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茶粗皮病又叫荒皮病,是为害茶树茎部的病害,《中国农业植物病害》书中记载仅分布于浙江省。神农架林区茶树种植面积2000hm2,2003年冬季春后由于遭受严重低温冻害的影响,茶树抗性减弱,造成2004年茶粗皮病大流行,200hm2茶树成灾。茶园普遍发病,全园呈现一片枯黄。发病茶园为100%,严重茶园病株死亡率50%,中等茶园病株率30%~40%,一般茶园病株率20%~30%,导致春茶严重减产,品质下降,部分茶园绝收。1主要症状茶粗皮病由子囊菌亚门胶皿菌属的茶胶皿菌(PatellariatheaeHara)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为害老茶树下部枝干,病部初为灰绿色,表面着生许多…  相似文献   

2.
结合多年的茶叶生产实践,在茶园病虫害防控上技术创新,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洪雅县绿色茶园的病虫害系统控制技术。该技术根据茶事季节,从茶树的修剪、采摘、施肥、管水、病虫防治等生产环节,对茶树病虫害进行系统控制,供茶叶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杂草对茶树危害严重,不仅影响茶叶产量,还致使品质下降。江苏省农科院自1987年开始立题研究,已先后对国内外30多种除草剂进行了单用、复配试验,通过配方筛选、优化组合和安全性测定,在国内首次提出茶园杂草的化学防除配套技术,在江苏省几个大的国营、集体茶场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配套技术有:1.封:即茶园杂草土壤封闭处理。一般茶园的化除应该立足于芽期处理,把杂草消灭在芽期阶段。在以一年生杂草危害为主的茶园每年只要在3月底至4月初结合茶园栽培措施(施肥),在发草高峰前半个月进行一次土壤封闭处理,就可以及时地控制茶园杂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由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重庆市科委科技特派员及创业扶贫项目"巫山茶树营养诊断及经济施肥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通过了市内相关专家组的验收。通过听取项目工作汇报、检查考核指标、查看相关材料并经质询和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紧紧围绕巫山茶树营养诊断及经济施肥技术集成推广应用这一主题,从茶园土壤及茶树营养诊断、集成  相似文献   

5.
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昭平县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茶叶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昭平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茶园病虫的滋生环境也相应产生了变化,一些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茶角胸叶甲是昭平县茶园近年来发生成灾的新害虫,2005年以来均达到中等偏重的发生程度,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调查,总结出了茶角胸叶甲的一些发生特点,希望能够对该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林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版土面积3253km2,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330hm2左右。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神农架林区在全力抓好“菜篮子”、茶饮品安全的同时,积极抓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巨蚊(Toxorhynchites)幼虫能捕食共栖的其它蚊类幼虫及蛹,是吸血蚊类的天敌。我们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金毛巨蚊(Tx.aurifluus)进行了调查研究,简报如下。 现场观察:1985年4~11月在神农架林区松柏镇附近山坡上,选择部分树洞定点采样观察,每句一次。调查了有积水洞次459个,洞口口径最小3厘米,最大40厘米。326洞次中有  相似文献   

8.
生态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生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生态学调查方法,于2019年对福建、云南、广东等8个省8组16个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态茶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天敌数量普遍高于普通茶园;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普遍高于普通茶园;优势度和优势集中度普遍低于普通茶园,证明生态茶园具有更高的生态优越性,为进一步推动生态茶园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于2013—2014年对松阳县4种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时空格局和茶丛上层益害生物比及其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间茶园害虫、天敌物种数和总物种数显著大于其它3种茶园;林间茶园天敌个体数最多,丰产茶园害虫个体数和总个体数最多。在垂直分布上,天敌个体数在母穗园、林间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在丰产茶园和两行密植茶园中以中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母穗园和林间茶园以中层最多,在两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60%、56%、42%和51%;4种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皆以上层最多。在水平分布上,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两行密植茶园、林间茶园皆以朝北方向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35.0%、26.0%和26.3%;害虫个体数以茶丛内层较多,天敌个体数以外层较多;地上部分林间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约是丰产茶园的2倍。表明种植模式可改变群落空间格局和益害比。  相似文献   

