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云南的湿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林业》2014,(5):23-24
云南省于2012年全面启动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于2013年结束,现将调查结果概述如下。 一、云南省湿地资源情况 (一)湿地类型和面积 表1云南省湿地类型及面积概况表 (二)湿地分布情况 1.各州(市)湿地分布情况 表2各州市湿地分布概况表 2.各流域湿地分布情况。 表3各流域湿地分布情况表 3.湿地海拔分布情况表4各海拔区间湿地分布情况表 (三)湿地植被 全省记录到湿地植被类型12个,湿地植物群系189个。 (四)湿地植物调查范围内发现湿地植物204科876属2274种,其中被子植物133科725属1974种,裸子植物4科10属11种,蕨类植物31科71属128种,苔藓植物36科70属161种。  相似文献   

2.
侯锋 《中国林业》2010,(6):39-39
甘肃省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弱水水系)中游下段,属河西荒漠地区的湿地。湿地类型主要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天然湿地主要包括黑河永久性河流湿地、羊达子河季节性河流湿地、宣化镇乐三村官湖季节性淡水湖、黑河两岸河滩泛洪平原湿地,以及沼泽湿地中的草本沼泽和灌丛湿地。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省西部榆树疏林进行生长与更新调查和人工植苗更新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榆树疏林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依干扰程度分为重度干扰型、轻度干扰型和中度干扰型3种类型;中度干扰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低密度单层榆树疏林亚型和低密度灌丛榆树疏林亚型。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干扰程度,确定3种榆树疏林恢复模式:平缓沙地榆树疏林、瘠薄沙丘单层榆树疏林和厚土层沙丘复层榆树疏林;并制订了4项相应的恢复技术,即:人工造林恢复技术,人工播种和人工辅助天然下种恢复技术,抚育恢复技术和管护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拉市海湿地鸟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拉市海湿地的特点、鸟类种类组成、鸟类区系特征、生态分布、湿地鸟类资源和湿地环境的保护与建议。报道了拉市海湿地鸟类190种,隶属17目43科114属。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拉市海湿地鸟类可分为4个群落,即明水面区域、农业耕作区、沼泽浅水区、森林植被区。  相似文献   

5.
《森林与人类》2022,(Z1):78-81
<正>按照《湿地公约》定义,吉林省湿地总面积80万公顷以上,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四大类。第三次全国国土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共有湿地地类面积23.0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湿地是第三次国土调查新增的一级地类,吉林省范围内分布有森林沼泽、灌丛沼泽、  相似文献   

