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卫军 《现代农业》2010,(12):153-154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河南省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笔者在对河南省城乡区域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河南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相互关系,并根据随州市的现状调查,从线路、场站、运营3个方面对城乡公交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理论模式。该模式通过对城乡线路的分类分级形成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公交网络,通过对场站的合理布局,引导层级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从实际出发,介绍该模式在随州市的应用,并针对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运营管理与政策保障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 《中国农业教育》2009,(1):25-26,19
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取向的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资金投入政策,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引发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当前重庆市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要采取措施从城乡教育布局均衡化、城乡教育投入均衡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城乡教育机会均衡化等方面努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根本,它已成为河北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河北省城乡教育仍存在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失衡3个方面。为改变这一现状,河北省加快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变教学环境;招聘特岗教师,增强农村师资力量。然而,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严峻的课题,需要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找更加有效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5.
窦艳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276-3277,3286
分析了滨海新区在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并且更加强调城乡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城乡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线性和法得到济南市城乡协调度为0.57,处于城乡基本不协调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济南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济南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有助于解决当前济南市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丰富我国城乡关系领域的研究内容以及落实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6,(5):711-714
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多种多样的挑战:产粮劳力减少,粮食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耕地资源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粮食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显得越发重要,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创造了新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包括建立和完善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并最终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失衡发展不但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更严重制约了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国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纳进城农民,使转户农民真正市民化。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产业支撑,新城镇、新城市出现空城现象,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转户难以转业,市民化道路非常艰巨。通过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快西部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从斑块、廊道和基质3个层面的绿地景观格局要素的构建出发,提出城乡绿地景观格局生态规划的基本模式,以其为城乡绿地系统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落实乡村振兴计划,加快城镇化发展,以通化市县域为例,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通化市县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了通化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通化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对县域城镇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科技的创新以及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完善相关的制度,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生态保护,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科学发展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增进民生福利。新型城镇化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与制度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深入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恪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为此,我们应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创新经济、发展特色乡村经济,发展改革、促进城市各方面均等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平  杨贵玲 《安徽农业科学》2020,(19):136-138+146
我国乡村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乡村旅游将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索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的各类问题与相应解决措施,并重点对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进行探究。研究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中不仅要追求景观与设施层面的建设,更要关注产业融合的发展,因地制宜,深层次挖掘乡土特色与文化产业,将产业融合到乡村旅游规划中,给乡村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连云港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未纳入城镇化建设内容,实现农民向现代人转变的难度较大,生态环境及特色受到破坏,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应通过以新型城镇化的高度开展乡村旅游的顶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以乡村旅游带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对策措施,旨在推动连云港市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佳宁 《乡村科技》2020,(10):55-56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农民即人口的城镇化,实现人在城镇定居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城市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不应只是作为城市发展的后备资源库为其提供原材料和建设用地等,不应单纯依靠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而是应重视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客体要素、内容、途径及方法随同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发生变化,能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关键.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凸显的社会思想问题的背景下,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演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探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新载体及新方法,希望对进一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生活服务3个角度对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苏州市镇村空间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以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横向分片区、纵向分功能"的镇村空间发展模式,以期满足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确权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59-1362
土地确权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显得越发重要。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牵制和掣肘,提出了土地确权的必要性,并且给出了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具体建议,以给土地确权工作提供帮助,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