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预防猪舍应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水源方便;减少猪舍饲养密度。炎热夏季,每头猪以占地1.5m2为宜,并可在猪舍前搭遮阳棚;在平均气温达28℃及以上时,中午用冷水喷洒地面和猪体,帮助降温;饲喂一定量的麸皮水或绿豆、白扁豆煎水饲喂;改善饲养管理,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供清洁充足饮水。2治疗若发现中暑,应立即将猪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浇其头部、胸部或全身,剪耳、剪尾放血;灌服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如猪处于昏迷状态,可取大蒜汁或生姜汁滴入其鼻腔内,促进苏醒;肌注樟脑碳酸钠5~10mL,清暑针或安胆、清开明注射液5~10mL,静脉注射5%生理盐水500~1…  相似文献   

2.
夏季气温高,猪常热得呼呼喘气。有些饲养户担心猪会热出毛病,便往猪身上泼冷水,想以此降温,使猪感到舒服一些,殊不知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猪热喘气是因为其排汗不畅,体内热量一时散发不出去造成的。如果这时候给猪泼冷水,由于受到强烈的冷刺激,猪全身的汗孔急剧收缩,体内热量散发受阻,体温反而骤然上升,轻则使猪高烧、肺部发炎,重则导致猪死亡。因此,盛夏一定不要采用往猪身上泼冷水的方法给猪降温。如果天气炎热,确实需要给猪降温祛暑,可把猪赶到通风阴凉处,然后往地上(最好是干净的水泥地面)泼些冷水,让猪在上面静卧休息,也可以在猪圈内挖一个坑,坑内灌足凉井水,供猪“打泥”。  相似文献   

3.
夏季气温高,有些饲养户担心猪会热出毛病,便往猪身上泼冷水,该做法是有害无益的。猪热喘气是因为其排汗不畅,体内热量一时散发不出去造成的。此时若给猪泼冷水,由于受到强烈的冷刺激,猪全身的汗毛孔急剧收缩,体内热量散发受阻,体温反而骤然上升,轻则使猪高烧、肺部发炎,重则导致猪死亡。因此,盛夏一定不要采用泼冷水的方法给猪降温。若天气炎热,确实需要给猪降温祛暑,可把猪赶到阴凉处,然后往地上(干净的水泥地面)泼些冷水,让猪在上面静卧休息。也可以在猪圈内挖一个坑,坑内灌足凉井水,供猪“打泥”。  相似文献   

4.
<正>猪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粘膜下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剧烈腹泻及全身症状加重为特征。此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程常呈急性经过,是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1症状病猪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欢喝冷水,时有腹痛,呕吐,有舌苔,口腔酸臭,结膜潮红,肠音增强,大便干燥,尿量减少。后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粪便带有粘液、血液、浓汁和恶臭气味,肛门和尾部附近被粪便污染。病情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猪饲喂冷水和冰凉的饲料,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及营养性疾病,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提高猪的机体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一种散发的猪的急性传染病,它是由肠道内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毒素造成的肠毒血症。猪水肿病的另一个名称为大肠杆菌毒血症。患此病的猪会出现局部或者全身麻痹、共济失调及全身水肿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猪胚胎移植在猪的繁殖育种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母猪子宫颈和子宫角的解剖结构原因,目前通常是采用手术的方法,从供体猪采集胚胎,再通过手术方法将胚胎移殖给受体猪。手术时需要对猪进行全身麻醉,而良好的麻醉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因此,猪的全身麻醉药的选择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诊断猪气喘病时,应与猪肺疫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做好鉴别诊断。猪肺疫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病程较短,剖检时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较重,剖检时有胸膜炎病变,猪气喘病则不然,体温不高,全身症状较轻,肺有肉样或胰样变区,而无胸膜炎病变。  相似文献   

