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是高等丝状子囊真菌,由其侵染水稻引发的稻瘟病是水稻第一大病害,生产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过程中,植物会产生防御应答反应,其中包括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在植物抵御病原菌的侵入以及病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三环唑对水稻超氧自由基(O2· -)产生的影响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结果表明三环唑能刺激药剂-植物-病菌互作过程中O2· -的产生。O2· -清除剂甘露醇和抗坏血酸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于接种后处理却对三环唑表现拮抗作用。外源H2O2和O2· -及从经三环唑预处理并接种的植株获得的叶片泌出液都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三环唑对这种抑制作用表现明显的增效。说明刺激寄主产生O2· -和降低病菌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诱导防御反应的产生取决于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相关信号迅速和准确地识别。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互作过程中,早期信号事件是负责植物识别和触发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的最早反应,它们发生在植物防御相关基因表达和防御相关代谢物产生之前,对植物的防御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将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互作的早期事件,包括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感知、电信号和Ca~(2+)信号的产生和转导,活性氧的迸发以及促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级联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促进对植物诱导防御反应调控网络的研究,以期为改进农业害虫的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EC1.15.1.1)是生物体中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害的关键保护酶之一,SOD活性的提高可以增加植物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和耐受能力。本研究将一个源自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Ct)的Cu/Zn-SOD基因Ct SOD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入水稻,转基因植株的SOD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对转基因植株分别接种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以及纹枯病的病原,发现过量表达Ct SOD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植株对3种病害的抗性。这种对多种病害具有抗性的单个基因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毒病选择性治疗药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氧自由基(O2·-)清除剂甘露醇和抗坏血酸在离体条件下对稻瘟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它们施用到水稻上后却会加重稻瘟病的发生。O2·-清除剂对烯丙异表现拮抗作用。经烯丙异处理的水稻幼苗接种稻瘟菌后能刺激O2·-的产生。外源H2O2和超氧自由基对稻瘟病菌和水稻细胞有直接毒害。本研究表明:烯丙异刺激水稻体内产生的O2·-在药剂诱导水稻对稻瘟病抗性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然产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利国  马祁 《中国生物防治》2000,16(3):1270-130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然界中含有病毒抑制剂的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天然产物对植物病毒产生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发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农药对蚜虫控制作用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农作物上的一类重要害虫,由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蚜虫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研究表明植物源农药对蚜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主要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对蚜虫的作用方式,植物源农药对蚜虫杀虫活性物质类型,讨论了目前植物源农药对蚜虫控制作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的寄主栖息地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某些健康植物能释放对寄生蜂有吸引作用的挥发物。当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后,可引起植物的间接防御,即产生对一定种类寄生蜂具引诱作用的挥发物来保护自己。此外,害虫的产卵也能诱导部分植物产生引诱天敌的物质。对于植食性昆虫取食植物诱导的挥发物研究较深入,而其产卵对植物挥发物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植物挥发物对寄生蜂寄主定位影响的研究概况,可望为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冬如 《广西植保》2008,21(1):16-18
异株克生(Allelopathy)是植物(供体)向农业生态环境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受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即一种植物对另一种植物萌芽、生长及发育所产生的有害影响。供体释放的化学物质称作异株克生化合物(Allelopathins,Allelo—chemicals),化合物直接毒害受体时称作真克生;  相似文献   

10.
