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世界》2006,(4)
一、活动名称国宏生态杯——中华茶艺之星评选活动二、宗旨和意义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推动茶叶经济发展提高茶艺表演水平加强茶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民发现和利用茶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中国茶和茶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  相似文献   

2.
《福建茶叶》2010,(3):93-93
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茶艺天使"征集。  相似文献   

4.
《福建茶叶》2010,(10):47-47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07,(5)
本刊讯4月26日晚,国宏生态杯——中华茶艺之星评选活动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举行,经全国五个分赛区选拔出来的29名选手参加了此  相似文献   

6.
《福建茶叶》2010,(8):21-21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茶艺天使"征集。征集条件如下:一、18-35岁,气质端庄,容貌姣好,体形秀丽的女性。二、文化程度中学学历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  相似文献   

8.
《福建茶叶》2010,(5):48-48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教授提出,弘扬茶文化也得从娃娃抓起,这具战略意义的号召,首先在上海得到响应。1992年,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上海黄浦区青少年宫筹建了中国第一支少儿茶艺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训了1万多名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少儿茶艺队多次在国际茶文化节及有关会议上进行汇报表演,并到杭州等地交流表演,已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作为茶文化现象的新生事物,开展少儿茶艺活动,弘扬茶文化,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历史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中华茶文化 茶文化源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民族风情、宗教活动结合,形成了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茶风俗文化,例如,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都源于中国。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华茶文化,内容广泛,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以及旅游出版等方面,形式丰富多彩,其中包括茶叶专著、茶诗茶词、茶歌茶舞、茶画、茶与婚礼、茶与佛教、茶艺、茶具、茶食等。中华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少儿茶艺是成人茶艺的延伸,既继承了茶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充实了茶文化的内容。日本有中学生茶道,  相似文献   

10.
“茶仙遇茶艺馆”是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创办的集各色茶饮、茶艺表演 (独具特色的是少儿茶艺 )、休闲茶园、名优茶销售、茶膳套餐、茶艺培训和茶文化宣传的股份制企业。湖南省第一支少儿茶艺表演队在此诞生 ,她开创了湖南少儿茶艺之先河 ,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活动时间 ,定期开展少儿茶艺表演和培训。高雅的茶艺活动有益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培养少儿的茶趣和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我馆地处长沙市东郊马坡岭省茶叶研究所茶园之中 ,这里空气新鲜 ,茶园一片葱笼 ,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省茶叶研究所的全国十大名茶“高桥银…  相似文献   

11.
王萌 《福建茶叶》2022,(2):62-64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对其进行有效传播和弘扬是当前社会发展重要内容.茶艺表演作为传播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将声乐表演的内容、技巧以及背景音乐等融入进去,不仅可以丰富茶艺表演内涵,还能增强茶文化氛围,更让人们更加了解茶文化,更好传播茶文化.基于此,为更好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本文简要分析茶艺表演中声乐表演融入的价值,并在...  相似文献   

12.
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茶叶学会、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驻沪办、泉州市人民政府驻沪联络处、上海泉州侨乡开发协会及华亭宾馆等单位协办的“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98上海茶五邀请赛暨产品展销会”于1998年11月16日在上海市华亭宾馆隆重举行。这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茶文化,展示安溪茶乡风采,提高安溪鸟龙茶的知名度,广交海内外朋友,扩大内外销市场,推动我国茶业事业的发展。整个活动内容包括安溪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的茶王决赛;安溪茶艺表演;铁观音茶五拍卖;宣布’98上…  相似文献   

13.
牵手奥运,茶香世界。2006年10月22日至25日,“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华世纪堂成功举办,这是一次将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活动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极大关注,使中华茶文化特別是福建茶叶知名度大大提高,有力促进了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和茶叶经济的发展。福建作为这项大型活动的策划发起和主办的省份,成效昭著,尤其是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活动由国际友好文化节组委会、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东方收藏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主办;中央商务国际有限公司、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出作为支持单位;上海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中国藤藏集团、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国宏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北京中华文化学院作为协办单位;福建省茶叶学会名优茶推广工作委员会为承办单位,并由上述单位组成了“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经过筹备,组委会于今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暨“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于10月22至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华世纪坛举办。开幕式、论坛、招待中外宾客的晚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名茶展销及经贸洽谈会在中华世纪坛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传统刺绣荷包样式繁多,且色彩丰富,值得品味和研究,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针线的魅力及中国传统“女红”的时代意义。荷包作为最具有东方特色的服饰工艺品之一,对茶艺表演服装具有一定的衬托作用,茶艺表演类服装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东方特色及传统茶文化的审美内涵。本文通过探究荷包的图案、色彩之美,并将其图案、造型运用到茶艺表演服装设计中,进而提升茶艺表演服装的审美价值,推动其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湖南省茶叶学会、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湖南省茶文化研讨会既首届茶文化书法笔会”在衡阳市茶叶学会的大力协助下,于6月24~26日在衡阳市船山宾馆召开。117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茶叶专家、教授、书法家、歌唱家、茶艺表演艺术家及茶文化爱好者欢聚一堂,他们宣读了茶文化学术论文,展出和当场表演了有关茶文化的书法,观看了精湛的茶艺表演,特别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何纪光先生特地从北京赶回,为大会专场演唱。何先生  相似文献   

16.
田晖 《福建茶叶》2016,(5):125-126
传统音乐和茶文化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将传统音乐应用到茶异表演活动中,能够使茶艺表演活动充分体现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进而推动茶艺表演价值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艺表演活动的特点,阐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优势,针对我国传统音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华巍 《福建茶叶》2022,(3):101-103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等特点.同时,我国作为茶叶和茶文化发展的故乡,有利于通过茶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让更多人民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特点.茶文化在文化传播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在文化传播中茶艺表演是宣传传统文化出镜率最高的节目,在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水平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加强茶艺表演与中国传统文化之...  相似文献   

18.
茶艺表演服装是茶艺表演活动的一个道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茶文化思想内涵。适当得体的茶艺表演服装对于茶文化精神的阐释具有一定的衬托作用,而精美华伦的茶艺表演服装则能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本文以元代的染织纹样为立足点,对茶艺表演服装设计进行了探析。在论述了元代染织纹样的图案造型和构成方式后,又先后阐释了茶艺表演服装的艺术性和民族性特点,最后就元代染织纹样在茶艺表演类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道的基础,是茶事活动中物质与精神的中介,是表现茶道的外在形式。茶艺与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在我国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茶艺概念被中国台湾地区的茶人们明确提出之后,茶艺在茶文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而茶艺表演其主要就是将茶文化当中的精神和特征利用主观表演进行传递,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茶艺表演主要就是展现行茶的过程,以泡茶基本技法与茶叶冲泡技艺当做基础,结合人、茶叶、器具、肢体语言、音乐、背景和氛围等来为观看者提供美的感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研究茶艺表演的演变历程和概念,来探索茶艺表演当中所具有的创新元素。  相似文献   

20.
丁晶 《福建茶叶》2016,(6):124-125
中国传统茶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传承和发扬,在茶文化之中的茶艺表演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我们在欣赏茶艺表演的同时也欣赏到茶艺背景的音乐,人们在饮茶听乐的表演氛围中,感受到茶艺表演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增添了文化艺术感染力。茶艺表演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形式,它在表演过程中,融合了各种民族习俗、品茗环境、表演形式、茶叶品牌等不同内容,使品茗欣赏者在不同的古典音乐、近代音乐、自然界声响的背景音乐的作用之下,体悟到茶艺表演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