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蜂胶在抗生素治疗奶牛细菌性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与蜂胶制成的合剂与单一抗生素对分离出的四种病原菌做药敏试验,通过对比抑菌效果,从中筛选出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制成的合剂较敏感。而且不同溶剂稀释的蜂胶的抑菌效果也不同。单独使用的蜂胶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蜂胶在仔猪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9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0.03%蜂胶制剂,试验2组饲喂基础+0.05%蜂胶制剂,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蜂胶制剂能够明显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皮肤颜色,降低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从乳房炎患牛的牛乳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和假丝酵母菌为试验菌株,观察了其对三氯异氰尿酸钠、戊二醛、氢氧化钠、乳酸、聚维酮碘五种消毒剂的敏感度,探讨不同消毒剂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5种消毒剂的敏感度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钠、戊二醛、氢氧化钠、乳酸,对聚维酮碘不敏感;假丝酵母菌对5种消毒剂的敏感度依次为三氯异氰尿酸钠、戊二醛、氢氧化钠、乳酸,对聚维酮碘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鸡胚接种的方法就蜂胶乙醇浸出物对NDV的灭活作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常温下3分钟,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9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生理盐水稀释液;37℃3分钟,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9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0.1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含蜂胶乙醇浸出物10mg/ml的生理盐水稀释液均对ND克隆-30具有完全灭活作用;常温下3分钟,1mg/ml的47.5%乙醇稀释液对ND克隆-30具有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舒兰市某养鸡场采集发病死亡鸡的病料,通过实验室培养特性观察、细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并结合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特点,最终确定引起该鸡场发病死亡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制备成蜂胶灭活疫苗,经过相关的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应用该蜂胶灭活疫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测临床常用药物青霉素、头孢唑林钠和环丙沙星对畜禽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对3种抗生素进行了畜禽常见的18种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畜禽常见病原菌对青霉素和头孢唑林钠均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而环丙沙星除对猪胃肠炎沙门氏菌表现为耐药外,对其它17种病原菌均表现为敏感和中度敏感。该结果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2)
为研究猪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作用,对广西某中型养猪场发生哺乳仔猪持续性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从腹泻仔猪的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内脏器官中分离到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培养特性、形态特征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利福平、新生霉素、复方新诺明、奥普托欣、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24种药物均耐药,占试验药物的68.57%。以分离菌株为制苗菌株,经培养灭活后,以蜂胶为佐剂,研制出本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的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来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临床应用表明,该菌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哺乳仔猪持续性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及耐药性的产生,是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者制备了3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蜂胶疫苗。制备了蜂胶佐剂和培养基,进行了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培养、纯粹检验、活菌计数、灭活及无菌检验,配苗、分装及成品检验。3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蜂胶疫苗无菌检验为阴性;物理性状检验为:静置后上层是乳黄色液体,下层为土黄色沉淀,振荡后呈均匀混浊液;经家兔安全检验结果为安全;经家兔效力试验,免疫后家兔抗体效价≥12.709lg2,对家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蜂胶疫苗经防冻试验证明,随着蜂胶含量的增高,防冻效果越好。本试验为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分析确定正交实验参数.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1)蜂胶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 h、超声时间20 min;(2)蜂胶提取得率:黄酮21.4%,干物质50.7%.  相似文献   

10.
随着蜂胶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扩大,各国学者对蜂胶提取物的毒性和致敏作用也进行了广泛研究. 1.急性毒性 没有关于未加工的粗蜂胶的毒性的试验报道.蜂胶一般采用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或用蒸馏水提取其有效成分,分离出大部分蜂蜡及其它不溶物.由于蜂胶的提取没有统一标准,关于蜂胶提取物毒性的报道会有很大差别.例如,南通医学院药理教研组给小白鼠灌服15%蜂胶淀粉混悬液,得到蜂胶急性LD50为6.3±0.167g/kg;家兔亚急性试验每日喂服蜂胶粉2.7g/kg,连续给药30日后,对家兔血清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及肝、肾、心、肺等组织均无明显影响,喂药过程中未见家兔有异常现象(房柱,1984).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实产量以及果树寿命,克服化学药剂给果实、果树、人体以及环境带来的副作用,将蜂蜡、蜂胶液与中草药液复合,形成的深咖啡色膏体状制剂对于果树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分别用蜂胶和中草药提取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稀释浓度为50%的蜂胶液对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稀释浓度为20%的中药液对这2种真菌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采用2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无交互作用)与抑制真菌试验,发现组合A1B3为最优水平组合,其对2种真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在果园中对修剪枝及患腐烂病害的果树涂抹蜂胶蜂蜡复合制剂,能起到良好的保护和防治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仔猪分离病原菌,据其病原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头孢呋新、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硫酸卡那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红霉素、安苄西林不敏感,该菌致死小白鼠。用仔猪水肿病蜂胶疫苗预防健康仔猪,用庆大霉素和速尿治疗病仔猪,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蜂胶提取物的体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体内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采用体外试验: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体内试验:本试验通过人工建立鸡大肠杆菌病模型,用蜂胶提取物进行预防治疗,同时设氟苯尼考西药对照治疗组。观察临床症状、体重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蜂胶提取物以及氟苯尼考均高度敏感,蜂胶提取物的MIC为0.013g/ml。蜂胶提取物预防及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不显著;蜂胶提取物组增加体重作用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研究发现,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与牙菌斑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长期的口腔微生态调查中发现大量的变形链球菌和少量的放线菌等。研究表明牙菌斑的形成是口腔微生物的侵蚀及积累,和牙齿表面变形链球菌葡萄糖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很明显的看出微生物在牙菌斑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蜂胶乙醇提取物能够同时抑制细菌生长和葡萄糖转化作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更深入的研究从巴西不同地区采集的蜂胶的抗菌和抑制葡萄糖转运作用。1材料和方法:1.1微生物:变形链球菌1600;血链球菌ATCC10556;唾液分离链球菌;放线菌ATCC12104等。1.2蜂胶样品:从巴西各地收集意蜂蜂胶,蜂胶预先被真空干燥,并提取蜂胶。蜂胶样品被碾磨成粉。在一个试管中加入2g蜂胶粉,再加入25ml,80%的乙醇,70℃震30min,然后离心取上清液,所得上清液即为蜂胶乙醇提取物(EEP)。1.3提取葡糖糖转运产物:将不同的微生物分别装入1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0ml30%的大豆胰蛋白提取物,150rpm37℃下培养48h,厌氧菌则放入厌氧培养皿中培养。48h后将培养物离心取上清即为葡萄糖转运粗提物。1.4测定葡糖糖转运的活性:取0.9ml0.25M...  相似文献   

