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致病机理及病理特征,对3月龄的家兔以1.5×1012cfu剂量滴鼻感染,观察家兔发病临床表现及死亡后病理变化。剖检并采集感染死亡后家兔各器官观察制作切片及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家兔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死亡家兔剖检表现呼吸系统病变严重,主要为小叶性肺炎,气管黏膜充血和少量出血点;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局部肺脏组织充出血及水肿,肺泡巨噬细胞显著增生,肺泡腔内充满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细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通过验证表明,败血波士杆菌主要引起肺脏病变,最终导致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否可以感染家兔,将不同浓度梯度的M.bovis分离株通过滴鼻法感染家兔呼吸道,观察感染后家兔的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肺脏组织病理变化等来确定家兔的感染情况,并从病变家兔的肺脏和血液中分离出病原,纯化后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进一步测序做亲缘关系的分析,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0×108 CCU/mL的M.bovis能引起家兔发病,1.0×1010 CCU/mL的M.bovis感染后家兔出现轻微的精神状态;剖检可见胸腔积水、肺脏轻微的大理石样病变且伴随水肿、结节等;从肺脏病变组织切片可见肺泡腔出血,肺泡间隙增宽,细支气管上皮黏膜坏死和脱落;将家兔血液和肺脏分离到的病原菌经PCR鉴定和测序,结果鉴定为M.bovis,且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证实家兔为M.bovis的易感动物,为M.bovis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bovis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梅花鹿源坏死梭杆菌HNFnf分离株以不同浓度菌量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尝试建立家兔感染坏死梭杆菌肝脓肿模型。通过观察家兔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建立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家兔感染模型。攻毒家兔7 d内全部死亡,死亡前家兔表现为采食减少、喜卧、后肢无力、消瘦等。尸体进行病理剖检可见明显病理变化,肺脏表面大量出血,且伴有结节样病变;肝脏质地较软,出现均匀的灰黄脓肿;脾脏严重肿大,呈暗紫色;肾脏多处出血斑;严重的肠道胀气,膀胱积尿。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肾脏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之间有少量的粉红色纤维素渗出;肝脏中形成明显的染色深蓝的脓肿结构,其周围有大量细胞核深染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肝小叶固有结构消失,肝细胞脂肪变性;肺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红染的纤维素渗出。采取耳缘静脉攻毒方式,该细菌对家兔的最低致死量为1.2×1014 CFU。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只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毒的病羊进行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了解此病毒对绵羊机体的主要侵害器官及其他各器官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剖检可见肺脏膨隆,体积增大、充满胸腔;肺的表面和切面上见到大小不一、质度较实的黄白色小结节;有些病例肺胸膜的脏层与壁层发生黏连;在支气管、细支气管内可见白色泡沫状的黏液。组织学检查可见肺泡壁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向肺泡腔内或细支气管腔内生长;邻近部位的肺泡腔内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增生。从观察结果中可以看出,绵羊肺腺瘤病毒主要侵害肺脏和机体的免疫器官,可为绵羊肺腺瘤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患病死亡斑海豹 ( Phoca vituliuslinnatus)剖检发现心包膜、胃黏膜及肠壁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肝脏淤血、肿大 ;肺膨大、充血。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 ,心肌纤维断裂 ,有部分颗粒变性 ;胃黏膜部分脱落 ;肺泡壁由于毛细血管充血以及浆液性炎性浸润而显著增厚 ,部分细支气管和肺泡腔中渗有浆液以及脱落的细支气管上皮和肺泡壁上皮细胞 ;肠黏膜严重脱落 ,部分肠腺细胞崩解坏死 ,肠壁平滑肌有严重出血及色素沉着。结合临床表现认为该斑海豹因肠炎导致全身感染而死亡 ,对其发病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某宠物主人送检1只4月龄泰迪犬,初步确诊为冠状病毒感染,于输液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可见整个肺脏呈深红色,肺叶边缘呈粉红色,切面深红色,支气管断端有大量红色液体渗出;剖开气管可见其浆膜面呈暗红色,腔内充满红色清亮液体;心脏左右心室扩张,质地柔软,心尖钝圆,呈心力衰竭心。对各个脏器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主要病变表现为肺脏弥漫性淤血、水肿,心肌纤维局部溶解坏死。诊断该犬因感染冠状病毒后初次洗澡应激加重病情,并且随着大量静脉输液导致或加剧急性肺水肿发生,最终造成该犬急性死亡。对该病例进行了系统地病理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为犬科动物和其他动物发生类似病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2年2月,某地区几个养兔场断奶前后的仔兔先后发生以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主要剖检病变为肺脏充血、水肿和出血斑、气管及喉头粘膜充血、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并鉴定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兔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兔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生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为特征。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气候易变的春秋两季,当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发病。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防治将会对畜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4月,锦州市某养殖场发生了家兔大量死亡的病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波氏杆菌感染。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猪丹毒杆菌人工感染2月龄肉鸽,对其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猪丹毒杆菌肉鸽在接种细菌后12h出现症状,18~45h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肠道卡他性炎,脾呈典型的败血性变化,心、肝、肾、肺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在感染肉鸽的心、肝、肾、肺等组织出现炎症及坏死性脾炎等病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4,(8):1314-1318
