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番茄及土壤中百菌清残留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了天津、吉林两地百菌清在番茄果实及土壤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上,百菌清的半衰期为3d,10-11d可降解90%以上;在土壤中,百菌清的半衰期为5~7d,16-24d可降解90%以上。最终残留试验的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和高剂量分别施药3次和5次,于最后一次施药后的1、3、7d进行采收,番茄上百菌清的残留量分别为0~0.936mg/kg,符合国家标准GB2763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氟环唑(Epoxiconazole)30%悬浮剂在不同地区葡萄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收获期葡萄中的最终残留量,为制定氟环唑在葡萄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乙酸乙酯或乙腈超声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氟环唑残留的方法。该悬浮剂在葡萄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9~17.2 d和21.2~32.5 d;在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和40 d时葡萄中的残留量为0.05~0.33 mg/kg。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施药,每季最多使用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30 d时葡萄中的残留量低于0.5 mg/kg,推荐氟环唑在葡萄上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5 mg/kg。  相似文献   

3.
40%丙溴磷乳油在马铃薯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津和吉林两地进行40%丙溴磷乳油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40%丙溴磷乳油在马铃薯植株中,经8.5~11.5 d可降解90%,半衰期2.6~3.5 d;在土壤中经12.7~13.1 d可降解90%,半衰期3.8~3.9 d;14 d后,马铃薯中残留量均未检出,符合FAO/WHO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10%乳油在棉花及土壤中残留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歼灭乳油在棉花植株中半衰期为3~4d,16~18d可降解对结到95%以上;在土壤中半衰期为8~14d,经过37~60d可降解到95%以上。棉籽中未检出歼灭残留,低于FAO/WHO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土壤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研究了5 mg·kg-和20 mg·kg-1两个浓度下的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2%阿维菌素颗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样品经超声波提取,抽滤,旋转蒸发浓缩后,采用反相HPLC-UVD方法测定.三种剂型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3.3%~ 109.6%,变异系数为1.46%~4.30%,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 mg·kg-1,最低检出量为1.0×10-10g.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在土壤中降解速率,乳油>颗粒剂>微囊悬浮剂,同种剂型低浓度的降解速率快于高浓度;5 mg·kg-1和20 mg·kg-1的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8.86 d,157.52 d;5 mg·kg-1和20mg· kg-1的2%阿维菌素颗粒剂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7.76 d,111.79 d;5 mg·kg-1和20 mg·kg-1的1.8%阿维菌素乳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14 d,82.51 d.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毒力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目前当地生产上最常用的6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能力测定和田间病害防治效果试验。供试药剂的抑菌率都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40%施佳乐悬浮剂浓度在200mg/kg时抑菌率为92.72%,20%,禾益1号悬浮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浓度在200mg/kg时抑菌率为90.85%和82.35%。40%施佳乐悬浮剂、20%禾益1号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中量EC50分别为6.933 8mg/kg、8.846 7mg/kg、10.650 1mg/kg、16.923 1mg/kg、38.681 5mg/kg、99.790 7mg/kg。6个不同药剂处理对大棚番茄叶片灰霉病的防治结果中,40%施佳乐SC800倍液、20%禾益1号SC8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95%,与84.52%,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6个不同药剂处理对大棚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结果中,40%施佳乐SC800倍液、20%,禾益1号SC800倍液和50%福美双WP8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51%、76.57%和62.27%,三者之间差异未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方法]于2007~2008年,在天津、吉林、南京和昆明,设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2个剂量,对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结果]在天津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4 和12.6 d; 在吉林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3和16.2 d;在南京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2 和8.3 d; 在昆明地区,醚菌酯在草莓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3和12.3 d。施药后间隔3、5、7 和14 d的草莓中醚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1 mg/kg。[结论]醚菌酯50%干悬浮剂在草莓中合理使用的准则为:按3 000倍液在草莓上喷雾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 d,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1 mg/kg。  相似文献   