皂苷与植物病原真菌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皂苷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抗真菌活性,被认为是植物抵抗真菌侵染的主要化学防御物质。其后的研究发现,许多侵染含皂苷植物的真菌能够通过产生皂苷解毒酶破坏这些植物防御物质。人们推测,这种皂苷去毒机制在含皂苷植物病原真菌中可能普遍存在,是病原真菌产生致病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皂苷与植物病原真菌相互关系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分析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其对蜂类等有益昆虫的影响成为研究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蜜蜂等蜂类取食植物花粉,有可能直接接触到杀虫蛋白,产生毒性效应;另一方面转基因植物的性状、营养成分等可能发生变化,对蜜蜂的行为可能产生潜在影响。本文综述了目前转基因植物对蜂类昆虫安全性研究进展,并提出克服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生物可能的负面效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对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菌是寄生在植物组织中的一大类群特殊微生物,过去长期被忽略。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是新型抗菌药物的宝贵资源,其代谢产物中存在一系列具有多样性结构的抗菌活性化合物。本文对近年来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及其抗菌效果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植物内生菌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在当前实际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株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活性物质最大的一类微生物,迄今已知的抗生素中,有三分之二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不少抗生素已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有害生物,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用于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利用链霉菌产生的抗病菌活性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病害进行生物防治,则具有周期短、易于研究、便于生产、无毒无害等优点。2004年,作者从湖南省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研究内容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遭受多种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给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检疫性植物病毒危害大、隐蔽性强,是重要的外来生物。掌握病毒致病的相关机制是有效防控入侵病毒病害的基础。微小RNA(microRNA,miRNA)以及病毒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非编码小RNA,在病毒致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毒在侵染过程中,可以利用植物抗病毒免疫反应产生的siRNA进行致病,同时可以直接或间接干扰miRNA的代谢途径,导致相关症状的产生。本文根据植物小RNA的近期研究进展,对miRNA和病毒siRNA的产生途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用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初步从小RNA的角度阐述了植物病毒的致病机制,以期为检疫性病毒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HPPD抑制剂的机理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李霞  叶非 《植物保护》2008,34(5):12-16
HPPD是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现的一类新型除草剂靶标酶,可以催化对羟苯基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变为尿黑酸。HPPD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会导致植物分生组织产生白化症状,最终死亡。本文对HPPD的作用机理以及HPPD抑制剂主要品种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沙地植物演替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在科尔沁沙地选择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几种优势植物,通过测定干旱高温处理下植物形态变化和生理反应,分析讨论了植物生理抗逆性差异及其与植物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地上的狗尾草、白草在胁迫过程中叶片萎蔫,复水后恢复生长,其保护酶对胁迫反应快,可溶性粮、游离脯氨氨酸含量增加,是一真正的生理抗逆植物,半固定沙地上的差巴嘎蒿在胁控过程中叶发黄,但在复水后能恢复生长,这与其在胁迫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维持叶渗透压减少水分过度丧失有关,半固定沙地芒苇在胁迫过程中叶干枯死亡,原因是其细胞保护酶反应迟钝,积累的氧自由基引起膜脂过氧化作用伤害了膜系统,在干旱高温胁迫下,流动沙地上的沙米和欧亚旋覆花植株迅速脱水死亡,而细胞内膜脂过氧化作用强烈引起细胞膜严重受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在生境从固这一沙地向流动沙地演变过程中,不同植物抗逆性的差异在植被演替序列中起重要作用,植物演替的生理机制是从较为抗旱到较为不抗旱,从生理抗旱向躲避干旱发展。  相似文献   

17.
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源农药一般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不易产生抗性、一般对人畜安全等优点,成为潜在的化学合成农药替代物。本文对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转Bt基因抗虫作物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新一代植物保护产品,其抗虫性能和经济效益已得到普遍肯定。然而由于转基因抗虫植物在整个生育阶段高水平的表达Bt杀虫蛋白,有可能会导致害虫对Bt杀虫蛋白产生抗性,抗性的产生将严重影响Bt植物的应用。田间已经发现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对Bt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实验室人工汰选条件下已经有多种害虫对Bt杀虫蛋白产生了抗性,并对抗性产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认为害虫产生抗性与杀虫蛋白与中肠细胞上受体蛋白结合能力的改变以及Bt杀虫蛋白在中肠的水解作用的变化有关,但抗性产生的机制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估计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抗性机制的产生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已经制订了“高剂量+庇护所”和多基因策略等一系列有效抗性治理策略,这些策略还需要在深入研究并阐明抗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实现Bt抗虫植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措施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惠娟 《植物保护》2005,31(2):79-82
褐变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组织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对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褐变产生的机理,以及克服褐变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组蛋白修饰调控植物水杨酸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生物中组蛋白翻译后共价修饰直接影响染色质空间结构变化,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在植物胁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作为植物中关键信号分子,诱导多种病毒、真菌及细菌病害抗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细胞对病原菌的感知、转导信号产生与防御系统激活机制,着重阐述了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SUMO化修饰、组蛋白变体H2A.Z等如何参与调控水杨酸转导途径应答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