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金瓜是崇明四大特色农产品之一。崇明地处长江口 ,三面临江 ,一面沿海。海岛土净、水净、气净。岛上产出的金瓜是无公害绿色产品。近几年 ,由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有关科研和技术部门对金瓜的深度开发研究 ,崇明金瓜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具有丝细色黄、味美脆嫩、营养丰富的特点 ,深受消费者青睐。金瓜的含“金”量得到了提升 ,从原来的 667m2产值近千元上升至近万元 ,使崇明金瓜成了岛上的一大特色产业 ,驰名全国 ,被誉为植物“海蜇” ,圆了岛上人多少年来特色种植的“金瓜梦”。据测定 ,金瓜果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每 10 0g干物质中 ,含蛋白…  相似文献   

2.
朱忠南  叶年玉 《蔬菜》2003,(7):12-12
金瓜是上海市崇明岛的传统特产,色泽金黄、自然成丝、营养丰富、清脆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崇明绿色食品园区在传统加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崇明金瓜丝真空软包装产品的加工,生产出味道鲜美、口感脆嫩、食用方便、货架期长的优质食品,为特产资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一、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切瓜→盐渍→取丝→脱盐→硬化→生物保鲜处理→调味→装袋→真空封口→杀菌、冷却→检验→成品。二、工艺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 选择春季生产的、瓜形圆整、瓜皮黄色、光滑、无病虫斑,单瓜质量在1.5 kg…  相似文献   

3.
邱源  朱忠南 《中国瓜菜》2009,22(5):20-22
通过对53份金瓜种质资源加工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拟为加工型金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金瓜瓜丝色泽与瓜皮色泽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以CM005为代表的第2类6份资源,在瓜丝脆度、色泽、成丝率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加工性状,是加工型金瓜新品种选育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4.
崇明金瓜是西葫芦(Cucurbita PaPo L.)的一个品种,瓜肉经蒸煮后能搅成丝状,故又有金丝瓜、搅瓜、面条瓜、素海蜇等名称。金瓜的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及腺嘌呤,葫芦巴碱等,也是一种食疗兼备的蔬菜。近年来,不少地方已作为特色蔬菜种植,崇明县已将金瓜加工产品销往日本、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5.
金瓜分类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金瓜在崇明民间已有百年以上零星种植的历史,近年来发展为大面积的特色蔬菜。崇明金瓜在上海地区简称“金瓜”,因其老熟后的皮呈金黄色而得名;又由于它的果肉经蒸煮后能搅成丝状,故亦称“搅瓜”(在北方称西葫芦)。加工后的金瓜产品已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是崇明县创汇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6.
金瓜(Cucurbita pepo L.)为崇明县特产,因其色泽金黄、清脆爽口、营养丰富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采收期集中在7月上旬,为延长上市时间,果实需要贮藏。作者于1987~1988年立足于农户小规模贮藏,以提高果实本身的抗病性入手,进行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腐技术研究。贮藏3个月后的果实腐烂率由传统贮法的50%以上下降为10%左右,基本上控制了病害的流行,现初报如下。 一、加强栽培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从生长健壮植株上采收的果实和生长衰弱植株上采收的果实同样贮藏一个月后,其腐烂率前者比后者可减少66.7%。因此,…  相似文献   

7.
朱忠南 《蔬菜》2002,(12):44-44
营养与保健 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茭瓜、面条瓜等,是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西葫芦)的一个变种或类型,因果皮和丝状果肉色泽金黄而得名。金瓜原产于南美洲北部,西汉时期由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目前在上海、安徽、湖北、辽宁、山东、台湾等地均有一定面积的栽培,其中以上海崇明岛的栽培面积为最大,每年约在1000hm2左右。据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约在公元1600年前后)崇明岛就有金瓜种植,当时称之为珠瓜。清朝时期曾将金瓜作为贡品进贡宫廷御用,栽培历史悠久。台湾岛从1985年开始引进种植金瓜,当地称之为“海蜇皮南瓜”。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将金瓜作为特种蔬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金瓜(Cucurbita pepo L.)又名搅瓜,营养丰富,是天然的保健食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病毒病是金瓜的主要病害。近几年来,随着金瓜种植面积的扩大,病毒病的为害也日趋严重。笔者于1987~1988年对该病的发生与综防技术作了观察与研究,现整理如下。 一、发生与为害 在崇明,金瓜病毒病发病率很高,一般田块的病株率在30~85%,严重田块则高达100%。金瓜感病后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叶变小,主蔓变短。轻病株上果实变小,重病株上果实畸形,甚至脱落失收。一般田块减产1~2成,重者4~5成,加…  相似文献   

