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站承担了全国植保总站制定的稻飞虱监测与治理项目,在做好迁飞监测和预报的基础上.协调好品种抗性,化学防治和生物抑害的关系。现就稻飞虱综合治理技术和作法总结如下:1大面积推广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稻飞虱大发生年份,药剂防治是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从1992年~1994年推广扑虱灵防治面积达23000hm’。据1992年试验调查,用25%扑虱灵可湿性份剂每667m’30克,施药后15d,百丛虫口从施前2073头降到20头,防效达98.04%.可控制为害,绝大面积防治结果,年挽回粮食6244t,增加产值646.6万元。减少有机磷农药施用量99.7t,节省农药费用…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具有迁飞性、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年均发生5.3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8.2%。1996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9.73万亩,造成稻谷损失487.7吨。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最佳药剂和用量、以及最低的成本,我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示范,为今后大面积推广防治稻飞虱提供依据。一、试验示范基本情况1.药剂来源:“铁沙掌”是河南新霸王化工有限公司产品。2.示范地点:德党镇青树寨社大田坝,面积6.5亩。3.示范过程:水稻品种临优1458,分蘖末期,用药量30g/亩,加水50…  相似文献   

3.
2004年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67万hm^2,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9.33万hm^2次,是1990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稻飞虱发生面积8.67万hm^2,是1990年以来第2个重发生年(仅次于1991年)。由于全市植保战线及时预报,当好参谋,积极指导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竹山县位于湖北西北部。属中稻产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67hm^2左右。对稻飞虱的发生规律进行探研,对2007年暴发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以后的预测预报,采取科学防控措施。1 稻飞虱发生规律1.11974年以来稻飞虱发生情况近34年以来稻飞虱发生程度:1—2级24年,3-4级6年,5级4年。大发生年份分别为1982年、1991年、2002年、2007年,田间百蔸虫量平均分别为4672头、3916头、2800头、3700头,发生面积分别为5000hm^2、5533hm^2、5333hm^2、6467hm^2。  相似文献   

5.
应用时间序列法对岑溪市第3代稻飞虱发生程度历史资料进行组配,建立Fuzzy模型,对第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其历史拟合符合率达92.3%。1996-2007年12a试报,预报准确率平均达91.7%。  相似文献   

6.
1995年安庆稻飞虱特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安庆稻飞虱特大发生1995年由于异地虫源基数大,本地夏季多雨、秋季气温持续偏高,稻飞虱在安庆市连续3代特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各代累计发生33.4万hm2(次),是常年的1.5~2倍。因全力防治,未成灾减产。1995年稻飞虱发生有以下特点。1...  相似文献   

7.
秀山县2006年稻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稻飞虱是秀山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大发生频率高,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严重。秀山县稻飞虱优势种群为白背飞虱、褐飞虱.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2006年,稻飞虱迁入早、峰次多、虫量大,加之栽培管理条件及气候条件适宜.秀山县白背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0万hm^2.是继2001年之后连续第6个大发生年份。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达1.0万hm^2,是1998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1996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省早稻病虫害中等发生,主要病虫是:纹枯病。南部的稻飞虱,中、北部的一代二化螟以及局部地区的稻瘟病。晚稻病虫害偏重发生,主要病虫是:纹枯病、稻飞虱,部分地区的细菌性条斑病和四代稻纵卷叶螟,南部稻区的稻楼蚊和四代三化螟,局部地区穗期二化螟以及新出现的水稻害虫——稻粉虱。今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5260000hm’,防治面积6409333.3hm’,经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19.2亿Kg,占稻谷总产的五里.56%,实际损失稻谷4.8亿Kg.占稻谷总产的2.89%。棉花病虫偏重发生,发生特点是:苗期害虫偏轻,菌病、铃病、红铃虫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9.
彭昌家 《植物医生》2002,15(3):40-40
面对1998年本市稻飞虱特大发生的严峻形势 ,为探索10%大功臣、一遍净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经济用量 ,给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特进行此试验 ,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 ,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江苏吴县农药厂)。1.2试验剂量大功臣、一遍净分别设667m2用10g,15g,20g,25g,并设清水对照。1.3试验方法试验地设在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南部县河东镇4村3社 ,选择地势平坦、肥水中等、稻飞虱百丛虫量在3000~5000之间 ,面积约2000m2,苗架长势较…  相似文献   