8.
由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提取液(体积比1∶1)提取样品,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测定抑霉唑在苹果、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当样品中添加水平为0.005~2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0.1%~98.8%,相对标准差(RSD)为2.51%~8.52%;抑霉唑的最小检出量为0.002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抑霉唑在苹果、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10.2~14.8、8.0~14.2 d,施药后35 d的消解率均在90%以上,属于易降解农药;10%抑霉唑水乳剂按推荐剂量500倍稀释液和1.5倍推荐剂量333倍稀释液兑水喷雾施药3~4次,在距最后1次施药7、14、21 d时,抑霉唑在苹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吡蚜酮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及其在茶叶、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最终残留量,解决茶树害虫危害及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吡蚜酮田间药效试验、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能有效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防治效果在75%以上;吡蚜酮在鲜茶、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0 d和6.5 d;25%吡蚜酮悬浮剂200 mg a.i./L 2次施药处理干茶7 d残留量为0.058 mg/kg,1次施药处理干茶7 d残留量为0.045 mg/kg。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毒死蜱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苹果中的半衰期为6.9~8.0 d,药后21 d消解87%以上。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8~6.2 d,药后14 d消解87%以上。毒死蜱40%微乳剂以267、400.5 mg a.i./kg,施药3、4次,末次施药后14 d收获的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量均低于1 mg/kg。推荐该药在苹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1.
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上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不仅降低葡萄产量,还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白粉病高效安全杀菌剂,明确供试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种生产上已登记杀菌剂开展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评比试验;[结果]所有供试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5个化学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有效成分用量120.0 mg/kg和40%苯甲·吡唑酯SC有效成分用量228.6 mg/kg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且持效性较长;在3个生物杀菌剂中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的是10%多抗霉素WP,其有效成分用量111.1 mg/kg,末次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为72.5%和71.7%;[结论]上述试验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40%苯甲·吡唑酯SC和10%多抗霉素WP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应注意与其它供试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葡萄白粉病病菌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同时检测嘧霉胺和烯酰吗啉在白菜中的残留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超声萃取,经硅胶柱净化,正己烷/丙酮洗脱,GC—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建立了嘧霉胺和烯酰吗啉在白菜中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嘧霉胺和烯酰吗啉在0.1~5.0mg/kg范围内的回收率分别为87.4~96.2%和85.2~93.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8~4.62%和1.59~5.03%,检出限分别为0.003和0.048mg/kg。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菌核净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菌核净在生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显示,菌核净在生菜、土壤中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02 m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6.0%~101.0%,变异系数为1.3%~2.8%。残留动态研究表明,菌核净在生菜、土壤中半衰期为6.2、11.4d。40%(质量分数)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在生菜定植初期以低剂量(600g/hm2)和高剂量(1 200g/hm2)施药3~4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d后菌核净的残留量小于0.70mg/kg。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茵灵)、40%施佳乐悬浮剂(嘧霉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和40%福星乳油(氟硅唑)5种杀菌剂对马兰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40%福星乳油40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7d,防治马兰茎腐病效果最好,防治有效率均达到100.00%;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9.52%和81.26%。  相似文献   

15.
葡萄树体生长动态与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新集村7 a树龄的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红地球葡萄树进行刨根、肢解,以测定其各器官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该葡萄园年生物量增加12 369 kg/hm。其中枝条(除新梢外其他枝条)与主干生物量增加2 481和1 939 kg/hm,占生物量总累积的19%和15%。新生器官即叶、果实、新梢生物量分别为2 357、4 866、6 118 kg/hm,新梢旺长期之后,新生器官生物量累积迅速。根系生物量在主要生长期内变化不大,于2 302~4 132 kg/hm范围内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生物量净增加1 830 kg/hm,占整株的14.8%。葡萄根系不同时期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占总根量的86.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葡萄树根量减少。40~60 cm的根量占7.4%,60~80 cm的根量只有3.6%,80~100 cm土层中仅为2.3%。5月10日至6月30日为0~20 cm根系的一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16.
50%多菌灵WP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多菌灵在小麦上的残留动态和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50%WP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50%WP在小麦植株中半衰期为9.5~11.3 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26.6~34.5 d;小麦中最终残留量为0~0.176 mg/kg。以此结果制定合理使用准则:推荐剂量为1 500 g/hm2喷雾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28 d;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5 mg/kg。  相似文献   

17.
嘧霉胺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浩  李振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6):380-383
文章提供了嘧霉胺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回收率为81.5%~99.3%,变异系数在1.4%~5.3%之间.嘧霉胺在黄瓜中的降解回归方程为Ct=0.9947e-0.1356t,r=0.9552,土壤中为Ct=0.7368e-0.1783t,r=0.9496.嘧霉胺在黄瓜中半衰期为5.11 d,土壤中为3.89 d.  相似文献   

18.
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检测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明确中国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抗性频率,为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04个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葡萄不同气候栽培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不同。【结论】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较为普遍,且存在交互抗性,据此,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中应限制嘧霉胺的使用次数,可与二甲酰亚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交替使用;引进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新型杀菌剂或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大白菜和土壤中虫螨腈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虫螨腈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01、0.1和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虫螨腈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2%,最小检出量为1.0×10-12 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采用20%虫螨腈悬浮剂按450 g/667m2的剂量施药,虫螨腈在大白菜中的半衰期为6.0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03 d,药后7 d大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1.572 mg/kg,低于我国的最大残留限量值2.0 mg/kg。建议在大白菜上使用20%虫螨腈悬浮剂时,施药制剂量为20~30 g/667m2(折合有效剂量60~90 g/hm2),施药2~3次,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葡萄(Vitis)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间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年美人指葡萄、郑麦366为试材,比较葡萄小麦间作与葡萄单作不同种植方式对果园土壤水肥状况及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与葡萄单作比较,葡萄小麦间作0~20、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月份与8月份比较,葡萄小麦间作的速效氮、速效钾比葡萄单作降低的幅度大,葡萄单作的速效氮含量基本没有变化,速效钾含量降低了20.8 mg/kg。与葡萄单作相比,4月上旬葡萄小麦间作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3.53个百分点,0~20、20~40 cm土层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1.32~3.61、1.20~1.57个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葡萄优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优质果园土壤和科学合理集约化利用耕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