10.
石阡县是贵州省茶叶种植大县之一,近几年来,该县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变荒山为茶山,变秃山为茶海,大力发展茶产业,不断扩大茶园面积,2010年底茶园面积达1.47万hm~2。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园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和程度逐渐扩大和加重。为了摸清茶园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2010年石阡县汤山镇农技服务中心对汤山镇茶园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利用“Pull-push”原理架构我国茶园病虫草害生态调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为害我国茶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指出了茶树病虫草害防控面临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茶园病虫草害生态调控的原理及实践,论述了利用"Pull-push"原理架构我国茶园病虫草害生态调控系统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谋划了我国茶园病虫草害生态调控的架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山茶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中山茶园次之,低山茶园最低,且差异显著;高山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茶园,高山茶园和中山茶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低山茶园,但低山茶园的物种优势性高于其他两个茶园。NMDS排序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差异明显; SIMPER分析显示,高山茶园与中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小(28.90%),高山茶园与低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大(52.13%);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在整体上差异显著(P0.05)。RDA排序与pRDA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其独立贡献率为62.52%;茶树盖度和除草剂是次要环境变量因子, 2个环境变量的独立贡献率分别为9.155%、10.99%,其他环境变量因子对茶园蜘蛛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茶园开发过程中保留外围自然生境有利于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的保护,更好地利用蜘蛛防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江市庐山区是庐山云雾茶主产地,近几年相继建立了几个无公害茶园,茶园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管理。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就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控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加强农业防治,优化生态环境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通过种植措施,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使之不利于病虫害的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对我市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茶园害虫种类有31科66种,茶园病害有17属20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笔者对咸宁市茶园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茶园病害有17个属,20种,茶园害虫有31个科,66种。1茶园病害种类据调查,为害茶园的病害有17个属,20种。其中叶部病害有7个属,10种,枝梢病害有5个属,5种,根部病害有5个属.5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园总面积为1615.9万亩,有山地、丘陵和平坦地三类茶园组成,分布在不同的海拔。国营茶场栽培管理好,施药水平高,茶园产量高,害虫种类少,优势种突出;社、队所属的茶园,管理粗放,用药水平低,甚至常年不用药,茶园产量低,害虫种类多,优势种不明显,以体形大的鳞翅目害虫为主。茶园害虫的优势种群,在五十年代前,因生态环境稳定,很少发生变化。五十年代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茶园受到了外界人为因素的剧烈干扰,改变了茶园的生态环境,加速了害虫种群的演替。五十年代有机氯农药的使用,诱使蚧类上升为重要的害虫种群,而  相似文献   

17.
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后,在保证茶叶高产稳产的同时,也给茶园的生物群落带来影响。尤其是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破坏了茶园生态平衡,削弱了茶园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导致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因此,茶树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实现病虫害的持续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阡县茶园草害种类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石阡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非常有利于茶园各种杂草的滋生繁衍,草害种类多,生长繁茂,危害严重,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导致整片茶园荒废。为了有效防除茶园草害,促进石阡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根据《贵州省茶叶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石阡县从2009年开始,对全县各地茶园草害发生种类及危害损失进行了认真调查,基本摸清了茶园杂草种类,并开展了治理。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地处鄂西北山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降水量900~1000mm。玉米是神农架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玉米3333.33hm2以上。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的病害之一,历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来玉米大斑病发生趋重,2008年全区8个乡镇玉米大斑病普遍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成灾,此病已成为影响神农架林区玉米高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发生原因,我们对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田间实地调查,向农民询问玉米品种、施肥等情况,提出本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因大斑病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保证玉米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鄂南茶园杂草进行调查,简要阐述了鄂南茶园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