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规模生产种苗时,过去常以铁臂轮虫,丰年虫幼体和天然浮游生物等为饵料,这些饵料虽具备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等多种优点,但确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轮虫在自然条件下,因水温和水质等变化,使生产难以稳定,若要控制水温就需增加经费,另外,在培养中使用的酵母,轮虫易受细菌污染,进而使摄食轮虫的仔鱼患病死亡;再则,采用活性饵料饲喂,难以拌入药物来防治鱼病。为了使种苗养殖达到稳、高产,低成本的目的,目前日本已研制了一种新型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2.
在对虾、鱼类的人工育苗生产中,常需要大量的轮虫作为幼苗饵料。但在大面积培养轮虫的过程中,又经常遇到轮虫饵料——藻类供应不上的问题,我们试验采用发酵面粉作为轮虫饵料,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一、试验条件培养池为室外水泥池,面积为10米×10米,池  相似文献   

3.
利用天然轮虫饲育对虾早期种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轮虫是一种分布广、体形小的多细胞动物,体长仅有100~500μm,其头冠上有纤毛,并能如车轮般地转动,所以人们称之为轮虫。它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休眠卵可以长期保存、随时能孵化等优点,因此它已成为鱼、虾、蟹类人工育苗的优质微小生物饵料。近年来,在我省以及全国发展对虾人工育苗的生产中,采用的大量鲜、活生物饵料,主要是以轮虫、卤虫为主,占生物饵料总用量的85%以上。我省唐山地区沿海大部以及沧州地区沿海全部的内陆水坑和各渔村的生活污  相似文献   

4.
塑料薄膜大棚培育轮虫技术杨东轮虫作为基础动物性饵料,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河蟹、对虾等甲壳类人工育苗生产,随着河蟹、对虾等早繁苗试验成功,培育好轮虫,解决幼体前期饵料,对于提高幼体变态率、成活率、出苗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早春三四月份自然气温较低,在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海水鱼类人工育苗中的饵料系列和常用活饵料如单细胞藻类、双壳类受精卵及其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及枝角类、糠虾的人工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6.
轮虫强化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轮虫是海水鱼虾类苗种生产中的重要开口饵料。目前使用的轮虫主要有Brachionusplicatilis(L型 )和B .rotundcformis (S型 )两种。由于海产小球藻等单细胞藻类的繁殖速度小于轮虫的摄食量 ,在大规模轮虫培养中单胞藻不能满足需要 ,制约了轮虫的生产。用酵母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HUFA)的人工饵料是替代单胞藻最常用的办法〔1、2〕,但其必需脂肪酸 (EFA)缺乏或不足 ,用作轮虫的饵料前需进行EFA的强化〔3〕。目前 ,轮虫培养在EFA强化、替代饵料、高密度培养、冷冻藻保存利用和休眠卵利用等…  相似文献   

7.
<正> 轮虫是鱼、虾、蟹类幼体的优质开口饵料,富含甲壳动物变态蜕皮的激素,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在人工育苗生产中,当所培育的苗种幼体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轮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饵料品种。轮虫系小型活体,不污染水质,经技术处理,可  相似文献   

8.
小水体高密度轮虫快速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红旗  张黎 《河北渔业》2005,(1):49-49,51
<正>轮虫是多种水产养殖动物苗种阶段优良的活 体饵料。目前国内轮虫的来源,主要是室外土池 人工养殖或室内水泥池培育。但前者受自然条件 影响大,后者培养周期长,产量低,往往不能满足 生产需要。近年来,国内从韩国引进小水体高密 度轮虫快速培养技术,在大菱鲆等名贵鱼类的早 繁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利用1~2m~3  相似文献   

9.
通过同一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轮虫投喂时间,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的比例,比较研究香鱼人工育苗的成活率、畸形率、白化率等育苗效果,以完善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试验表明,在香鱼人工育苗仔稚鱼培育早期延长轮虫的投喂时间到15日龄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及苗种规格;增加桡足类投喂量、减少颗粒配合饲料的投喂或采用研制全价的颗粒配合饲料有助于降低苗种的白化率;苗种的畸形与卵质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与饵料、水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 东方对虾随着人工育苗的大规模发展,饵料成为人们探讨的中心议题,常规育苗饵料、一直采用单胞藻和轮虫等,培育这些饵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大面积的培育池,不仅生产不稳定,而且提高了育苗成本。多年来,人们一直寻求优良的代用饵料,我们在1980~81年对虾育苗中利用酵母片作代用饵料,取到了初步成功。我们用瓶装药用酵母片(0.3克)。据查为食用酵母,在裙带菜育苗车间用两个池子进行试验。2号池  相似文献   

