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涿鹿林场营造油松山杏混交林的实践,对营造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措施、保证工期技术措施和维保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核桃晚霜冻害进行了简单分级,并从地形选择、品种选择、管理措施、晚霜应急措施4方面总结了核桃晚霜常规防冻管理技术。又从树体管理技术、促花技术、肥水管理技术、冻后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更新复壮技术5方面介绍了核桃晚霜冻后管理技术,以期为今后山西省核桃产业的发展和晚霜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盐碱地治理的运作机制、建设模式、技术措施,提出了建立系统化的组织实施体系、实行工程化的技术恢复措施、采取利民化的权属获取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形成社会化的主体经营方式、建立法制化的政策保障机制、推行产业化的长久发展模式等多项技术管理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土壤也非常贫瘠,这些地区常年少雨,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根据多年来的造林工作经验,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山绿化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归纳,提出树种选择、整地方式、集水技术、栽植技术等抗旱措施以及抗旱配套技术措施如DJS造林技术,容器苗造林和地膜覆盖技术等一系列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取得有效的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食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林果病虫害防控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果病虫害防治的要求以及林果病虫害防控发展趋势。提出了适地适树原则、林分健康原则和监测检疫原则等现代林果病虫害绿色无公害防控技术需要采取的发生前前置措施,发生后的生物技术、物理信息技术和人工技术等林果病虫害防控后置措施,并提出了实现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科研、宣传和技术支持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福宁高速公路绿色通道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必要性,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3大类、9个造林设计类型,选择了合理的树种和配置方式,制定了技术上可行的造林绿化技术措施和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合理的设计原则、建设内容及规模、作业技术措施、标牌设计、用工量测算等,并说明了投资指标和投资预算,同时,在组织保障、管理措施保障、技术保障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核桃提质增效是采取品种改良、耕翻施肥、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中的一项或几项对核桃地和核桃树体进行抚育管理和改造整理的综合技术措施,以达到核桃的优质、丰产和增收。提质即提高质量,使核桃的品质性状得到显著改善,质量明显提高。基于此,分析了老厂乡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核桃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民市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调查,进行了速生杨树破腹病的详尽原因调查;同时,在此基础上,从速生杨树的品种选择、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经营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破腹病发病原因;并从林业生产技术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破腹病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卞晨杰  王书明 《绿色科技》2020,(6):270-271,274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特征,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构成。阐述了赢得值法的计算的指标和公式运用。探讨了从计划到考核阶段的成本管理的任务以及成本管理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四川森林资源的概况、现状以及近60多年森林质量的动态变化特点:近20多年来,森林资源迅速发展,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快速增长,尤其以人工林建设为最。但是,森林质量大大下降,良种化程度低;造林密度不合理,普遍偏密;树种组成单一,纯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生长量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非常突出。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的建设,实施分类经营,突出生态建设;实行工程化造林,培育目标定向化;优化林分结构,改造残次林分;制定集体林经营方案,建立示范区;坚持政府扶持,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合理经营和保护现有次生林资源等措施,结合森林资源产权的流转,共同提高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01-2002年间,利用卫星遥感和GIS技术研究印度切蒂斯格尔邦的赖布尔地区干旱热带森林的土地利用、生物量和碳贮量情况。主要森林类型为:柚木森林、混合林、衰退森林和婆罗双树混交林。在这些不同森林类型中,立地的坡度和坡面影响森林植被类型、生物量和碳贮量。不同森林类型中,木材积蓄积量、生物量和碳贮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5.59~64.31 m3·hm-2、45.94~78.31Mg·hm-2和22.97~33.27Mg·hm-2。混合林中每公顷的木材蓄积量、生物量和碳贮量最大,衰退森林中的最低。混合林、柚木森林、衰退森林和婆罗双树混交林的总碳量分别为8170.72 Mg、81656.91 Mg、7833.23 Mg和7470.45 Mg。蒂斯格尔邦地区干旱热带森林处于不成熟的生长阶段,且具有很强的碳回收潜力。图6表7参49。  相似文献   

13.
在森林资源三类调查工作中,森林蓄积量调查是精度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调查工作。探索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是促进林业调查工作向精准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探讨基于GPS、GIS、ACCESS数据库的森林蓄积量抽样调查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自然森林经营发源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森林经营方法。以德国巴伐利亚州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为依据,从森林结构、枯木状况、森林近自然度、森林蓄积量4个方面对近自然森林经营成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971—2012年的41年间,巴伐利亚州阔叶树种占比由22%提高到35.7%,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已占乔木林面积的64.1%,复层林已占乔木林面积的77.4%,森林年龄结构基本实现了均衡分布;林内枯木数量达22 m3/hm2,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和营养来源;自然林和近自然林已占乔木林面积的42.6%,比德国全境高6.8个百分点;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396 m3/hm2,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建议我国在营造林工程项目中加大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推广应用力度,建好示范样板,并进一步探索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洪  李意德  罗文  蒋忠亮  陈焕强 《热带林业》2004,32(4):43-46,38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分区的青皮林是目前海南岛保存最好的林分之一,其生态系统的原生性较强.组成种类繁多,林分结构合理,平均胸径为28.6cm,最大植株胸径达143.3cm,23个样方中有14个样方出现了胸径≥70cm的大乔木;林木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而青皮、细子龙、野生荔枝、盘壳栎等13个种的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45%,其余301个少见种或偶见种的蓄积量只占55%,反映了青皮是热带常绿季雨林生态系统关键种的现实。青皮与细子龙、野生荔枝等的最佳分布海拔在300m~650m之间,它们与向低海拔分布的白茶、翻白叶和向高海拔分布的大叶白颜、青兰、拟核果茶等一道组成了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表征种类。  相似文献   

16.
9年来,上虞市海涂综合开发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实践表明,新围海涂防护林营造技术的关键是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进行正确合理的配置;采取排水洗盐工程措施,改善立地条件;严格整地,大穴移栽;采用农艺措施,改善苗木立地环境。从而使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增加4%~10%,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7.
延庆县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以1999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5年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林地面积比例由71.39%上升至75.38%,增长了4%,在林地内部,有林地面积增长较明显,增加了约14%。总蓄积量增长了43.6万m^3,达158.24万m^3,增长了38.1%。延庆县全境以栎类林为代表的次生的天然林占主体地位,蓄积也占绝对优势。受人工造林的影响,导致整体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减少,也使得侧柏、落叶松、油松等树种分布扩大。全县林分五个林龄组的面积构成呈倒J型分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凉水自然保护区1974年和2009年2个年度的森林资源主要因子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保护区内森林结构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到2009年,天然红松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过熟林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天然林比例大幅提高,森林蓄积量降低。35年来,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受到了很好的经营,正向着森林的顶级群落演变。  相似文献   

19.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林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林相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积分方程,模拟单株立木树干材积,根据不同精度的需要,论述两种微积分方程下的材积计算公式。通过量取大量解析木圆盘断面长短轴,得出长短半轴比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方便性强、精确度高,从而为今后活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的计算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