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回顾土壤化学中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学科分支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简短回顾我国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的研究特点、现状及部分进展,并据此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发展方向作了概括性展望。综合分析认为,对土壤进行宏观调控要以土壤微观性质的认识为前提。新近基于分子尺度微观光谱技术对土壤微观性质的原位观测及认识的飞跃是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研究领域迅速发展的基础;近代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又进一步拓展了传统土壤化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土壤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立足农业生产,同时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转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变电荷土壤化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完善现代土壤学理论,是今后中国土壤化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设施农业中存在的土壤障碍及其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55,自引:6,他引:55
本文综述了我国设施农业栽培中存在的土壤障害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根据我国各地研究报道,设施栽种土壤存在的主要障碍是某些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环境恶化、连作障碍明显。为此前人研究提出了解决设施农业中土壤障碍问题的主要对策,包括合理轮作、合理施肥、防治次生盐渍化、土壤消毒和选用抗性品种等。同时讨论了设施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并分析提出了今后设施农业土壤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亚太区核科技合作协定 (RCA)的历史、主要领域和管理机制 ,总结了RCA框架内农业领域合作情况 ,展望了RCA农业区域合作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农田、温室、森林、山地等小气侯研究的DYZ—1型遥测多点温湿度仪的原理、设计、性能及其田间使用效果。其设计方案是经计算机选优而得,具有较高的精度。在—25~50℃、20~100%RH范围内,温度标准差为0.1℃、湿度标准差为1%。该仪器在野外使用,经受了高温(36.9℃)高湿(99%)的考验,仪器运转正常、性能可靠。在北京(温带)、南京(亚热带)、海南岛(热带)三种不同气侯带与阿斯曼通风干湿表在田间进行对比实验,包括各种(辐射、观测等)误差在内,在5~36.9℃、19~99%RH范围内,温度标准差为0.23℃,湿度标准差为1.7%。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土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历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环境保护科研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文中阐述了土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对象;土壤污染圾其防治途径研究现状;土壤-植物系统的净化功能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土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学术指导思想;土壤环境保护研究方法论;以及对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展望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