奶牛锌营养研究也步入更新更深的阶段。1 锌在奶牛体内的分布、吸收和代谢锌广泛分布于奶牛体内各个组织 ,其中以骨骼、牙齿、肝脏和皮毛中含量较高。犊牛锌的吸收部位主要是在小肠 ,成年奶牛…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纤维素酶逐渐被应用于奶牛生产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国内外纤维素酶对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5%的高硒、高硒钴以及高硒钴锌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Medicago sativa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普通苜蓿青干草,研究高微苜蓿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和改善奶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和添加等量的普通苜蓿草干草相比,3种高微量元素苜蓿干草能显著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影响牛奶的营养含量,并且饲喂安全,无副作用。其中,高硒苜蓿草干草能提高产奶量8.6%(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8%(P<0.05),但显著降低了牛奶中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加强奶牛对饲料的利用,增加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6.5%(P<0.05)和33.1%(P<0.05)。另外,高硒钴和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还能改善牛奶的品质,其中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的22.15%(P<0.0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使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提高9.28%(P<0.05)、3.26%和4.69%。因此,在奶牛生产中适当添加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既能能提高奶牛的饲料转化率,又能提高奶的品质,而且安全又效果好,可以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中药增乳Ⅰ号进行了产后调理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羊草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受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GOT、ALP、钙、磷和血糖浓度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该方剂能够改善产后奶牛体况,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对预防多种产后疾病具有一定意义,适宜于奶牛产后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是从黄芩中提取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等生物功能.黄芩苷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和抗病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本文就黄芩苷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黄芩苷在奶牛生产中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60年人们开始认识到锌是反刍动物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研究证实,锌对各种生物都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和临诊意义,生物体内与锌有关的酶近200多种,奶牛缺锌后可引起一系列的生化紊乱,导致产奶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和乳质较差。相反,若锌过量,则奶牛发生急、慢性中毒,表现为贫血、产奶量下降、采食量减少等。本文着重就锌在奶牛营养上的作用及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乳制品产量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就脲酶抑制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氨基酸等,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了综述,以探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被誉为奶牛养殖革命中两大利器之一,对奶牛生产管理、选种选配及遗传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详细介绍北京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基础上,剖析了北京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提出了7点建议,即加大数据核查力度,确保数据准确;多渠道拓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解读培训,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加大采样设备与测定仪器技术创新,提高采样与测定效率;加强信息通路的集成与优化,不断提高测定体系的数智化水平;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障测定工作稳定运行;积极探讨、构建奶牛全产业链参与的性能测定体系,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应用水平;尝试开展有偿服务,增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竞争力,以期为其他省市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我国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近年来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黄腐酸的功能特点、来源以及在猪、奶牛、鸡等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归纳出在畜禽生产中应用黄腐酸可增强动物食欲,改善健康状况,增强抵抗力,提高生产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降低氨排放量。提出黄腐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绿色畜牧业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尿素可节约蛋白饲料的使用量,降低饲养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容易引起氨中毒,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尿素缓释技术可通过降低氨的释放速率而提高氮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尿素常用的缓释技术、应用效果,旨在为缓释尿素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脂肪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不仅可高效补充能量需要,且在改善机体脂类代谢、提高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作者主要就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适口性、消化率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就近年来脲酶抑制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氨基酸等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探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肽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乐能小肽,验证小肽对泌乳奶牛的增奶作用,同时通过计算投入产出的绝对、相对值,确定乐能小肽在奶牛实际生产中是否能给牧场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从本试验结果看,投入产出比达1:5.2,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在奶牛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人们认知,但如何正确、合理使用仍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奶牛生产中常见的微量元素铜、锌、锰、钴的作用,缺乏及添加过量的危害,以及不同使用形式(有机、无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养殖生产者合理使用微量元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受胎率是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是奶牛生产过程的重点工作。由于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奶牛业的经济效益,但如何提高奶牛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20.
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21 天到产后21 天的这段时间。围产期由于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能量负平衡是规模化牧场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索围产期奶牛疾病的预防方案,减少产后淘汰率,增加奶牛的使用年限,选取围产前期3 胎以上的荷斯坦牛40 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天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保增乐30 g,对照组按照牧场正常饲喂方式进行饲喂。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奶量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淘汰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产前期每天添加30 g保增乐对于降低奶牛分娩应激,提高奶牛产奶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