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壤肥力状况对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本研究采集贵州关岭县、罗甸县、望谟县、贞丰县和镇宁县5个火龙果主产地121个土壤样品,分析土壤p 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各地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火龙果主产地土壤p H为弱酸性,适宜火龙果生长,区域土壤养分分布不均衡,望谟、贞丰、镇宁土壤速效钾表现为较好水平,而关岭、罗甸土壤速效钾表现为中等水平,各地区土壤p H、全氮、有机质均表现为较好水平;贵州各主产区综合肥力均表现为中等水平,望谟(1.350)罗甸(1.334)关岭(1.297)贞丰(1.291)镇宁(1.214),需要通过科学合理施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地力。  相似文献   

2.
沙田柚果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田柚果园土壤酶的活性与上还养分含量均随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根据相关分析,该土壤的脲酶、蛋白酶、转化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沙田柚果园土壤这三种酶的活性均能专性或综合地表征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状况。不同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用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李峥 《现代园艺》2023,(9):56-58
对唐山城市绿地进行分类并采集各类型绿地的表层土壤,测定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电导率、含水量,根据取得的数据分析唐山市绿地土壤的肥力特征,得到不同类型的唐山市绿地土壤肥力排名情况,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表明,唐山市绿地土壤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极低,有效磷含量偏低;土壤容重均值为1.49g/cm3,电导率平均值为0.22d S/m,孔隙度平均值为45.55,整体土壤处于较紧实状态;pH值为5.6~6.7,属于中性偏酸性土壤。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速效钾、有效磷和水解性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之情况相同的还有有机质与含水量值,也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出的结果,唐山市绿地土壤肥力水平排序为:综合公园绿地>公共设施绿地>街旁绿地>道路绿地>其他绿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44~0.85,土壤肥力整体属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4.
百宜镇是贵州地方特色辣椒品种"百宜平面椒"的主产地,研究该区域辣椒地土壤养分状况,对指导区域辣椒种植和配方施肥,促进辣椒产业绿色发展,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百宜镇辣椒产地土壤表层(0~20 cm)样品128个,分析检测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8个指标,利用分肥力系数和修正的内梅罗(Nemoro)公式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值在4.55~7.08;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在0.12~4.13g/kg和82.01~972.75 mg/kg;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在0.04~2.70 g/kg和0.50~111.00 mg/kg;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50~26.20 g/kg和22.00~530.00 mg/kg。(2)对研究区土样8种养分指标进行分级,土壤样点pH值主要为酸性至微酸性,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全氮整体丰富,全磷处于中等水平,全钾中等偏低,碱解氮丰富,有效磷中等偏上,土壤速效钾普遍缺乏。(3)研究区辣椒地土壤综合肥力值在0.9~1.8。综合肥力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和东南部相对较高,西部和东北部相对较低。建议研究区实行"减氮、适磷、增钾",调整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以土壤养分检测和辣椒需肥特性为依据开展科学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辣椒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于2020年2月选取河津盐碱滩4个样地,设置20个采样点,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4项养分指标,以及土壤pH和全盐量进行检测,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河津盐碱滩的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以期了解山西省河津黄河盐碱滩土壤肥力现状.结果 表明:河津盐碱滩土壤的碱性较强但含盐量不高,土壤中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偏低,且养分和全盐量在纵向分布上具有显著的表聚性.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的隶属度均值很小,是该区域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应用2种评价方法得到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分别为0.240和0.262,说明该地区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需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开阳县不同种植方式下的黄壤为供试样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土壤pH、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以期为碳酸盐岩地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单作与连作下的各项理化指标呈现相同趋势,即容重和速效钾表现为种植前高于收获后,而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为收获后高于种植前;间作下的pH、容重、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种植前高于收获后,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收获后高于种植前.整体而言,3种种植方式下,土壤pH表现为连作>间作>单作;容重表现为间作>单作>连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以及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均相同,即在3种种植方式中均表现为间作>连作>单作;土壤C/P和N/P在3种种植方式下表现为单作>连作>间作,而土壤C/N表现为单作>间作>连作.  相似文献   

7.