9.
金瓜(Cucurbita pepo L.var.medullosa Alef.),又名金丝瓜、搅瓜,属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变种。金瓜是上海崇明岛的著名传统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金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天门冬素、葫芦巴碱、瓜氨酸、精氨酸及磷、钙等成分,且含有一般其他瓜类蔬菜所没有的葫芦巴碱  相似文献   

10.
瀛洲金瓜     
  相似文献   

11.
抗病优势梨品种—金瓜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李虹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45-146
介绍崇明标准化小拱棚金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根据崇明地区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期,从营养土准备、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壮苗培育技术,详细介绍其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棚温、肥水、授粉等,并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进行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3.
金瓜又名搅瓜,属特种蔬菜,因其色泽金黄,清脆爽口,营养丰富而成为宴席上的佳肴。在崇明,金瓜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但白粉病的发生亦日趋严重。1987—1988年,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瓜为葫芦科金丝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是西葫芦中的一个变种 ,别名金丝瓜。金瓜颜色金黄 ,呈长椭圆形 ,以老熟瓜供食 ,其果肉经蒸煮或冷冻后可搅成丝状 ,颇具特色。1 特征特性金瓜植株蔓生 ,茎蔓较粗 ,中空 ,有棱或沟 ,并有刺毛。茎节叶腋间生有侧蔓和卷须 ,分枝性强。叶绿色 ,掌状分裂、互生。花黄色 ,为同株异花 ,雌花在主蔓 5~ 7节出现 ,以后每隔 2节处分化出雌花 ,以主蔓结瓜为主 ,一般每株可结 3~ 5个。果实椭圆形 ,嫩瓜黄白色 ,老熟后呈金黄色。瓜肉较厚 ,由许多黄色瓜丝密集环绕瓜腔而成。金瓜是喜温短日照作物 ,种子在 2 0℃…  相似文献   

15.
本刊前身《武汉蔬菜》先后刊出《瀛洲金瓜》一文及封面照片,不少读者来函询问栽培方法。现将《崇明金瓜的栽培技术》一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播种一出苗约需7~23天,平均为12天,不同播种期的出苗天数有明显不同,播种越晚,出苗所需天数越少。如果以3月25日为基准,那么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每早播10天,出苗所需天数相应增加5~6天,反之则相应缩短2~3天。  相似文献   

17.
根据崇明金瓜种质资源和研究现状,认为崇明金瓜存在着种性退化、品种抗病性弱、栽培技术和采后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打好种源基础、推广高效栽培和发展产业能力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南疆喀什地区瓜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在室内条件下光照对南疆瓜蚜繁殖以及瓜蚜对金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5 d时,光照具有刺激瓜蚜繁殖的作用;光照超过5 d以后,光照具有抑制瓜蚜繁殖的作用。南疆瓜蚜对金瓜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对照组金瓜植株总高度的增量达到了11.00 cm,而处理组1~5号盆金瓜植株总高度的增量均小于对照组,最大值为2号盆的10.50 cm,最小值为3号盆的6.50 cm。此外,瓜蚜数量与金瓜植株的生长之间没有表现出特定的相关性。3号盆瓜蚜数目增量最大(1159头),植株总高度增量也最小,仅为6.50 cm。5号盆瓜蚜数目增量(1133头)明显大于4号盆(644头),但植株总高度增量(9.90 cm)却大于4号盆的增量(8.30 cm)。因此,光照能够影响南疆瓜蚜的繁殖,此外,南疆瓜蚜能够影响金瓜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金瓜是西葫芦的一个变种,属葫芦科南瓜属,别名搅瓜、金丝瓜、面瓜、茭瓜等。金瓜果肉可搅成面条状,清脆可口,营养价值高,享有“素海蛰”之美称。金瓜原产南美洲,我国主要在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栽培,我地在甘肃兰州市栽培面积不大。我校2000年和2001年在标本田里引入栽培,其生长发育良好,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每666.7m2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 ,随着崇明金瓜开发力度的加大 ,我县金瓜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00hm2 一跃达到了1000多公顷 ,每667m2产值由近千元上升至近万元 ,部分地区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1.1种子准备首先是选好种瓜 ,必须选择金瓜成熟时外界环境条件好 ,在晴好天气瓜柄未枯前(活柄 )采收的瓜作为种瓜。且以主蔓结的无病、无破损的第1或第2瓜为最好。其次是选种 ,瓜籽从瓢中取出后及时淘洗晒干 ,存放在干燥通风处。播种时除了去除病粒、蛀粒、破损粒外 ,还必须选粒大粒重的种子。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