11.
轮虫是鱼、虾类幼体的优良饵料.褶皱臂尾轮虫适应力强,繁殖迅速,在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生产中被广泛培养为鱼、虾类幼体的饵料.海产褶皱臂尾轮虫培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海水鱼人工育苗中轮虫培养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将初始体质量为(0.006±0.0005)g的仔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分别投喂4种饵料:人工配合饵料、轮虫、蛋黄和轮虫+人工配合饵料.试验周期为28 d.结果表明,(1)轮虫+人工配合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组生长较快,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14 %/d和0.013 %/d, 绝对生长率达到0.150、0.142 g/d,二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组生长最慢,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2)轮虫+人工配合饵料与轮虫组仔稚鱼的成活率达到90.3%和 89.7%,大部分个体发育进入幼鱼阶段,二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组存活率较低,只有40.7%,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3)投喂不同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的消化酶具有显著影响,蛋黄组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轮虫+人工配合饵料组的胃蛋白酶活力较高,天然饵料(轮虫)组较低.  相似文献   

13.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室内高密度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褶皱臂尾轮虫(以下简称轮虫)属轮虫纲(Rotatoria)、单巢目(Monogononta)、游泳亚目(Ploima)、臂尾轮虫科(Brachionidae)。它营养丰富,大小适口(100~300μm),是鱼类、虾蟹人工育苗中优良的动物性饵料,在育苗生产中需求量很大。由于浙南地区的轮虫天然资源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在河蟹人工育苗期间,外界气温低,在室外大面积培养轮虫繁殖速度慢、密度低,需  相似文献   

14.
海水小球藻营养丰富.生长条件要求不低.是河蟹幼体(zl~Z5)、轮虫和卤虫的理想饵料。作为一种优质单细胞饵料.海水小球藻已经实现人工培养生产。与人工室内培育小球藻相比,室外土池培育小球藻操作程序简单、培育成本低、产量高,现将海水小球藻室外土池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褶皱臂尾轮虫(简称轮虫)是海水鱼虾类苗种生产的优良生物饵料。在近几年轮虫的大规模培养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轮虫的细菌性疾病危害尤为突出。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现把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单胞藻类是三疣梭子蟹前期幼体的重要饵料,也是其幼体的动物性饵料如轮虫、卤虫的培养饵料和营养强化剂,是稳定育苗水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培育结果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育苗的成败。本文就是1994年在本所清江试验场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时对植物性饵料成功地培养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对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的水温、盐度、饵料等培育条件与种苗发育、生长及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建立了人工育苗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在不同水温范围内的孵化率有明显差别。种苗培育分前期、后期和幼鱼期3个阶段。前期鱼苗成活率为12.9%;后期为66.0%;幼鱼期为100%。饵料种类为轮虫、挠足类和卤虫,开口饵料为轮虫。1987年2次分别育出仔鱼4.8万尾和0.6万尾;1989年育出仔鱼3.13万尾,45天内培育出完全变态的鱼苗3080尾。种苗培育80天,体长达30.0mm,外形与成鱼完全相同,达到放流规格。  相似文献   

18.
1立项目的轮虫是现代鱼、虾、蟹类人工育苗阶段大量被使用的鲜活生物饵料的微型浮游性动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厂化集约式鱼、虾、蟹类育苗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轮虫类作为优质的鲜活生物饵料的应用量越来越大,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经营利润。所以很多养殖体(户)和养殖育苗场家把目光也转向轮虫的培养生产上来,出现了养殖轮虫生物饵料和培苗一体(一条龙)化生产。这样大大节省了开支(节省了饵料占育苗成本的50%),增加了收益。但在轮虫的培养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造成轮虫的培养产量低且不很稳定,故我所将该项目确立为预备科研工作。2工作准备与器具的购置于2005年3月20日到黄骅市南大港开发区孔庄子实验基地进行了初步考察,确立为本实验基地。这里是对砖窑洼坑加以改造修建成的,占地面积20hm2,以养殖虾类、鱼类为主体的养殖场。实际有效水面为13.3hm2左右,主要由18个池塘(含有一个钓鱼池环沟和一个约2hm2的淡水蓄水池),500~700m的两口深水井等配套设施组成。该项研究与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黄骅市南大港俊海实验场共同合作。2.1轮虫池的准备实验前计划准备养殖两个池塘的轮虫。进厂后,由于养殖轮虫与厂里养虾的操作利用程序...  相似文献   

19.
<正>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营养丰富等特点,现已成为鱼、虾、蟹类人工育苗不可缺少的优良动物性饵料,且在生产中需求量很大,特别在近几年来的河蟹育苗中,由于育苗时间较早,野生轮虫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提高育苗成活率,降低成本,笔者结合省内外轮虫室内高密度培养实践简要总结如下,供育苗同仁参考。 1 培育池  相似文献   

20.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