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桐云 《植物保护》1964,2(1):45-45
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以往文献记载多列为桑树病害,对其为害甘薯的严重性较少注意。近几年来,安徽有些地区由于此病的发生使甘薯受到相当损失。据1957—1958年调查,全省有25个县市发现这种病害,以后又有些地方陆续发现。1961年颖上县刘集公社苏义大队100多亩春甘薯有50%以上的面积发生了紫纹羽病;该县谢桥公社庙后大队160多亩甘薯,发生病害的面积占62%,一般病株率10—30%,严重的达66%,薯块在地里就烂毁。樅阳县在1961年调查,汤沟、长风等四个公社甘薯  相似文献   

2.
甘薯麦蛾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松根 《江西植保》2007,30(1):32-32
甘薯麦蛾又称甘薯小蛾,幼虫俗名番薯卷叶虫、番薯包叶虫、番薯花虫,属鳞翅目谷蛾总科麦蛾科。甘薯麦蛾除为害甘薯外,还为害五爪金龙、月光花、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近年来安义县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甘薯生产,甘薯种植面积1万余亩,甘薯麦蛾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我县甘薯受害面积4000余亩,占总面积的40%,甘薯受害株率高的达75%,一般38%、低的20%,尤以东阳镇、乔乐乡等地发生严重,而且还在不断扩展。为此,我们对安义县甘薯麦蛾的发生及防治作了初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甘薯天蛾[Heres convolvuli(Linn.)]在淮北地区连续为害,安徽阜阳专区从1961年起,四年当中有三年大发生,其为害程度是愈来愈重。仅1964年受害面积占总甘薯面积的50一80%,有的被吃成光杆,甚至把嫩茎都吃掉,造成严重减产。 甘薯天蛾在淮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幼虫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第二代在8月中、下旬,第三代在9月下旬—10月初。以第二、三代虫口密度大,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4.
大豆卷叶螟(Sylepta ruralisscopoli)又名大豆卷叶虫。1992年在安徽淮北大豆产区发生,危害严重。仅阜阳、宿县地区发生面积70余万亩。幼虫盛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田块一般卷叶率50—85%,重发田块100%;叶片被卷食后,仅剩一层表皮形如网状。因受害正处于夏播大豆结荚初期,对大豆结实影响明显,一般减产30—45%,重者绝收。宿县祁县一农户反  相似文献   

5.
何文俊 《植物保护》1965,3(3):90-91
四川重庆市自1958年发现甘薯黑斑病为害以来,目前传播蔓延很快,几乎遍及所有公社。据在北碚、南桐等区重点调查,苗期发病一般在10%左右,严重的达40%;窖藏期发病一般在20—25%,严重的达100%。现将我们在四川省科协、农业厅、粮食厅的领导和协作下,与各单位配合,对防治甘薯黑斑病所进行的工作,作一简要报导。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是 1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 50年代在山东曾经发生 ,60~ 80年代很少发生 ,90年代发生为害程度不断上升。 1 994年发生较轻 ,1 996年较重发生 ,1 997年暴发 ,发生面积 1 3 0万hm2 ,1 999年又一次暴发 ,发生面积超过 1 0 0万hm2 。全省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主要为害棉花、甘薯、花生、大豆多种蔬菜等作物。在大葱、姜、辣椒上为害尤其严重。章丘、莱西大葱虫株率达 70 %~ 90 %,最高达 95%,百株有虫 50 0~ 60 0头。白菜、甘蓝百株有虫 2 0 0~ 3 0 0头 ,最高达70 0~ 1 0 0 0头。单县辣椒田百株有虫 50 0头。潍坊市蔬菜田百…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辽阔,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青藏高原除外)。在这一广阔的地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太阳总辐射量高,达140—160千卡/年·厘米~2;各类草场总面积25亿亩,占全国总草场面积的近60%;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仅内蒙古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宜农荒地面积达31515万亩,占全国宜农荒地的59.4%;  相似文献   