10.
宜城市1998年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我市稻飞虱为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3.3万hm2次,比大发生的1991年少0.1万hm2,防治面积4.6万hm2次,比1991年高1.2万hm2次,防治后挽回损失4212万kg,比1991年高885万kg,实际损失1040万kg,比1991...  相似文献   

11.
全州县每年种植早、晚稻面积5.5~5.6万hm2,近年来稻飞虱发生面积3.4~4.5万hm2次,发生程度均在中等偏重至大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搞好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是粮食生产中减灾夺丰收的重要保障。1992年至1996年我站接受了全国植保总站下达的稻飞虱监测与治理任务,加强了对稻飞虱的监测与预报,采取防治措施,每年均能从虫口挽回一定的粮食损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稻飞虱的种类及发生世代  据我站系统观察及监测调查,我县稻飞虱有两种,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1.1 白背飞虱,年发生7代,第1~3代为害早…  相似文献   

12.
沙洋县以中稻种植为主,种植面积5.13万hm^2,2007年稻飞虱发生程度超过2006年,迁入时间早、发生重极为罕见,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03万hm^2,防治面积11.67万hm^2次,通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2.44万t。为全面掌握稻飞虱发生规律,探讨稻飞虱综合治理措施,特进行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泰和县稻飞虱监测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稻飞虱监测,能全面了解稻飞虱的迁飞习性及发生规律,提高害虫发生早期预警能力,为预测预报和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做好第4代稻飞虱防治工作是保证江汉平原中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潜江市2006年第4代稻飞虱呈现大暴发,中稻种植面积2.84万hm2,第4代稻飞虱发生率100%,因预报及时、措施得力、防治得法,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面积17.3万hm2,挽回损失11.96万t,实际损失0.94万t,其中,穿顶倒伏面积553.8hm2 ,占中稻种植面积的1.95%.分析第4代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探讨综合防治策略,为江汉平原第4代稻飞虱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稻飞虱近年在唐山地区发生为害严重1991年稻飞虱曾在唐山地区暴发成灾,发生面积达86.13万亩,损失稻谷0.5亿公斤以上。稻飞虱在唐山地区发生为害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不能在北方越冬,由南方迁入。经1992和1993两年...  相似文献   

16.
绥化市是国家大豆发展基地,常年种植面积23万hm2左右,2002年达33.3万hm2。近年来,由于大豆根部病虫害发生严重,对大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市大豆根部病虫害以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OpniomyiashibatsjiKato)为主。1995年全市发生面积1.7万hm2,1996年扩大到5.4万hm2。1998年发生面积6.7万hm2,其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的平均发生为害株率分别达70%、50%和78%。1发生特点1.1东部市县发生面积较大本市东部北林、海伦、望奎、绥棱、庆安等市县为重…  相似文献   

17.
全裕祥 《广西植保》1999,12(2):16-17
18%吡.噻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在稻飞虱2-3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施药一次,每666.7m^2用药15g、25g、35g,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优于噻嗪酮。  相似文献   

18.
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省稻飞虱大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出现与广东省历史稻飞虱大发生的相关关系,为广东省稻飞虱发生的超长预报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年广东省稻飞虱大发生概率高,厄尔尼诺强年稻飞虱大发生概率更高。厄尔尼诺事件部分原因是通过东亚地区夏季风影响广东稻飞虱的发生,夏季风正常年份,广东稻飞虱大发生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粳4号、佛山油占,特优18号3个不同抗性品系水稻田中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稻虱)发生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性对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影响显著。抗虫和中抗性品种稻田飞虱,早稻和晚稻均保持在较低数量水平。稻飞虱的种类以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为主,占78.6%,其次为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占21.4%。文中还揭示了当年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其抗虫性机理。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是贵州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五、六十年代较少大面积成灾,七十年代以来其发生频率,发生面积,危害损失均跃居水稻害虫之首。1972、1978、1979、1981、1985、1986、1990年白背飞虱大发生;1980、1982、1985年褐飞虱大发生。为了掌握稻飞虱地方发生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全省防治,19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