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建筑师画三点透视的实际情形出发,寻求矩阵变换法与建筑师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点透视变换矩阵。对矩阵中各元素的赋值规律、计算方法及几何意义作了系统地研究讨论。从而解决了用矩阵变换法画三点透视图的变形及失控问题,使两种方法在相同的表现要求下所画三点透视图达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对两点、三点透视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推导,总结出直接绘制透视图的理论,从而建立了一种直接绘制透视图的作图方法,这种方法不用灭点就可直接作出多个任意方位(即具有多对灭点)且完全符合透视规律的建筑群的透视图。依照反求后绘制的施工图建起的建筑物,与透视图的视观效果完全一样。方法一经掌握,作图十分方便,是推敲和修改造型方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目前的透视图不能作效果图的新论点,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同时也列出了改造目前透视图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确立了在透视图上增加带有标尺的图框线和指引线为最好形式。改造后的透视图不但可作效果图,而且也有反求功能。同时也使透视图的形式与其它工程图样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建筑透视图反映的未来建筑物不仅要与设计效果图一致,还要从艺术的角度去构图和渲染.由于计算机在绘制透视效果图时易产生透视畸变,因此有必要研究透视畸变对视觉的影响--透视效应.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在AutoCAD中生成透视图的实用方法,从手工画透视图的方法即建筑师法着手,分析AutoCAD生成透视图的原理及其与建筑师法之间的关系,提出确定合适的主视线方向和位置的方法,由此可获得效果满意的三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一点透视。  相似文献   

6.
透视图中的配景直接影响着整个画面效果,配景的透视高度一直是根据视平线和等高线来确定.该文利用定比法,不用视平线和等高线,确定配景的透视高度,使绘图快捷方便,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7.
农户调查是掌握农户肥料使用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制订化肥减施对策的科学基础,而对农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是研究关键。文章在简介Excel 2013 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源要求基础上,介绍了使用Excel 2013 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对农户调查海量施肥数据进行快捷的统计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8.
绘制透视图是一种复杂的作图过程,特别是对未学过透视理论的广大技术人员,根本无法实现,既或学过透视理论的人,作图也实分困难。本文探讨一种新的作图方法,改变过去用辅助线求灭点(灭点一般都远离图板)再根据灭点求透视线的通常作法,而采用先选定灭点(灭点可选在图板边缘)后决定辅助线,从而减少了由于灭点在图板之外而造成的困难。这种方法是先根据选定的灭点求透视点,后作透视线。称这种方法为固定灭点法。根据固定灭点法设计的透视仪,可使未学过透视理论的人,只根据物体的正投影图,就可容易地画出各种情况的一点、两点和三点透视图。同时图板利用率高、绘图迅速、机构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根据笛沙格定理,研究透射法在透视图中的应用。它可以不用灭点而叉简便地画出透视图,以解决透视图作图繁,误差大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工程设计速度。  相似文献   

10.
以六角亭为例,通过对六角亭各部分透视的分析,提出了亭子透视图的画图步骤。  相似文献   

11.
依据"龟纹图"对中西方绘画透视效应进行研究,揭示了西方"透视学"的不完整性,即西方绘画透视是以裸视透视范围为界,而工程制图上轴测图则是单独系统;中国传统绘画透视效应则在意识上加大透视反向畸变,并对中国传统绘画透视从裸视透视至轴测透视之间进行科学论述。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interrelation and regularity between graphical methods(such as vanishing point method, measuring point method, etc.) and matrix transformation method for drawing two-point perspective drawings. Based on on-the-spot and elaborate o  相似文献   

13.
阐述对建筑画的正确认识,在临摹中学习色彩分析,并从色彩分析的四个要点出发详细论述设计配色的要领。  相似文献   

14.
应用透视基础理论,得出一种利用中心消失点,而可以不利用灭点或视点的简易透视作图法,并应用于园林建筑透视图的绘制;该方法具有简便、易懂、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