黄瓜大棚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瓜大棚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图探索是否可以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大棚蔬菜土壤肥力的指标.经相关分析可知:磷酸酶与土壤肥力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磷酸酶与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磷酸酶可以用来表征黄瓜大棚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8.
罗伯逊脐橙果园土壤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罗伯逊脐橙果园土壤脲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农化特征的关系 ,试图探索利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评价脐橙果园土壤肥力的指标。结果表明 :低产园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高产园土壤脲酶活性。该土壤脲酶活性的水平规律是 :在树冠滴水线 R处最高 ,在树冠内半径 1 /2 R处次之 ,树冠滴水线外 R 1 /2 R处最低。该土壤脲酶活性的垂直分布规律是 :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 ,0~ 2 0 cm最高 ,2 0~ 4 0 cm次之 ,4 0~ 6 0 cm最低。根据相关性分析 ,该土壤的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均呈极显著相关。因此 ,可以利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评价该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细根为研究对象,在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研究区,运用EPSON根系扫描仪和Winrhizo根系系统对柠条锦鸡儿细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柠条锦鸡儿细根根长密度随不同土层深度变化规律以及其与土壤养分和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细根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加深,总体呈递减的趋势,细根根长密度于0~20cm层达到最大值;通过细根特征与土壤养分和含水率分析,发现柠条细根根长密度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最大,与含水率相关性不明显。该研究旨在为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葡萄4个相对集中种植区的64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探讨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项指数和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葡萄合理施肥,优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土壤pH为7.68~8.59,土壤偏碱性;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73g·kg-1、10.35mg·kg-1、63.09mg·kg-1;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含量极度贫乏,而速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土壤综合肥力属于贫瘠水平,碱解氮含量低是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综合肥力状况表现为银川市园林场芦花台园林场镇北堡张裕酒庄葡萄园;适当增加有机肥、氮肥的施用量并平衡施肥,是提高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葡萄品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泰宁县的雷公藤、厚朴、杉木、马尾松为试验材料,将雷公藤纯林作为对照、厚朴/雷公藤(处理1)、杉木/雷公藤(处理2)、马尾松/雷公藤(处理3)为3种套种模式,研究不同套种模式下林地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并对土壤养分及雷公藤叶片光合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且能产生最大效益的雷公藤套种模式。结果表明:厚朴林下套种雷公藤模式可显著提高雷公藤林地土壤的全氮、全钾、水解氮、速效钾、有机质的积累,含量分别增加了10.49%、3.98%、21.22%、31.31%和47.58%;杉木林套种雷公藤模式可使土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47.18%和25.11%,土壤的全氮、水解性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0.33%、12.48%、8.38%和7.29%;而马尾松林下套种雷公藤模式仅使林地土壤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13.88%和16.10%;厚朴林下套种雷公藤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最高,说明此种模式下雷公藤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光合潜能最高,物质积累量多;处理1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处理2和处理3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处理1和处理3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3种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磷含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厚朴林下套种雷公藤的模式可以提高雷公藤林地的土壤肥力且此种模式下的雷公藤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因此可作为优质林药间作模式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运城油桃主产区6个县域122个土壤样品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法,通过测定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11个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以期为油桃种植区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机质和全氮总体缺乏,速效钾、有效铜、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较丰富,有少部分土壤缺磷、铁、锰和锌。2)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7.961%,其中第1主成分以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磷贡献大;第2主成分以有机质和全氮贡献大。3)根据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占比分别为13.1%、39.3%和47.5%。不同种植区土壤综合肥力依次为永济市>盐湖区>新绛县>夏县>万荣县>临猗县。综上,运城市油桃园土壤肥力属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效锰、有效铁、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管理中需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3.