经PCR检测南京某养殖场送检的表现为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家养野猪病原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病仔猪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及PCV2抗原在淋巴结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剖检病死仔猪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和间质性肺炎。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等免疫器官淋巴滤泡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非淋巴组织病变主要为肺脏呈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肝脏局灶性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肺脏和肝脏病灶内也可见少量多核巨细胞。PCV2主要分布于淋巴组织内单核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肺泡壁Ⅱ型上皮细胞内,肾小球内也可见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小鼠心源性肺水肿肺脏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试验以昆明小鼠为模型动物,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导致小鼠产生心脏和呼吸系统血液循环障碍,然后采用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的检测方法对试验小鼠的肺脏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以确定心源性肺水肿肺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小鼠支气管管壁间隙增宽,血管扩张,红细胞积聚;肺泡管腔狭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张、气肿等缺氧变化。电镜观察可见,小鼠支气管上皮肿胀,气管内有红细胞和浆液产生;支气管黏膜肿胀增厚,气管黏膜表面纤毛断裂、脱落;病变肺泡中隔断裂,肺泡融合扩张,肺泡体积增大。说明将剂量为0.01~0.03 m L/g的肾上腺素注射到小鼠体内均可导致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临沂地区某养兔场饲养新西兰肉兔2000只,1999年4月,3月龄的肉兔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和慢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主要剖检病变为肺脏充血、水肿、化脓灶和肉变区,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不高。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肉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病兔早期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降低。后期表现为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多数病例鼻腔流出粘液性、甚至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延长逐渐消瘦,最后死亡。病程较长,一般经过…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2001年2月26日廊坊市白家务王某养母兔27只,连同自繁自养的仔兔及青年兔100多只,兔在30日龄至60日龄发病较多,呈零星死亡,共死亡25只。二、症状及病变病兔初期鼻腔流出少量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后期呈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食欲不振,逐渐消瘦。剖检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充满黏液或稀脓液。肺脏有大小不一大者如鸽蛋,小者如芝麻的脓疱,切开脓疱,内部积满黏稠、乳白色脓汁。少数病例肝脏有黄豆大至蚕豆大的脓疱。三、诊断 将病料送中国农业大学,诊断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四、防制措施1.本病多发生于春秋两…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人工感染猪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感染断奶仔猪,发病仔猪临床表现为体温中度升高、精神不振、被毛粗乱、站立不稳、厌食、呼吸困难。尸体剖检,可见胸腹腔纤维素渗出严重,有大量的渗出液、肺出血及脑充血等;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肺脏、心脏、脾脏等脏器含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的纤维蛋白性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及支气管肺炎。结果表明,此分离株为一高致病潜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感染雉异刺线虫(heterakis isolonche)而死亡的红腹角雉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病变主要在盲肠。可见盲肠肿大,浆膜面有结节,黏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散在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盲肠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出血,固有层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慢性弥漫性盲肠炎;黏膜下层坏死区出现胆固醇裂缝;新生的肉芽组织包围虫体形成包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402-2407
验证牛结核菌素阳性反应牛的结核病变及其病变的组织分布及病变特征,追踪感染源及传播途径,为奶牛场结核检疫净化提供技术支持。在新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应用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SIT)、IFN-γ试验、PPD点眼反应、ELISA抗体检测4种方法联合检疫,综合判定感染牛23头,全部扑杀并进行系统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菌学诊断。剖检结果表明,23头牛中14头牛在肝、脾、淋巴结等肺外组织器官发现眼观结核病变而未见肺脏结核病变,仅有2头发现肺脏及肺门淋巴结病变,7头牛在全身组织器官未能发现眼观结核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剖检的23头牛均呈现早、中、后期典型结核结节病变,11头牛的病料分离培养到牛分枝杆菌。该奶牛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外结核,经典肺结核较少,这可能是该奶牛场在以往扑杀的阳性牛中很少发现肺脏结核病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藏獒和松狮犬的犬瘟热自然感染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尸体剖检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病毒主要侵害犬的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和免疫系统.肺脏呈严重的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的变化,肺泡壁结构消失,肺泡腔内有大量巨噬细胞;胃、肠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脑膜和实质充血、水肿,可见微血栓形成;心脏明显扩张,右心肥大,心室腔内有鸡脂样凝血块;免疫器官受损严重,脾脏和淋巴结均呈明显退行性病变.在胃腺上皮细胞、肝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发现嗜酸性的核内或胞浆包涵体.  相似文献   

18.
肉兔巴氏杆菌与波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会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2):44-44,46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混合感染,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的烈性细菌病,常引起兔的呼吸困难、厌食、突然死亡等症状,伴随有神经症状。2004年3月,泰安市某养殖户饲养的1000多只60日龄左右的肉兔突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及电镜负染观察等方法对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15只表现典型新城疫症状的发病鸵鸟的死亡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病理剖检可见发病鸵鸟全身广泛性出血,其中以消化道黏膜出血为主;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其病理特征以消化道黏膜出血,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为主,同时伴发心肌纤维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颗粒变性,脾脏和肺脏充血、出血以及其头颈部的水肿,淋巴组织的坏死等病理变化。电镜负染观察可见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直径200~500 nm,具有明显纤突的典型副黏病毒粒子。以上试验结果证实鸵鸟的死亡原因为新城疫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沙门菌感染雏鹅的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采取腹腔注射沙门菌人工感染7日龄健康雏鹅,对发病雏鹅进行病理剖检,并采取肺脏、肝脏、脾脏和肠道病料制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受感染雏鹅剖检病变可见皮下、心肌、肺脏、脾脏、肠道、脑膜等多处出血,肝脏坏死,胆囊、脾脏肿大;显微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脾、肺、肠道等器官出血、细胞变性、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结果表明,感染沙门菌雏鹅出现了广泛性的组织损伤,同时伴随着机体各器官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