8.
不同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甘薯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甘薯移栽后土壤处理,50%乙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二甲戊灵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均达到80%以上,其中50%乙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理想,并且对甘薯产量无不良影响,适宜在甘薯移栽后土壤处理。甘薯生长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480 g/L灭草松水剂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达85%以上,并且对甘薯产量无不良影响;56%2甲4氯钠可溶性粒剂、2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甘薯的安全性较差,生产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9.
甘薯天蛾的严重为害,是阜阳地区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新矛盾。为了准确掌握虫情,达到巧、准、狠、省地消灭甘薯天蛾,保证甘薯丰收,专区曾派5个技术干部,从春初到秋末,轮守田间,日夜观察,了解发生规律,找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经过调查研究证明:甘薯天蛾在阜阳地区一年可以发生四代,以8—9月份最为严重,繁殖率高,一头雌虫平均能产卵1,035粒,一头幼虫一生可吃“胜利百号”甘薯叶片35片左右。初步分析,降雨是影响发生消长的重要因素,6—9月雨水偏少,则有利发生。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在春甘薯地里,这时虫口密度稀,春薯面积小,防治收效大,成本低。因此,1965年阜阳地区根据自力更生的精神,采取土法上马,做到了“三治、一消灭”。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仙居县斜纹夜蛾大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浙江仙居县为害日趋严重,常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旱粮上暴发成灾,成为本县夏秋季多种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2003年该虫发生更严重,来势猛,造成多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1发生概况2003年8月初全县各地均报告有斜纹夜蛾为害,受害作物主要有大豆、扁豆、甘薯、芋艿、玉米、蔬菜、黄姜等。据统计,全县旱地作物50%~60%的面积受害,其中大豆受害更重一些,有70%~80%大豆田受害。受害面积秋大豆470hm2,甘薯530hm2。8月8日在大豆田调查,发生田块一般百株有虫80~400头,严重的达1000头以上。芋艿发生田块一般百株有虫200~1200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甘薯病毒种类的血清学和分子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9~2010年,从我国18个省(市)采集了176份表现病毒病症状的甘薯样品。利用血清学、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的病毒种类进行了鉴定。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的阳性率最高,达56.3%,其次为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PCaLV),阳性率分别为34.1%和33.5%。PCR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我国甘薯上至少存在SPFMV、SPVG、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黄瓜花叶病毒(CMV)、甘薯脉花叶病毒(SPVMV)和甘薯卷叶病毒(SPLCV)8种病毒。此外,供试样品中没有检测出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是否存在甘薯轻斑点病毒(SPMSV)、SPCaLV和C 6病毒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2.
甘薯地杂草发生期长且种类多,生长繁衍快,前期又逢梅雨季节,人工锄草困难,化学锄草有现实意义。1981—1985年在市 农科所和江宁县方山乡等地进行了氟乐灵防除甘薯地杂草的试验与示范工作,示范面积1千余亩。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甘薯地,氟乐灵的除草效果在75—93.8%,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3.
冯志全 《植物保护》1989,15(5):56-56
1983年经市、县联合普查,我县有13乡(镇)169村(场)发生薯瘟,计2.1万余亩,占当年甘薯种植面积的6.9%,病株率达31.03%,损失粮食124.75万公斤。为控制其危害,于1984—1987年推广抗瘟品种,开展万亩薯瘟综合治理示范。控制了著瘟病区范围未继续扩展;发病面积现已下降至860亩以下,4年共挽回粮食损失973.52万公斤,经济效益达538.05万元,综合治理薯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发生情况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ae′e)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自八十年代以来,稻纵卷叶螟逐渐发生严重,成为常发性的主要迁飞性害虫,常年发生5—10万亩左右,以四代危害二晚最为严重。从1980年以后,大发生的频率很高,1980、1983、1985年都属大发生年,发生面积分别为19.485万亩,14.8万亩和20.93万亩,其中严重面积分别为8.4万亩、1.94万亩和2.15万亩,损失产量分别为485.9万斤、450万斤和49.5万斤,今年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在二晚田危害是近12年间(1977—1989年)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县二晚总面积32.1187万亩,发生面积24.007万亩,占总面积的74.7%,其中卷叶率为50%的面积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作为西安市第一大果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西安市猕猴桃种植面积1.85万hm2,产量约25万t,猕猴桃每667m2平均收入8000元,已成为适生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的增加,猕猴桃病虫为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西安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溃疡病是猕猴桃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2009—2010年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严重,为害造成的损失达30%~50%,发生严重时,导致  相似文献   