6.
2012年7—12月,利用ArcGIS和Googlearth相结合的方法对德钦县湿地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核实。结果表明,德钦县湿地有3类: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 6型: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湿地面积合计3953. 52 hm2,占县域总面积的0. 54%;湿地类型以河流为主,占湿地总量的88. 51%;共记录到湿地植物25科38属42种,主要植物群系有密枝杜鹃群系、大果红杉群系、管状长花马先蒿群系、节节草群系4种;重点湿地位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和梅里雪山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少有的几块绿色净土,其中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滋养着我国三江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森林湿地、灌丛湿地、草本湿地、地热湿地等湿地类型,文章将介绍各种湿地的分布和比例结构及湿地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对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高等植物66科174属377种,以被子植物居多,占总种数的91.78%;湿地植物共计21科27属46种,以莎草科最多,其次为灯心草科;湿地公园分布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珍稀濒危植物5种及中国特有植物5种;从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布来看,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属性;湿地公园自然植被可分为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9个群系,无栽培植被;植被调查结果显示,以灌丛、草甸和沼泽占绝对优势,共计17个群系,占总群系的89.47%,其中,温泉水绵沼泽是目前中国少数几个湿地公园拥有的湿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的湿地共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 7种类型 ,并对现有的 8处重点湿地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全区湿地面积601.06万公顷,占我区国土面积的5.08%,面积位居全国第三,共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类19型。共有湿地高等植物93科213属463种;湿地脊椎动物288种。文章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现状,以及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今后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地区竹亚科(禾本科)属种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西南地区竹亚科新记录种3种及1栽培品种,其中美浓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cv.Mei-nungW.C.Lin为云南、贵州新分布,也为中国大陆新分布;廉序repanostachyum及多毛廉康竹D.hirsutiss mumW.D.LietY.C.Zhong为广西新分布;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为广西、贵州新分布;桂单竹B.guangxiensisChia etH.L.Fung为贵州新分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链理论的贵州省竹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产业链模式及分布格局是影响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系统分析了基于行业和产值的贵州省竹产业企业分布状况,重点剖析了竹化学纤维制品、竹笋制品和竹材制品产业链,以及特色竹产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产品、竹制工艺品和竹林旅游产业链。文章认为,贵州省竹产业链多属于成长型,产品多处于中低端阶段。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贯彻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有区别的区域化产业链建设是前提,打造竹产业高地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岗山地区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贵州特有种子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天才 《林业科学》2001,37(3):46-57
贵州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和孑遗种类较多。贵州特有种子植物约有280余种,分属66科、144属,占全种子植物科属种的比值分别为33.8%、10.3%和5.3%,而且分布31个中国特有单型属和黔苣苔属(Tegia)、辐花苣苔属(Thamnocharis)、假胡麻属(Centrantheropsis)和歧柱蟹甲草属(Dicercodados) 4个贵州特有属。这些贵州特有植物是贵州森林资源组成的不同替代成分,并都具有多种生物学和重大经济价值。本文从重要用材林和园林观赏树种中遴选出如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 等60余种,对其自然分布地域及生境、经济价值及利用评价、资源现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狭限分布机理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选择20种代表植物开展引种栽培与种苗扩繁试验取得了成功,其原产地与引入地海拔高度相近地区(1000m左右)的物种植株迁地栽培成活率和采种播种出苗纺的概率加权平均值均较高(75%-95%),并且这两和数学期望值的坐标 曲线极为相似;供试植物的扩繁系数为0.61-1。还提出了贵州特有植物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及模式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的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种类、观赏性状、特性分类、分布状况等的研究。其结果表明,贵州有木本观赏植物110科285属588种,分别占贵州省木本植物科属种的84.6%、48.8%和23.3%。按性状分为10类;按观赏特性分为6类。从分布看,全省80个县(市)都有木本观赏植物分布,大多数种出现的海拔高度为600~1 500m。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我国贵州北部山鸡椒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是粗皮灵芝(Ganoderma tsunodae(Yasuda ex Lloyd)Trott.)。基于本研究采集的标本及日本模式产地的标本,对此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主要危害贵州北部的山鸡椒,造成干基白色腐朽,最后导致树林死亡。对病害的症状,造成的危害及病原菌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16~2017年,对贵州省德江县楠杆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兽类资源状况。调查共记录兽类41种,隶属8目19科。区系上,以东洋界物种和广布种居多,其中,古北界物种5种(12.20%)、广布物种17种(41.46%)、东洋界物种19种(46.34%);分布型上,东洋型物种较多,共23种(56.10%),古北型8种(19.51%),南中国型7种(17.07%),全北型、季风型和不易归类型物种均为1种(2.44%);生态型方面,以地面生活型最多(18种),其次为半地下生活型(11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24.39%;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8种,易危物种7种。贵州楠杆保护区与梵净山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2)和宽阔水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6)兽类物种均表现为中等不相似;与麻阳河保护区的兽类群落相似性则表现出中等相似的现象(C=0.53)。楠杆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物种主要体现东洋界亚热带物种为主的区系特征,保护物种较丰富,但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管理机构应加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通过访谈、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对贵州省古银杏资源的分布及生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100~4000年生古银杏共有1969株,主要分布于遵义市和六盘水市;垂直分布海拔为300~1700m,集中分布800—1100m。其中75.96%为雌株,24.04%为雄株,雌雄比为3.16:1;树高最高为50.0m,最矮为2.0m;树龄最大为4000年,最小为100年;胸径最大为479cm,最小为26cm;其平均冠幅最大为40.0m,最小为1.0m。垂乳银杏有88株,复干银杏有35株,雌雄同株仅1株。  相似文献   

19.
以2004年6月份的SPOT 5 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运用ERDAS软件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遥感解译,分辨出7种植被类型。然后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合成,获得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其他相关信息。对黔金丝猴在各种植被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指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低山常绿阔叶林是黔金丝猴主要选择的植被类型。这一结果可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黔金丝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贵州越桔资源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越桔进行繁殖技术研究的同时,结合贵州省现有的植物标本和有关文献,对贵州省越桔的种类、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它的利用价值、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措施。对贵州越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