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脾阴虚是脾胃学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脾阴虚泄泻是家畜脾功能失调的病证之一。我们对185例病畜诊治进行仔细观察,其中既有本证,也有兼证,本证105例占总总病畜58%,兼证者80例,占42%,共死亡3例,占总病畜数2.1%。1病因病机脾阴虚损是脾阴虚泄泻根本病因。一是饮喂失节,脾运失司,致脾阴不足;二是劳役过重,阴津营血损耗致终脾阴虚损;三是燥湿暑热之邪,伤阴劫液,损伤脾阴;其四诊治失误,直接导致脾  相似文献   

2.
脾阴虚在家畜普通病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在典籍及现代资料中,尚未见有专论。因此,讨论这一问题无疑对中兽医脏腑学说是个有益的探索,并为消化、血液系统及部分疑难病证的诊疗将另辟门径,大有裨益。1981年以来,笔者收治脾阴虚病畜135例,其中牛63例,马类72例,治愈126例,治愈率为93.3%,现就多年的临症治验,谈谈个人体会,供同仁参考。(一)辨证施治《灵枢·本神篇》云:“脾藏营……”营者阴血也。因此,脾所藏之营即脾阴。故脾阴的含义一是指脾所  相似文献   

3.
大家畜泄泻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感受外邪、饲料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导致胃脾功能障碍,用化失司而成。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脾胃之伤,多认为失脾气(阳)不足。其实不然,外感内伤,不仅易伤脾胃之气,亦伤脾胃之阴,只不过在治疗泄泻时,特别是在治疗脾阴虚泄时,往往多考虑到补益脾气,而忽略滋润脾阴。  相似文献   

4.
脾胃同主中焦,职司运化,升降相济。若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下痢;阴寒凝聚,浊阴不降则呕吐、呃逆。中焦虚寒,寒凝气滞,则腕腹疼痛,喜温喜按《灵枢·五邪篇》曰:“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脾虚失于健运,故不能饮食;阳虚失于温煦,则畏寒肢冷  相似文献   

5.
动物针灸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一词最早见于18世纪《免疫类方》,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疯狗脑治狂犬病的记载。我国在二千年前对机体免疫已有一定的认识,如《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多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一直应用针灸技术治疗家畜肠黄、脑黄和破伤风等。近年来,外国学者也认为针刺治疗猪大肠杆菌病和肠炎的效果可与螺旋霉素媲美;针灸具有镇痛、抗炎、抗感染、抗变态反应等作  相似文献   

6.
驴和大白鼠脾虚证动物模型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以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功能之一,但脾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防卫功能。《内经·五癃津液别篇》就有季脾为之卫”的论述;《金匮要略》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难经》“诸病由脾胃生”更提出了脾胃旺盛,不易发病;脾胃  相似文献   

7.
奶牛流行热的虚实错杂辨析李瑞斌(广东省广州市国营珠村奶牛场516660)虚证和实证是辨别畜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总纲。一般而言,虚者正气不足,实者邪气有余。若牛体正气不足,病邪亢盛,便可导致群体疫病暴发。在流行热发病过程中,虚与实在不时变化。疫病...  相似文献   

8.
虚劳症是家畜精气不足时所表现的以食欲减退、机能障碍和渐进性消瘦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患。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记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元亨疗马集·八证论》有“夫虚者,劳伤之过也。……因乘饥渴负重而骑,地里寪远,且又失其饮喂;或喜小马超群异众,奔走过多,多骑少  相似文献   

9.
呕吐者,胃受外邪所伤,或因他脏腑病邪累及,致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声物俱出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下为顺。凡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或他病干扰,有损胃气者皆呕吐之症。在治疗时当辨别虚实,实者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者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呕吐一证,虽系胃气不降,实与小肠、大肠、肝、脾息息相关。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补其虚则呕吐可止。  相似文献   

10.
八法即汗、下、温、清、补、攻、消、和。是在八证辨证的基础上,应用中草药进行内治,根据方药的主要作用归纳起来的中兽医临床基本治疗法则。早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症论》中已提出,在清代钟龄《医学心悟》中指出“表应汗,里应下,寒应温,热应清,虚应补,实应攻,滞应消,中应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家畜患病常为多邪同犯,且病证变化多端,对于复杂的病证,若单独采用某一种疗法,疗效往往欠佳,因此,需要八法配合使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各具有只治单证、单因的特性,“汗、吐、下、和”是针对病邪所在…  相似文献   

