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水稻新质源两用核雄性不育系CIS28-10以及杂种FI、F2、F3、B1F1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初步确定TCIS28-10的遗传特性。证明CIS28-10是新质原两用核雄性不育系,其育性受单一位点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秋季割茬再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秋季自然条件下对4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割茬再生繁殖。结果表明,割茬再生对培矮64S、CIS28一10和CIS28一122的自交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安农S一1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CIS28—1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S28-10是由水稻核质杂种(Carloro/IR28)B9F4中的突变单株按系统选育程序选育而成的新质源两用核不育系.在湘潭,它的不育期达60多天,育性稳定,对低温钝感。在遗传上其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遗传行为简单。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1)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F2符合3:1,BC1符合1:1,不同组合间分离比例同质,MICMS系统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2)恢复系宁R1、宁R3和宁R4的恢复基因属同一位点;(3)恢复系宁R1和宁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P  相似文献   

5.
四种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安农S-1,衡农-1S,5460S及W6154S四种不同种质温敏核不育系与特青、湘早籼1号、Vary Lava 1312三种常规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于1994,1995年长日高温条件下种植其F1,F2,F3及BC1代,观察其育性变化状况,以进一步探明各不育系的遗传构成以及不育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表达本质。结果表明安农S-1,衡农-1S的育性由核由核内隐性单基因控制,但因遗传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株1 S原原种海南冬繁采用割蔸后移蔸再生繁殖,产量较高,杂株特别是高温敏株可充分表现,有充足除杂时间,生产的种子纯度好.操作上注意选择好繁殖基地,确定适宜的播期.头茬稻适当密植,少量施肥,浅水灌溉,适时剖蔸移栽;再生稻适当稀植,适当喷施多效唑,重施肥,巧灌水,适当拔苞.重点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白叶枯病和细条病;除杂工作专人负责,严格剔除高温敏株和普通杂株.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资源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开荣 《杂交水稻》1997,12(5):7-9,22
在籼型后代渝85-1A-4/IR8 F3代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CQPGMS,经定向选择,育出101S,3001S,7646S等3个两用核不育系。它们的不育临界起点温度低,在重庆有40d以上稳定完全不育期,制种安全可靠。3001S,101S有较好的光敏性,在重庆自然条件下,9月初能转为可育,易于繁殖。  相似文献   

8.
杨书华  李泽炳 《杂交水稻》1991,(2):31-32,43
198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异常低温对8 月中旬前后抽穗的NPGMR的育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这种自然长日照低温条件,对同期抽穗的31005S、W7415S,农垦58S等5个类型不育系的育性进行了鉴定。新育成的中粳型光放系31005S539株不育株率100%,147株套袋自交小穗不育度达99.99%,花粉败育率为99.02%,与晚粳型的原始农垦58S相当。因此初步认为31005S具有育性表达对低温反应不敏感的特点。由于其在短日照季节割蔸再生的自然结实率可达33.12%,表明其育性转换明显。  相似文献   

9.
培矮64S及其再生稻的育性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华碧 《杂交水稻》2002,17(4):11-12
通过分期播种与割茬再生试验,发现培矫64S在丹棱县8月份有一个稳定的不育期,适宜制种;而其割茬再生稻在9月份抽穗扬花时粉育性可恢复到90%以上,结实率达40%以上,故通过割茬再生繁殖培矮64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两用系在长沙的育性转换及制种期安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长沙地区的自然温光条件下,安农S—1—6、衡农S—1、W7415S、1356S、1376S、 1402S和衡农S— 2属温敏类型; N—10S和N—13S属反温敏类型,农垦58S、 3111S、5047S和5088S的育性主要由光照长度控制。安农S-1—G、1356S和W7415S全败育的临界日均温为27℃,衡农S—1、1376S、1402S全败育的临界日均温为29℃ ; N—10S和N—13S全败育的日均温为24.4℃以下。农垦58S、3111S、5047S和5088S由不育向可育转换时敏感期的日均温为28.7℃,光强大于50lux的光长为13小时37分。  相似文献   