15.
针对龙井市林蛙养殖场中出现的后腿肌肉变成红色、肝肿大呈紫红色、肾脏充血呈鲜红色心肌缺血性坏死为主要症状的患病林蛙,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毒力检测、人工感染、药物敏感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链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青霉素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奶牛隐性乳房炎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研究多价蜂胶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将菌液用0.4%的甲醛灭活,以蜂胶作为佐剂,灭活菌液与蜂胶佐剂以1∶1的比例等体积混合制成多价蜂胶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物理性质、安全性、免疫效果进行检测,通过构建小鼠模型设计浓度梯度,找出最佳免疫剂量。结果表明:通过攻毒试验,注射奶牛隐性乳房炎多价疫苗的混菌液,灭活疫苗的保护率达86.4%,免疫效果良好。说明制备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的混悬液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0.10%、0.30%、0.50%、0.75%、1.00%和1.50%6个不同浓度的蜂胶提取液对离体山羊虱进行药效筛选试验,探讨了蜂胶提取物对离体山羊虱的灭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00%的蜂胶提取液对离体山羊虱的灭虫效果较好(P<0.01),0.75%最好(P<0.001).  相似文献   

18.
覃杰  龙杰  张伟  张浩钿 《中国奶牛》2014,(21):24-26
本试验从新疆铁门关地区采集166份乳房炎患牛的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奶样中共分离出12种267株细菌,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6株,检出率33.6%;大肠杆菌68株,检出率25.5%;停乳链球菌33株,检出率12.4%;无乳链球菌25株,检出率9.4%。临床型乳房炎大部分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61.4%),隐性乳房炎大部分为单独感染(单独感染的感染率为88.5%)。选择16种抗生素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4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克林霉素、氟苯尼考敏感。该试验为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贵州流行株蜂胶灭活疫苗。【方法】选取RA血清2型贵州流行株(RA-SS-8株)为基础菌株,依次利用分光光度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生长曲线,再进行灭活条件筛选,以蜂胶为佐剂制备RA贵州流行株蜂胶灭活疫苗,并进行无菌检验、安全性检验及免疫鸭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分光光度法测定RA-SS-8株菌液D600 nm值随培养时间变化显示,细菌在0~3 h时增殖缓慢,在3~10 h时增殖趋势明显加快,在10 h以后增殖逐渐趋于平缓,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菌最终进入衰亡期;平板计数法结果显示,RA-SS-8株D600 nm值为0.1~0.8时,该菌处于对数生长期,且D600 nm值与活菌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A-SS-8株最佳灭活条件为0.2%甲醛溶液、37 ℃灭活12 h;蜂胶灭活疫苗含菌量为3.8×109 CFU/mL,蜂胶干物质含量为10 mg/mL;无菌检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未见菌落生长;安全性检验以2倍免疫剂量接种雏鸭在观察期内未表现出不良反应,大体病变观察未见明显病变;免疫鸭攻毒保护性试验显示,蜂胶灭活疫苗免疫组鸭对RA-SS-8株的攻击后保护率为70%,蜂胶灭活疫苗对试验鸭心脏、肝脏组织均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RA贵州流行株蜂胶灭活疫苗,为蜂胶灭活疫苗制备和动物免疫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抗菌新兽药“菌灭”的抑菌活性,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对“菌灭”与头孢唑林钠、环丙沙星以畜禽常见的19种病原菌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灭”对畜禽常见的十几种病原菌抑菌效果均优于头孢唑林钠,总体上与环丙沙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