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曾应用牛型布氏19号菌苗预防牛和绵羊布氏菌病,得到较好的效果,但对山羊的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据流行病学调查,羊尤其山羊和奶羊是我省流行布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解决山西500万只山羊的布病免疫问题,我们选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培育的布氏羊型5号弱毒菌苗(简称  相似文献   

2.
羊布氏5号菌苗(以下简称M5苗)免疫羊效果良好,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使用,但用M5苗免疫乳牛的报道甚少,1972年我们用羊布氏5号苗免疫乳牛,对该苗的使用方法、血清凝集价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为交流经验,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许多作者曾试用19号菌苗来免疫绵羊和山羊以预防布氏杆菌病。在绵羊方面,据和,和和报告,在发生布氏杆菌病的绵羊群中使用19号菌苗作预防接种,可以降低流产率2到10倍左右。和和也证明19号菌苗对绵羊效果良  相似文献   

4.
羊布氏杆菌病(简称羊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染源是带有布氏杆菌的羊和病羊。当前,个体养羊数日益增加。人、畜接触感染机会随之增多。因此,采取恰当方法与手段,及早控制和消灭羊布病的发生,对保障人、畜健康有着极其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各地多采取成羊菌苗接种免疫(简称注苗),羔羊检疫,阳性处杀,阴性注苗的办法,或单纯注苗的方法。能否根除布病?  相似文献   

5.
活菌苗多次免疫接种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有害作用,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专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中指出:19—Ba活菌苗连续免疫超过五年后,有半数以上的人可产生高度的皮肤敏感作用。鉴于我省广大牧区应用布氏菌M_5号菌苗免疫接种羊只已多年,对机体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为此我们选乌兰县铜普公社为试点,对使用M_5号菌苗连续免疫接种4—5年的羊只作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研制成功能同时防治羊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羊快疫等10种羊常发病和多发病的新药——多联干粉菌苗。几年来,经对该药的药效和生产工艺进行的反复试验表明,10种干粉菌病中,有4种的免疫保护率比原液体菌苗有明显提高。其中快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试验室使用溴氰菊酯与布氏杆菌M_5号菌苗(以下简称M_5号菌苗)同步气雾抑菌试验的基础上,为求证用于生产的可行性,今年选湖东种羊场一土杂种羊群进行了溴氰菊酯与M_5号菌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试验室使用溴氰菊酯与布氏杆菌M_5号菌苗(以下简称M_5号菌苗)同步气雾抑菌试验的摹础上, 为求证用于生产的可行性,今年选湖东种羊场一土杂种羊群进行了溴氰菊酯与M_5号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厂研制了羊链球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快疫、羔痢、猝狙、肠毒血症、黑疫、肉毒及破伤风十种单价干粉菌苗,又用单价干粉菌苗任配成数联以至十联干粉菌苗。曾将单价和多联干粉菌苗做了下述有关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羊患布氏杆菌病后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在牧场中常看到隔离群中的病羊,其流产率往往不高。羊布氏杆菌病的人工免疫也很有效,已经提出了好几种有效的菌苗,有的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1 19号菌苗19号菌苗对绵羊存在一定的免疫效力,在俄罗斯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广泛用于预防绵羊布氏杆菌病。我国兽医人员也证明19号菌苗对绵羊有效,并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广泛应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实验证明接种19号菌苗的绵羊有较好的免疫力。在疫区使用时,有些牧场的流产率比注射菌苗前显著下降,在以19号菌  相似文献   

11.
关于牦牛的布氏杆菌病及其防治问题报道甚少。我们曾在牦牛血检中,检出阳性反应,并从其流产胎儿中分离到牛型布氏杆菌。证明在牦牛中也有布氏杆菌病流行。因此,对牦牛的布氏杆菌病防治必须引起足够重视。1973年我们在山丹军马一场对牦牛及绵羊进行免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羊型布氏5号菌苗连续四年气雾免疫可达到控制本病目的,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959年该场首次对牦牛和绵牛进行布氏杆菌病血检(简易平板法),牦牛感染率12%,  相似文献   

12.
山羊和绵羊口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其效力与注射免疫大致相等。在多次试验中,在非免疫羊全部感染情况下,服菌苗羊一般有70~80%获得保护,在布氏菌病羊群中进行大群饮服也有效,可制止布氏菌病的流行。猪二号苗给怀孕羊口服不会引起流产,在怀孕羊群中作口服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乌兰县是我省绵羊改良和育种工作的重点县,现有引进种公羊和自育公羊800只,做好种公羊的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检疫工作,清除布病可能的传染源,对于巩固已取得控制羊布病的县来讲尤为重要。乌兰县是从197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布氏菌M_5号菌苗对羊群不经检疫而直接进行气雾免疫法接种的,已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以前,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省广泛流行,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据调查资料记载:人的布病平均感染率为15.32%,家畜布病平均感染率牛为25.40%,羊为17.92%,母畜因布病流产也很严重。七十年代后,全省普遍应用M_5号布氏菌苗对羊只不经检疫进行一年一次的气雾免疫。据各县报告,羊的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布病的研究和防治,对提高养殖产业的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羊布氏杆菌病(简称羊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对羊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中宁县大战场乡花豹湾村某养殖户被羊布氏杆菌病感染引起人发病.由于及时进行血清检测确诊并采取隔离消毒、淘汰病羊等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羊布氏杆菌病的病死率极高,本文针对羊布氏杆菌并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究,以帮助更好的防治羊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在对农场接种布氏菌苗抗体消长规律监测试验中,我们主要地监测了奶牛、绵羊首免和复种布氏菌羊型五号苗(M_5苗)及首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S_2苗)后的补体结合反应(CFT)阳性持续期,为防制畜间布氏菌病免疫接种后开展检疫提供依据,现将监测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布氏杆菌羊种M_5-90菌苗不同接种途径对山羊和绵羊产生的免疫效果,于1984年在山西省武乡县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以往的调查研究资料证实:茶卡公社羊布氏杆菌病的感染率为19.54%。1971年以后,连续多年用羊型M5号弱毒菌苗进行气雾免疫,到1983年为止,我们从布氏杆菌血清学检查和细菌分离的结果证明:茶卡公社抽检羊只的布病血检率已降低到1.34%,在流产胎儿中,经过多年检验未分出布氏杆菌及其它能致羊发生流产的病原细菌。但是近年来,牛羊的流产仍在发生,个别羊群的流产危害比用M5号苗气雾免疫前的71年还要严重。为了明确当前羊只流产的主要原因,我们于1983年4月在茶卡公社收集流产胎儿10例,作了流产病原的细菌及羊流产衣原体的分离,在10例病料中未均培养出病原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