冬枣栽培区土壤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波涛  严丽 《北方园艺》2011,(6):175-177
以黄河三角洲冬枣栽培区具代表性的冬枣研究所、下洼镇、古城镇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全氮、全钾、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样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全磷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而全氮和全钾的含量较低。研究所样地有效磷高于其它样地。该区冬枣栽培区土壤总体营养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塞罕坝地区云杉人工林土壤有机质、pH、全磷、全氮、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在不同地势(沟底、坡面和曼甸)和不同土层深度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0~10 cm深度土壤各类养分在坡面地势的含量显著高于沟底和曼甸,其中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平均相差50.7%、34.8%、37.4%和46.3%,沟底的速效钾和碱解氮显著高于曼甸;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上元素在坡面地势的含量比沟底和曼甸平均高出46.7%、34.2%、22.7%、27.3%和63.8%,但沟底和曼甸中各类元素的差异不显著;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坡面的含量明显高于沟底和曼甸,但沟底和曼甸中各类元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同地势条件下,各类土壤养分元素均呈现出地表高于地下的现象,其中0~1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比20~40 cm深度土壤高出65.2%、53.2%、80.3%和64.8%,pH在不同土壤深度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塞罕坝云杉人工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油橄榄园进行了4种不同材料的覆盖试验,分析不同材料覆盖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覆盖处理提高了油橄榄园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变化不大,速效养分增加明显。与对照(空白)相比,秸秆覆盖的效果最明显,使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增加66.85%、62.67%、近20倍和83.68%。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杏园传统的土壤管理模式,探明行间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自然生草、种植紫花苜蓿和种植黑麦草为处理,以清耕为对照,5年后调查杏树行间土壤肥力的变化以及仁用杏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生草对0~20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效和速效养分影响较大,其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效和速效养分,但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影响差异很大,其中,种植黑麦草的土壤中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大,种植紫花苜蓿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幅最大,自然生草居于二者之间;相比对照,行间生草显著增加了仁用杏单核重和单仁重,但对出仁率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杏园长期行间生草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提高仁用杏的果实品质,但不同草种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差异很大,应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保证养分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7.
梨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梨园间种白三叶草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全钾之外,种草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都比清耕土壤的明显增多;细菌、放线菌、真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亚硝酸菌、硝酸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反硝化细菌与固氮菌则减少,说明草增加了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范玉贞 《北方园艺》2010,(23):51-52
研究了沼肥对黄冠梨园土壤养分及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沼肥提高了梨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了梨果的单果重量、总糖、还原糖、糖酸比,降低了总酸、VC及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永兴县冰糖橙果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综合性状,为果园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永兴县冰糖橙主产区采集了284处具有代表性果园表层土壤(0~40 cm),测定了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养分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永兴县冰糖橙果园及其北、中和南3个区域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比较3个区域的土壤肥力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永兴县冰糖橙果园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为酸性,平均仅5.47;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为较高水平,平均为25 g/kg;土壤全氮含量为较高水平,平均为1.86 g/kg,碱解氮含量为中等水平,平均109 mg/kg;有效磷含量为中等水平,平均为25.2 mg/kg;缓效钾含量偏低,为较低水平,平均为132 mg/kg;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153 mg/kg。果园的3个区域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受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果园管理及其他因素影响,中部区果园综合肥力高于北部和南部果园。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腐植酸尿素对蔬菜品质的影响,以半结球生菜为指示作物,设CK(不施氮肥)、T1(常规尿素)、T2(腐植酸尿素)、T3(商品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变化,以及生菜硝酸盐、草酸、亚硝酸盐、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腐植酸尿素对生菜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结果一致,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平均根际土壤矿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w)为137.77 mg·kg-1,高于其他处理,且以硝态氮为主。随着种植茬数增加,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富集率由正转负。腐植酸尿素处理的生菜可食部分鲜质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可食部分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腐植酸尿素有利于高品质蔬菜生产,但其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