16.
三化螟历年发生和防治概况三化螟是我县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考察和整理历史资料,三化螟大发生年份,在本县自建国以来共有三次。第一次在1954年,造成严重损失的面积有50%;第二次在1963—1964年,晚稻枯心率全县平均达10.45%,最高达49.4%,全县近5万亩面  相似文献   

17.
甘薯在广丰县种植已有 2 60年的历史 ,近1 0年随着广丰白云淀粉有限公司、镇世堂淀粉加工厂等一批淀粉加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县甘薯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目前 ,全县种植面积已达 2 80 0 hm2 ,年鲜薯总产量达 6.2万t,成为广丰县最主要的旱粮作物。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总结 ,已逐步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无公害生产体系。现将甘薯无公害生产植保技术简述如下 :1 基地选择 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的田块 ,建立甘薯生产基地 ,地下水位控制在 80 cm深左右 ,实行水旱轮作 ,可有效地控制土壤中害虫和减少病菌。在生产…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是近年来上升的一种重要病害,过去仅在山区一季中、晚稻上偶有零星发生。近年来,特别是桂朝二号等感病品种的引进和扩大种植,发病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1981年赣南全区据18个县(市)统计,二季晚稻发病面积达94万多亩,1982年仅16个县(市)发病面积扩展到126万多亩,占二季晚面积的45.7%。病穗率一般4—5%,高的达15%,严重田块达78%。每个病穗有病粒3—4粒,多的达48粒,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胡杨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的发生蔓延过程,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中下游巴楚县夏河林区胡杨林分布区为研究区,利用ENVI+IDL软件提取2001—2016年的MODIS 13Q1数据得到16年的胡杨春尺蠖发生区域,借助CLUE-S模型对其发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预测,反演并验证2006年该虫的发生分布范围,进而预测2020年胡杨春尺蠖各发生等级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2001—2016年,胡杨春尺蠖的发生范围在逐步扩散,且扩散较为明显;该虫的发生面积在逐步增加,极重度发生、重度发生、中度发生、轻度发生的面积占比分别提高了4.98、11.36、19.52、24.62个百分点,而无虫害面积占比则下降了59.48个百分点,降至37.18%;借助CLUE-S模型反演并验证2006年胡杨春尺蠖发生分布范围,模拟结果正确率达88.85%,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达0.86;2020年该虫的空间分布模拟预测结果显示,该年胡杨春尺蠖各发生等级的分布空间格局变化相对明显,各程度虫害发生面积均不断增加,无虫害面积占比降至30.57%。表明胡杨春尺蠖为害形势非常严峻,必须针对极重度发生区域进行专项治理,运用CLUE-S模型反演虫害发生区域是一种能准确预测虫害发生的高效方法,模拟结果可指导实施飞防作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两种飞虱的数量预测仍为短期预报。为了改进对两种飞虱发生数量的预报方法,我们于一九八六年至八八年,对早稻白背飞虱、褐稻虱发生数量(中期)预测进行了大面积地预报应用。三年累积预报面积达190万亩,其中一九八八年达100.53万亩,占全地区当年早稻面积的56.8%。共预报时效比以往短期发生(数量)程度预报提前15—25天;经15年次预报,白背飞虱吻合率达98.4%,褐稻虱吻合率达94.6%;经18年次回测,白背飞虱吻合率达99.44%。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了准确情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