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土壤酶学研究简史,土壤酶的来源、分布、作用,植物-土壤界面的土壤酶,土壤生态条件与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面。对于加深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土壤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银杏-茶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银杏茶间作模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高于单作模式,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层垂直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养分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土壤在调节地球气候和物质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当的土地经营模式(如居民用地、农业耕地、毁林开荒)对土壤质量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土壤质量发生变化。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的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与经营模式(森林土壤、农田土壤、场部用地和森林迹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其土壤理化与土壤酶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4种土壤类型的10个采样点的10个土壤理化指标和5个土壤酶活性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土壤,森林迹地,林场场部用地,农田用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可溶性全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土壤pH成显著正相关。因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料能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改善其质量,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增加土壤氮素磷素含量,改善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通透性,提供大量微生物来提高土壤的酶活性,加速土壤中有机养分的分解和循环,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pH、可溶性盐及孔隙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采集北京市6种不同城市用地土壤样品,并与北京市西山风景区土壤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的pH、可溶性盐及孔隙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北京市建成区土壤pH均大于8.0,土壤碱化严重;城区土壤无盐渍化现象,但土壤电导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城区土壤孔隙度显著低于景区土壤。建议城市绿化时应选择喜碱或耐碱及适应性较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4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松荷混交林土壤疏松多孔,土壤水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营养元素积累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具有良好土壤培肥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黎丽娟 《热带林业》2023,(3):32-35+31
对文昌市5种森林类型不同层次(0相似文献   

8.
森林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酶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中最为活跃的生物活性物质,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综述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林分类型、大气氮沉降等的关系。土壤酶活性的研究是不断完善与改进的, 在土壤酶的特异性、土壤酶的种类、全球变化下土壤酶的活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的长期定位研究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历史资料分析结合野外土壤调查,归纳了幕阜山土壤形成环境与主要成土因素;按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原则和湖南省土壤分类系统标准,初步总结了幕阜山土壤类型(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的垂直带分布规律;通过室内测定幕阜山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土壤养分与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幕阜山土壤发育较浅薄;质地较粗,以砂壤土、壤土为主;土壤酸性(pH值为4.67~5.96),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偏低,土壤养分和肥力水平较低。幕阜山土壤生态环境脆弱,应注重土壤保护,减少开发利用强度,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马艳丽  王鹏 《防护林科技》2013,(4):34-35,61
从连作中土壤微生物、土壤营养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酚酸类物质与土壤酶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改善连作中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营养水平,减轻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两个金银花品种根系差异及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银花品种秧花、蒙花的根系分布的调查,金银花地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量指标的测定,研究金银花品种根系生物量及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7.9%以上;蒙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9.0%以上。蒙花和秧花均对土壤物理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蒙花和秧花根系的不同,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也有差异,蒙花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和土壤渗透性的影响高于秧花。  相似文献   

12.
对徐州市九里山建筑垃圾填埋场人工造林恢复植被后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恢复样地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密度减小,土壤p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水平显著增加。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植被的生长呈降低趋势,原因可能为当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不能满足植物根系吸收时,植物根系会分泌一些有机酸来活化土壤中的磷元素供植物吸收。土壤全钾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速效钾含量随着植被的生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具体取决于火烧烈度和土壤类型等因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是指土壤结构抵抗外界机械应力破坏的能力,土壤团聚体是反映土壤健康的一个参数,因为它与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密切相关。火烧对团聚体的影响是复杂的,这取决于火烧对与其相关的土壤有机质、斥水性和土壤矿物等因子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关于火烧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观点不一,而关于火烧后土壤团聚体性质的改变对土壤系统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森林土壤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9  
杨万勤  王开运 《林业科学》2004,40(2):152-159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 ,在几乎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 ,土壤酶活性的监测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动态 ,植被特征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关系 ,植物 -土壤界面的土壤酶 ,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土壤酶及人类活动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等是当前森林土壤酶学的研究重点。由于土壤酶的功能和生态重要性 ,森林土壤酶研究可能包括 :(1 )土壤酶系统分异 ;(2 )作为森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土壤酶活性 ;(3)植被动态与土壤酶的关系 ;(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5 )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特征 ;(6 )人类活动对森林土壤酶系统的影响。本文从土壤酶系统分异和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土壤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综述 ,这对于加深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土壤酶的生态重要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关中西部的苹果人工经济林和槐树人工生态林林地土壤剖面的结构、土壤的粒度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生态林林地所设的YSL土壤剖面其土壤的碳酸钙淋溶作用较人工经济林林地所设的YSP土壤剖面强;(2)YSP与YSL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其土壤粘粒与砂的含量变化差异较粉砂大;(3)YSP土壤剖面的土壤粘粒较YSL土壤剖面的淋失深度浅,但淋溶量大;(4)YSP土壤剖面表层土壤的粘粒含量较YSL土壤剖面高,表明精细的人为管理方式对其林地表层土壤的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的氮素供应状况,对林木生长至关重要,该文就土壤有机质与氮素供应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氮素供应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辽西北地区经济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生草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作用最显著;林下清耕则更利于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钾的积累和转化;喷施除草剂的生态效应综合评价最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pH值及全盐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86 8,说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以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进而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土壤pH值与水溶性盐总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647 3,P<0.01﹚,可根据土壤pH值对全盐量的大小进行初步预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土壤pH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或相关性极低。  相似文献   

19.
林地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壤呼吸对于林地树木生长的重要性。分析人工干扰等外力作用导致土壤压实,使土壤容重增加,改变土壤孔隙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对影响因素和机理的分析,从微观角度利用微分原理,推导出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就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吉林省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生长情况。通过林带土壤与农田土壤的对比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大,盐碱地分布地区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