11.
“产后风”,也叫“产后发痉”。属母畜产后急症之一。“痉”即痉挛的意思。主要指热性病过程中,病畜因风邪内侵,正虚不能胜邪,筋脉急拘、出现项强背直,四肢抽搐,口噤不开的病症。本病与传染性的“破伤风”,虽然症状有相同点,但由于母畜有产后动血的特点,故在病因和治法上略有差异。也有母畜在产驹过程中因创伤被毒邪感染,邪毒直窜筋脉而引起发痉者,所以临床有虚、实二种之分。虚者为血不足,实者为外感邪毒,因而治法上也有补、泻之别。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两者均遵循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但前者属外治,后者属内治,方法各异,作用途径亦不同。药物疗法的理法方药研究日趋深入,理论甚丰。至于针灸论治,虽然早在《灵枢·经脉篇》中就有“表则浅之,里则深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的记载,《伯乐针经》中亦指出“大凡行针,先  相似文献   

13.
编余杂录     
舌苔如地上初生之草,必有根。无根者为浮垢,刮之即去,乃无形湿热而胃无结实之邪,故云有中虚之象。若妄用攻泻伤内,则表邪反陷,为难治亦。即使有此等舌苔,亦不宜用攻泻之药。又如湿为阴邪,脾为湿土,故脾阳虚,则湿聚腹满,按之不坚,虽见各色舌苔而必滑。色黄为热,白为寒,总当扶脾燥湿为主。热者,佐凉药,寒者,非  相似文献   

14.
和解方剂是由疏通、调和药物为主组成的,具有调畅气机、和解少阳、调和脏腑、调和营卫气血等作用,用于治疗邪在少阳之半表半里及肝脾、肠胃、营卫不和等病证。属于治疗八法中的“和法”。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者,治宜和解少阳;肝脾失调者,治宜调和肝脾;胆胃不和者,治宜调和胆胃;肠胃不和者,治宜调和肠胃;营卫不和者,治宜调和营卫。因此,和解剂可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肠胃、调和营卫5类。(一)和解少阳剂和解少阳的方剂,  相似文献   

15.
孙溥泉  孙健慧 《养猪》2011,(6):66-66
猪脾为猪科动物猪的脾脏,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猪脾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本草图经》)。宋徽宗时官方编篡的《圣济总录》记载:猪脾“治脾胃气弱”。明代医家刘天和编写的《保寿堂经验方》认为猪脾“治脾积痞块”。  相似文献   

16.
家畜厌食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多与过食精料或食冰冻饲草损伤脾胃,患病后中气未复,脾胃虚弱密切相关。厌食病在脾胃,证分虚实。实者多食滞胃肠及湿困脾胃。虚者包括脾胃气虚和脾阴不足。临床分型治之,才能收取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治疗咳喘,前人多以虚实论治,邪实者多以外感风寒立论,正虚者多以肾不纳气为宗.故有"急则治肺、缓则治肾"之说.对于这种素有肺肾俱虚,肾不纳气之咳喘症合外感风寒,咳喘更甚之病症,既不可按"急则治其肺"的原则发散风寒,以防正气耗散更甚,反使咳喘更为剧烈;又不可按"缓则治其肾"的原则,扶助正气,以防扶正而留邪之弊.只有标本兼顾,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笔者本着这一原则,对40多例咳喘症患畜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耕牛气喘病 ,是临床中常见病症之一 ,是指气机升降失调 ,出现呼吸促迫 ,鼻咋喘粗 ,胸腹扇动为主要特征。气喘病的发生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灵枢经》说“脾为生气之源 ,肺为主气之枢” ,“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如果三脏中某一脏发生障碍时 ,则肺气宣降失调 ,出现气喘。气喘病 ,一般多从虚、实分型 ,临症可分为 :风寒束肺型、风热犯肺型、燥热伤肺型、肺气虚型、肾不纳气型、脾肾阳虚型 ,从病因上说 :实喘多以风寒、风热外感初病。其特点 :发病急病势轻 ,病程短 ,气喘有声 ,虚证则见于久病中 ,劳伤过度 ,或久病失治 ,日积月累 ,…  相似文献   

19.
“脾主长夏”出自《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说“脾主长夏,是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巳,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王冰《重广补注体》释:“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林亿《新校正本》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在当代所编中医、中兽医教材、专著多使用了“脾主长夏”这一观点,如《中兽医学》(全国中等农校兽医专业统编教材,梁国英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中兽医学》(山东省职高教材,山…  相似文献   

20.
《元亨疗马集》脾胃证治论述张挨双(山西省山阴农场一分场038400)《元亨疗马集》的作者非常重视脾胃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生理方面记载:“脾灌四旁”“胃潮百脉”“脾与胃通连血脉并合阴阳一处行”;病理上也将二者相提并论,如“脾冷者,脾胃冷也”,“胃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