9.
猪的风湿热证是一种全身性胶原组织疾病 ,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的一种症型。主要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 ,肌肉关节疼痛 ,致使肢体麻木 ,关节肿胀变形 ,甚至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痹证多因畜体卫气不固 ,风寒湿邪入侵 ,诸如气温的突变或冷水、阴雨的酷淋 ;久卧湿地寒风侵袭等。正如《内经·痹论》所述“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盛者为行痹 ;寒气盛者为痛痹 ,湿气盛者为着痹也 ,……病久日深 ,营卫之行涩…… ,阳气…  相似文献   

10.
<正>当猪价、猪病的不确定性成为常态时★半瓢冷水:养猪很赚钱吗?这是特殊的行情目前,全国生猪价格已经突破14元/千克,高的省份达到了15元/千克,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涨至351元/头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发生是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猪小肠,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猪体抵抗力迅速下降,病原菌在猪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被吸收入血而导致全身中毒,故又称此病为大肠杆菌性肠毒血症.本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  相似文献   

12.
1.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 育肥猪为0.3%; 妊娠猪和空怀猪为0.4%~0.6%; 哺乳母猪和公猪为0.6%~0.8%。(盐碱地地区除外) 2.选用以下药物内服:复方阿司匹林2~10片/次;十滴水10~20毫升;盐酸氯丙嗪3毫克/千克体重·次;巴比妥0.1~0.2克。 3.把中暑病猪及时放在阴凉通风地方,并用凉水浇头、颈、全身,以及冷水灌肠,效果明显。否则,往往容易造成死亡。 4.急救也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复方氯丙嗪0.5~1毫克/千克体重·次; 安定1~7毫克/千克体重·次; 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次; 安乃近1~3克/次。(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夏秋以来,邵武市部分乡镇养猪户反映猪发生一种病(俗称红皮病),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使用解热镇痛药后,体温只能控制在39.5℃左右,病情反复加重,逐渐消瘦,患猪初期全身发红,后期发白,个别猪全身发黄,且屡  相似文献   

14.
猪痘的防治     
猪痘是由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急热性传染病,通常呈地方流行,猪日龄越小越易感,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黏膜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媒介等都能传播本病,病猪体表出现水疱、丘疹、脓疱等,并表现全身症状。预防本病的最佳措施是加强环境的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治疗本病可采用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抗感染。  相似文献   

15.
张建军  张贻传 《养猪》2009,(6):20-20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引起,多发于哺乳猪和刚断奶小猪的急性传染病。患病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死亡,多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血浆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可引起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1临床症状病猪发热,体温为39℃~41℃,呈稽留热。食欲减少或废食,精神沉郁,不愿运动,喜卧,挤堆,拉稀、便秘交替进行。个别猪咳嗽。仔猪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尿呈黄色。皮肤发红,尤以耳、鼻、腹部皮肤最为明显。有些猪腹股沟、四肢出现不规则的紫斑。耐过猪成为僵猪,病程1~3周。2解剖病变病猪消瘦,全身皮肤发黄,腹部皮肤有出血斑点。解剖时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17.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皮病,因患病猪全身油脂样渗出而得名。是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病仔猪全身油脂样渗出,形成皮痂并脱落,严重的脱水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猪群种一般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18.
每年数九天气,农村户外的猪舍由于温度低,猪肌体受到强冷空气袭击,加上吃饮冷水冷食,寒邪直冲胃肠,常会使部分猪运动无力,寒湿下注,清浊不1分,遂造成肠泄泻。此病发生最多的是在四九到五九天气。原因一是一年中天气最冷;二是春节已到,  相似文献   

19.
2010年9月,讷河市某养猪场发生"猪无名高热"病例,猪多为13~25周龄的育肥猪与产仔前后的母猪,仔猪没有发病.该养猪场饲养生猪285头,育肥猪210头,仔猪57头.发病母猪2头,育肥猪31头,发病率12%,死亡育肥猪10头,病死率30%. 1 临床症状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共同点是高热不退(41℃),全身发红,呼吸急促.有的病猪有神经症状,大便干燥或腹泻,卧地不起或全身抽搐,眼发红、有眼屎、鼻孔流鼻液,耳发紫变厚.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引起猪(特别是仔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怀孕猪流产,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近年来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