11.
一些抗白粉病广谱性有效抗源已在小麦中确定出来,但在许多品种中抗性基因的特性还未知.从1982年国际冬小麦白粉病与锈病圃筛选的10个冬小麦品系作为试材,研究了作用基因的数量与抗白粉病的遗传模式.每个品系都同敏感性品种Chancellor杂交,在温室内用127号B.graminis小种接种亲本、F_1、F_2、BC_1(Chancellor×F_1)及F_3代群体幼苗,评价了白粉病反应.除过ST1-25外,所有亲本都表现抗性。遗传分析表明,C39和SI5中的抗性受3个显性基因控制,A55-2、R107、GO4779、OK75R3645及BulkPV63-6中的抗性由简单的部分显性基因控制.Armada与Chancellor间杂交产生的F_2、F_3及BC_1群体抗性表现不一致,但至少表明Armada有1个抗性基因,很可能是以前指出的Pm4b.VPM1和ST1-25中抗性各由1个隐性基因控制.10个亲本中表现出3至11个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2.
许育彬 Mack.  LA 《麦类作物》1997,17(1):3-5,14
一些含有1BL.1RS小黑麦易位的品种被认为耐A1毒害,但这种耐性基因位于1RS还是位于小麦染色体上尚不清楚,1988年至1992年间的ColumbiaMO用55中软红粒冬小麦遗传背景材料回交获得含有Kavkaz衍生的1BL.1RS和Amigo衍生的1AL.1RS易位的6个F4近等基因系,在液培条件下裂区设计法测定了1RS耐A1性的表达。所有小区采用含1mg/LAl的AlCl3进行处理,对照不含A  相似文献   

13.
江世华  熊洪 《再生稻》1996,(1):17-20
本文研究了施用促芽肥,发苗肥的配比,喷施激素和二镒割桩与再生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再生稻增施促芽肥,发苗肥有利于有效穗数,实粒数的增加,显著提高单产。2.明确了“九二0”核酸制剂,细胞分裂素喷施的适宜时期,对增加有效穗数,结实率有明显的功效,再生稻具有一定的作用。3.二次割桩较生产上所采用的一次割桩技术,可以起到减轻干旱对再生芽伸长与发苗的影响,再生稻发苗多,有效穗数增加,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 CMS的育性归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鞯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 CMS系统双低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中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育性归属。结果表明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花粉数量、分生活力、自交结实率等左异,因而育性分级标准中的1级、2级和3级植株均应归入不育株类,仅4级植株为可育株。根据这一归类方法,MI CMS恢复基因条例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益丰素,爱多收+益丰素,有多收+益丰素+硼酸+Co^2++Ca^2+喷施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结果表明,在C49S可育阶段,药剂能提高结实率,增加不育系繁殖产量;在49S不育阶段药剂则无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前报道过10个冬小麦品系抗白粉病的基因数量与遗传模式,但这些基因的同位关系及其定位还没有确定.10个抗白粉病小麦品系中,有8个相互杂交并与13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不同寄主品系杂交。各杂交组合中,取F_2300—800个幼苗在温室内评定了对白粉病127号小种的反应,以确定这种同位关系以及8个小麦品系中抗白粉病基因的各个特性.在C39、A55—2、R107、Armada和SI5中鉴定出Pm4b这个常见基因。根据这些品系与相应寄主不同品系杂交后代感病性的缺失,确定出C39和SI5中3个抗病基因分别为Pm2、Pm4b和Pm6。OK75R3645中抗性基因很可能是Pm3位点上的1个等位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基因。由于GO4779与Axminster/8CC(Pm1)杂交后代未观察到感病性的分离,GO4779中的抗病基因可能为Pm1。ST1—25中的抗病基因为简单隐性基因Pm8。  相似文献   

17.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多收、益半素、爱多书十益丰素、爱多收十益半素+硼酸+CO^2+-Ca^2+喷施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结果表明:在C49S可育阶段,药剂能提高结实率,增加不育系繁殖产量;在C49S不育阶段药剂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籼型群体渝85-1A-4/IR8的F3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材料──CQPGMS,经连续定 向选择,选育出101S、7646S等新资源两用核不育系。101S与7646S相互杂交F表现全不育,两者具有相同的 育性基因;101S、7646S与培矮64S、9309S、安农S、新光S杂交,F1全部恢复可育,表明101S、7646S与它们具有 不同的育性基因;两者与籼型品种杂交、回交,在所有B1F1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3的分离比,在 所有F2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15的分离比,表明101S、7646S的育性受两对独立的隐性主效核基 因控制。  相似文献   

19.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以农垦58S为光敏核不育基因供体,与国内外粳稻品种(系)杂交,经多代连续选择,育成一批具有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开花习性好、易繁殖制种、抗病性较强、配组优势明显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用其配制的组合N5047S/R9-1和N5088S/R9-1等,1992年示范面积达3万余亩,并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0.
鲁远源  李世永 《再生稻》1995,(1):111-116,96
再生稻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规范的九项增产措施,通过分别与再生稻亩产150公斤模式对应的措施作替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九项措施对再生稻产量的增产效果优劣为:E〉I〉H〉K〉G或J〉C〉D〉F;对中稻产量的增产效果优劣为:E〉C〉H〉D〉I〉F〉K〉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